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173
主题
8245
帖子
1.3万
积分
以下是引用泉鬼在2005-11-22 16:07:00的发言:喷涂的比您老的厚,喷的满。喷薄了,不这么满就是辽的。手法不同罢了。借用泉友鉴假的图,清别见怪。这上面的刀币上的锈与我的相比能比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这好像有点失身份和体面吧!! 说错莫怪!!见惊!![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3 13:40:39编辑过]
身份证已确认: 兰祥松 江西省赣州市
!借用泉友二真品图片!! 这二种字体不同,明显是字一粗一细。同一时期有版别不同。 还有一泉友说带金石气。不会是二种金石气吧??? 下帖这泉友说各个时期所造不同。那你怎么解释了????/[s:01][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3 13:57:38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许博在2005-11-22 17:45:00的发言: 答天然兄: 我个人将辽行用钱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来研究,分别为: 萌芽期(契丹早期是否有铸币问题,如果有,是什么样的) 仿莽期(借用莽制时期) 探索期(降宝制系列) 成熟期(天赞——大安长安) 衰落期(大安短安以后) 其中成熟期的东西特别有味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很有“辽气”,文字布局、字体笔划的粗细变化非常微妙,平衡中蕴涵着变化,从大安短安以后,辽文化整体汉化,导致辽钱相应发生汉化(标志是“宝”双足开始过目),文字的变化也逐渐消失,开始向“开元”形制转变,因此我将大安短安定为衰落期的开始。 应历处于辽钱发展的黄金时期,寿昌是汉化后的产物,我认为拿寿昌来证明什么,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金石气我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辽博的墓志、哀册拓片我研究了几年,学习刻印也有一段时日了,因此金石气我认为是有发言权的,这点您大可放心,辽钱文字中的金石气体现在文字的整体布局、文字内的动态变化等多方面,这些特征在辽代的一些墓志、经石、哀册中都有所体现,我会找机会用资料加以说明的。
718
7912
9357
买把图一的刀回来对比对比,往上蹭点油上上“包浆”,然后就该明白了,眼见为实,口说无凭。
337
9137
9811
锈虽不同,但都是假钱
138
2060
2336
同意,连我都看得出来假,呵呵
9
2026
2044
晕.........楼主竟然又开了一贴 不就是吃了一回药吗? 有什么大不了的.谁还没有吃过药呢(千万别说你没吃过,否则我会怀疑你是否是玩泉的) 但是吃了药就要治病啊? 要是吃了药,"病"却总也不好还怨别人 那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晕.........楼主竟然又开了一贴 不就是吃了一回药吗? 有什么大不了的.谁还没有吃过药呢(千万别说你没吃过,否则我会怀疑你是否是玩泉的) 但是吃了药就要治病啊? 要是吃了药,"病"却总也不好还怨别人 那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说得好!既然发上来了就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见意,何必那么在意真假呢?不要争得死去活来的行不?真累,不好意思,我不是针对楼主
1302
17202
2万
[s:05]
33
347
413
不以为自己做得好,感觉已经到位,咬紧牙关就能过关! 天真的老顽童`[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