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410
主题
18819
帖子
3万
积分
晋东南各县的抗日民主政权,是从1937年11月开始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依靠群众逐步改造原有的县、区、村政府形成的。这时期的县银号与抗日战争爆发前的旧县银号有所不同,它属于抗日县政权直接管辖,是直接服务于抗日县政权的新机构,只是名称与旧银号之名称相同,人员、业务范围、服务对象则完全不同于旧的县银号机构。各县银号所遵循的宗旨是,自力更生地发展根据地各县的经济,解决部分军政费用的开支,保护法币,从而巩固和发展各县抗日根据地。 五专署所辖县银号发行的县票,属于抗日性质的钞票,这是由县政权的性质所决定的。【冀太联办】副主任戎伍胜在1940年的一次报告中就曾提到,人民把我们的县票以及上党票、五区合作社兑换券等称作【抗日票】。 各县县票的作用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一些抗日县政权银号所发行的银号票,虽流通的时间很短,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各自县境【或相邻县境】,但在晋东南根据地开创初期,特别是日军第一次九路围攻根据地之后,在各县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它们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在辅币数量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增加了县内用于交换的货币筹码,解决了市场找零困难。 {2}用县银号票代替法币流通,避免了法币被敌人利用,并将日伪联合票驱逐出县境。 {3}缓解了抗日县政权的财政困难。日军第二次围攻晋东南时,这种作用尤为明显。 {4}为各县市场繁荣,经济恢复和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摘自【晋冀鲁豫边区货币史】。
43
1389
1475
[s:2]
0
504
[s:14]
61
1411
1533
不错.好票!
2083
17417
2.2万
574
16751
1.8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