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去了郑州古玩城。那里的钱币并没有降价。一个自称是1991年就开始玩钱币的退休老太太,卖普通的大观小平,要7块钱一个。我说就值一两块一个,摆到摊上3块钱就能卖。老太太说,她当年5块钱进的,卖7块一分都不能少。
买古钱币的还是大有人在。一个人,看中了很稀有的一堆古币;摊主要80一个,那人还价20一个,并且不容分说拿起一摞就走。摊主攥着到手的几张大钞,痛不欲生地说“你叫我回家怎么跟孩他娘交代啊”,一边捶胸顿足。其实那人到手的都是一堆垃圾仿品。还见到一对中年夫妇,带着收藏册,专门寻找自己没有的版别,不怎么还价。有一个摊上有一小串明朝、唐朝的普通钱币,摊主以奇货自居,每枚低于30不卖,实际上最多每枚5元8元的。但是几个星期日过去,我再到他的摊前,发现那一小串古币不见了,老板得意地告诉我“已经让人买走了”,还埋怨我出价太低。
我的印象是,收藏正在升温,而不是降温。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各种各样的鉴宝、寻宝节目办的红红火火,我这样的新人不断加入进来。相比之下,玩古币的没有玩瓷器、字画的多,但是比玩邮票、票证、卡类的多。现在普遍有种心理预期,就是钞票在不断贬值,玩收藏只要走对路子,将来绝对不会赔本。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学习古币的,自我感觉这一个月的时间,水平已经发生变化,我在各种各样地摊上交过近500元学费,结识了几位有学识的摊主朋友,他们教给我怎样入门,怎样朝下一步发展(比如以开筒子为主)。我想,交学费是实践阶段不可避免的,没有交过学费也就没有刻骨铭心的经验。只要方向不走错,今后的收藏之路我还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