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9_95905.jpg (14 KB)
2009-4-17 18:31清末民初,湖北省提督,清朝一名位及一品武官,封疆大吏,建威将军张彪。生于1861年,丧于1927年,享年68岁。清末代皇帝溥仪颁号为<忠恪公>。
晚清一代名将、湖北最后一位提督张彪(1860—1927),字虎臣,是山西榆次县左府村人。他家数代务农,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他幼年由叔父抚养,只能靠运煤度日。他虽有魁梧身板,不能摆脱贫穷。为应考武举,他拜了一位刘拳师,刻苦习武,期望为清朝效力。1877年,他应试武童,因武艺超群入选“戈什哈”(满语)。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时,发现他是难得的忠勇人才,留作侍卫。他到任后,对张之洞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惟命是从,利用自己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奔走于张之洞的鞍前马后。张之洞则把他作为心腹爱将,还将“义女”嫁给张彪为妻。
张彪全身心地效忠清王朝,深得清廷统治者的赏识和重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跟随其后被提为督府的都司、统领,成为清王朝的一员忠实干将。为治汉口水患,他修筑武泰、武丰两闸和后湖堤防,该堤之修筑,系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张彪亲自参与施工。将后湖堤命名为“张公堤”。张彪在武昌修堤有功,而张之洞曾奏保张彪为提督,衔位居一品,并封张彪妻杜氏为一品夫人。又奉旨晋见。
1897年他作为清军骨干去日本考察军务、学习布营排阵及枪炮使用等,日本天皇赠予“旭日勋章”。1900年他训练鄂军有功,被授“壮勇巴图鲁”(满语)。1902年他管理湖北将弁学堂,努力改编制、易军服、选兵器,被授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军衔。1903年开始,清政府改革兵权,淘汰绿营,计划在全国共编新军36个镇。按照北洋常备军的编制,每镇官兵12512人。但直到清政府被推翻,全国建立36个镇的计划也未完成(全国18个行政省,计划每省建立两个镇)。如湖北省就由两个镇减为一个镇。只成立了一个镇(一镇等于一个师),一个协(一协等于一个旅)。湖北第八镇统制为张彪。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为黎元洪。张彪不负重任,亲手实施,以新械装备新军,号称“自强军”,回应当时新政口号,要求参军人员不但口试合格,也要笔试合格。当时有许多秀才投笔从戎。如秀才沈鸿烈等被派出留学海军。其他各省大都未完成两个镇的编制。由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办事认真,积极筹措,也只在湖北成立一镇。1908年张之洞授命回京,两度更换湖广总督,后由于满人瑞徵接替湖广总督职务。1904年,他担任编练新军的湖北营务处总办。1904年,北方义和团兴起,杀洋人,烧教堂,结果引起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以“保侨”的名义,又欲南下长江两岸中国之腹地,其势凶凶。其实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断然拒绝联军南下。张彪即请联军参观新军,并称:“依约保侨无虞!”,列强武昌参观了阅兵,了解新军实力,知为德式装备,操练有序,联军没理由再言南下。张彪运用外交手段形成了长江南北两岸互保局面。张彪督练新军已露锋芒,江南百姓免受兵灾之苦。1905年他担任四川松潘镇总兵。1906年他被任命为云南提督。同年清政府整编全国军队,湖北成立新军,他任第八镇统制。他率湖北新军在全国军事演习中数次夺得金牌。当年秋率部参加河南彰德南北新军会操,任南军总统制官,后加提督衔。1908年南北军队又会操安徽太湖,他仍任南军司令官,授“奇铁巴图鲁”(满语),补授湖北提督,并任湖北讲武学堂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