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货币的基础知识》
刀币是一种中国古代的铜币名。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种类很多,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铸有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布等币。其后,王莽所铸造的钱币中有金错刀。
刀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像刀而得名.
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۰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 “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其中“节墨”、“安阳”、“齐”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根据实测:齐之法化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齐法化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后两种是战国田齐所铸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缘不断,币面的文字没有“之”字,仅为“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97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政府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现已有几百种以上,一般都是铸地或铸造炉次的标识。其中背文为“齐”者通常被认为是齐国铸造,而称之为“齐明刀”,其它种类的则多称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国,而燕人铸币应该铸空首布或贝,也不会刚开始就铸“明刀”。因为燕人在关中时使用布、贝,到燕地后,燕昭王复国后才铸行“明刀”。其刀首较窄,刀尖较钝,刀背弧度小,中断,因文字以一个“明”字而著称,长约14-17厘米,宽约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及河间、保定、辽宁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状态分为“圆折刀”与“磬折刀”两种。
“圆折刀”一般说来是一种体形较大的刀,长约12.8-13.5厘米,宽1.6-1.9厘米,重约14克。其型式与“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纹有一个“燕”字,背文分别有左、右、内、外、中,并配以其他文字,这可能是纪范文。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形。背文比较复杂,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又称方折刀),一般体形较小,长约12.4-13.3厘米,宽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仅重1.4克,这是个别现象。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是方折,古钱家称这种方折为“磬折”。其字体长大,雄伟豪放,风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炉,外有工、行、化等单字。燕昭王派遣乐毅伐齐,占领其七十二城,达六年之久。在齐国所铸造的“刀币”也有圆折的,颇厚重,通常视作燕刀中的珍品。“圆折刀”有减重现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约是惠王时出的,在此期间一方面因为齐国的将领田单失败,齐国的领土尽失,另一方面又与赵国失和,连年战争,造成经济上的困难促成了货币减重现象。
此后,燕国可能推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废止了圆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旧,重量减轻。改革之后,好像安定了一个时期,又开始减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铸工粗糙,但数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学者们推断可能是燕王在辽地所铸,但不久就被灭亡,故而所出不多。这种外缘方折下垂特长的匽刀,出土多在山东半岛及济南、益都、肥城、莒县、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阳、齐等,有的记数及干支字,出土的数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币”应当在千年以上,前后共经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区可谓安定得多。只是地处偏僻,工艺落后,其刀币略显粗糙,然而却具有一种深厚的乡土风格,率直生动,齐赵两国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