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园地看到一篇谈捡漏的帖子,其反响若如一团死水落下巨石,令苦于收藏无门者精神振奋。的确,只要精通版别,熟悉市场,捡漏机会似乎无处不在。但它却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无谱可查,否则,其捡漏的机率就会大打折扣或许只能靠碰运气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捡漏必须是一种发现,而不是牢记图谱。
对收藏者来说,无不羡慕捡漏者,尤其拜服那些能捡大漏的人,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拣大漏者必是功夫所在,自己难望其项背,不能不折服。但恕不知,一个人能否捡漏,其漏的大小均是与收藏者的地位密不可分的。同样一个古钱,在专家手中就是大漏,在名家手中就是中漏,在普通收藏者手中就是小漏甚至不属于漏。
本人有一枚古钱,其特征明确,虽不是出谱名品,但也可断定其少之又少。我若要价1万,会有人应价吗?我若只喊30-50,有人砍价还价也实属正常,我若喊3-5元,甚至有人就怀疑这是赝品也不足为怪。但若在专家手中,出10万8万争相竟购也会大有人在,在华光谱那里标个一级或无价也未可知。因而,捡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反映出社会关系问题。
或许,对收藏者来说,这是不正常也是不公正的。但当我们无力去改变它的时候。对于捡漏就应该报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既:我爱好,我收藏我快乐!
祝各位藏友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