记得去年高考期间,北京许多医院的高压氧舱特别忙,来的大都是高考生。他们是来缓解疲劳的。多数吸氧的考生表示:“一到考试前就头疼,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什么也记不住。吸氧后的感觉挺舒服的。”一时间,“吸氧助考”成为街头巷尾的新话题。
在考试期间,考生的脑疲劳问题十分突出。据国内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脑疲劳是因为用脑过度,脑力透支,出现大脑供氧不足,即大脑氧能消耗过大,产生头昏脑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困倦欲睡、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降低等现象,俗称“考试综合症”。引起考生脑疲劳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气候和生理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应考期间的多种因素令考生的氧能量摄入受到影响。
故而,专家们认为:考生在临考和应考期间,除增加营养,注意睡眠外,不妨每天适量地吸入氧气,直接补充氧能,使大脑供氧充足。吸氧可以直接、快速、高效、安全的增加氧能,对于解除脑疲劳、清醒头脑、振作精神、使大脑保持敏捷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不无益处。而鉴于考生的吸氧属于增加氧能的氧保健类型,故建议采用适当低流量的吸氧方法为宜,吸多长时间,调多大压强,急需一个操作规范。
随着一些职业性氧吧的普及,适于家庭使用的各类氧吧仪器就开始热闹地上市了。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是能够电离空气释放负离子。空气中负离子能活化氧气,从而在小范围内改善空气质量。
与此相应的还有一些具针对性的特殊氧吧,比如汽车氧吧、电脑氧吧等等。
人每天需用130亿个左右的负离子,而我们周围的空间只能提供1-10亿个左右,电脑前的负离子更是微乎其微。电脑氧吧仪器每秒能电离100万个左右的负离子,可以有效消除电脑荧屏释放出的正离子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又可以消除尘埃、脏物的吸附,因此,在电脑屏幕前的一个小型电脑氧吧就成了写字楼生涯不可或缺的健康装备。
同样,汽车氧吧直接插入车厢点烟口即可使用。工作时氧吧指示灯亮,并产生清新气体,从而净化车内空气,消除异味。
在欧美和日本,各式“氧吧”正方兴未艾,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新生事物总是伴随着非议成长,氧吧自然也不例外。
怀疑者认为,虽然一些消费过“纯氧”的人声称,泡“氧吧”的确能让人感到放松和精力充沛,但至今尚未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说明,健康人能够通过吸氧来提高生命力。另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肺只能传播极其有限的“过于纯正”的氧气到血液中,其他的氧气会被浪费。
但是,一些可以有效增强呼吸功能效果的有氧运动却倍受专业人士的推崇,比如:游泳和划船。他们甚至称游泳为“天然氧吧”。因为,这项运动能够增加肺活量,自然也就增加了氧气的吸入量。另外,绿化带、森林等地因负离子充分,也被誉为“天然氧吧”。负离子又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森林、高山或瀑布旁含量最多。具有清新怡人、舒畅身心的效果。现在国外流行的“森林浴”即以新鲜的氧气、丰富的负离子以及天然绿色的环境而得名。
“氧吧”进行时到此为止,但和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新事物一样,“氧吧”仍然值得关注。
本篇文章来自http://www.a-ru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