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987 | 回复 3

    [转帖]:关于虢国文化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老泉001
    四级发帖
    好评
    38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0-07-05
    楼主 发表于2006-04-20 03:28:00

    虢国文化
       虢国作为两周时期重要的姬姓封国,对西周及王室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都曾产生强烈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文献对虢国的封君、地望、变迁、世系等记载过于简略,且多有抵悟之处,致使后世学者众说纷纭。    1956至1958年,由夏鼐、安志敏率领的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三门峡市区上村岭发现了虢国墓地。195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的《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掀起了研究虢国的热潮。1990至199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虢国墓地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又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虢国墓地的发掘,为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引起了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纷纷撰文阐述研究成果,使虢国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独立的文化范畴。200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考古发掘,证实李家窑遗址是虢国都城——上阳城的所在地。虢都上阳城的发现,再次为研究虢国文化增添了可靠的资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虢国文化遗产,1984年三门峡市将首次发掘保留下来的1727号车马坑原地原状建起虢国车马坑陈列馆。1993年,三门峡市开始筹建以第二次发掘的虢仲、虢季两个国君墓及陪葬车马坑遗址为主的虢国博物馆。2000年,虢国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1996年,三门峡市将李家窑遗址重点保护区建成植物园。1998年将李家窑村居民全部迁移到保护区外。2000年底,在虢国都城遗址上建起了虢都花卉园。
    第一节  虢国墓地与虢国都城
    一  虢国墓地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上村岭,南望崤山,北濒黄河,是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座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的邦国公墓。整个墓地南北长590米,东西宽550米,占地32.45万平方米,各类墓葬遗迹近800处。墓葬依其墓主身份、地位的高低由北向南各自成组,依次排列,各位国君及其夫人的墓葬位于墓地的最北端,称之为国君兆域区。虢国墓地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第一次在1956至1958年,由夏鼐、安志敏率领的黄河水库考古队在该墓地南区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234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出土文物9197件。因1727号车马坑内保存有完整的5辆车、10匹马,经郭沫若先生提议,得以完整保存。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这里建起了河南省第一座车马坑博物馆。第二次发掘是在1990年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在墓地北区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清理工作,至1999年共发掘各类墓葬18座,车马坑4座,马坑2座,出土各类文物19000余(套)。其中虢季、虢仲两座国君大墓的发掘,分别被评为1990、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12月,虢国墓地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又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虢国墓地先后发掘出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都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中罕见的。这些文物中,虢季墓出土的玉柄铜芯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缀玉面罩,由14件象征面部特征的玉片连缀在丝帛上制作而成,形象逼真,做工考究,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瞑目”造型,也是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一套8件有铭文的铜甬钟,是迄今西周晚期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惟一一套最为完整的甬钟;由十二种金器组成的黄金腰带饰,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饰品;整件毛织衣物,是国内同期墓葬发掘中仅见的;皮马甲及盾牌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用墨在10余片圭形片上书写而成的遣册是国内发现的时代较早的书法珍品;300多件仿生动物玉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北温带地区生物品种。除出土文物外,按一定行列摆放的为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陪葬的三座车马坑,紧密地连在一起,是中国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车马坑群。二  虢国都城    1957至1958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对三门峡周边地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并作了大量试掘工作,认为李家窑遗址规模大,南临涧河,地势开阔平坦,出土物与墓地所出遗物相近,可能是虢都上阳的所在地。1963年,李家窑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以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在李家窑遗址的边缘地带作了多次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有冶铜作坊、下水管道、粮食窖仓等重要遗迹。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李家窑遗址的东北部进行了大规模地考古发掘,发现了城墙、环壕、内城宫墙及大型建筑房屋基址等,证实李家窑遗址确是虢都上阳城的所在地。初步摸清了虢国上阳城的基本轮廓和范围,大致掌握了城内布局的总体概况(详见第十六篇第六章文物),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城市布局、构筑特点、生产技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第二节  虢国与郭姓
    一  虢  国    虢国是西周早期建立的姬姓诸侯国,其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同母弟弟虢仲和虢叔。据史书记载,虢仲封于西虢,今陕西宝鸡一带;虢叔封于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到了西周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晚期,由于西北少数民族犬戎的频繁侵挠,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位于周原一带的诸侯国纷纷谋求东迁,西虢国也就在此时东迁到河南三门峡,定都上阳(今三门峡市区李家窑村一带)。公元前658年和前655年,晋国以屈地的名马和垂棘出产的玉壁作为重礼,向贪财好利的虞公借道,分两次灭掉了虢国。晋国在回师途中,又一举灭掉了虞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成语典故“假途伐虢”、“唇亡齿寒”的来历。二  郭 姓    据历史文献记载,晋灭虢后,周王室对虢仲的后裔,深表同情。为安抚虢的后裔并表示对虢国亡国的思念,但又忌国家之虢已亡,故为了取吉利随改“虢”为“郭”,乃封虢仲后裔姬序为郭姓。    春秋时期《公羊传》云:“虢为之郭,声之转也。”“虢”音转为“郭”,形成郭姓源头。据《左传》载:“虞、虢、焦皆姬姓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郭辅碑云:虢国“春秋为晋所并,遭战国秦汉,子孙分流,来居荆土,氏国立姓焉”。这里所说的均为晋所灭的虢国,也就是位于三门峡一带,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的虢国。另外,从两虢实际情况相比来看,西虢封爵为公,一等的诸侯邦国,规格较高;而东虢为子男之国,四五等的诸侯国,规模较低。西虢从东迁到灭亡,一直延续到公元前655年;而东虢于公元前767年已被郑所灭。三门峡虢国在北到山西平陆,南到卢氏,西到灵宝,东到渑池的广大疆域里,留下了许多与虢国有关的地名或文化遗迹,如山西平陆有下阳城址及盘南村遗址;卢氏有虢公台,其上有虢太庙,相传神医扁鹊为虢太子治病的故事就发生于此;灵宝现有虢略镇,有虢公败戎于桑田的“稠桑”;而东虢只有荥阳附近相当于两个邑大小的疆域。最为重要的是在三门峡市区发现了虢国国都上阳城和虢国贵族墓地遗址,这为证明三门峡虢国是郭姓的主要发源地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佐证。由此可见,三门峡虢国是郭姓的主要衍源地。    虢国被晋国灭亡后,虢国族人因失国避祸开始播迁和流徙。虢国的最后一位国君虢公丑带领少部分贵族出奔洛阳,又辗转来到苏国(今温县),现有虢公台和虢公冢,温县城西北的黄庄乡有东虢村和西虢村;一部分遗民还居留原地或逃到虢国边境荒野,现三门峡崖底乡与高庙乡一些村落有郭姓人聚居地;大部分虢国贵族则被晋国采取流放的办法,迁到晋中汾阳一带的广袤平原上,筑城定居并衍传下来,现仍有虢城村,并形成郭姓大族。到了唐朝中叶,从汾阳迁居陕西华阴的郭姓后裔郭子仪,平定了几乎颠覆唐王朝的“安史之乱”,被封汾阳王。此后,汾阳郭姓繁衍昌盛,形成望族,其后人播迁各地。从虢仲到郭子仪,大约衍传了六十余代。郭子仪不但中兴了唐王朝,而且中兴了郭姓族氏。因此,郭姓人多以“汾阳”为家族的共同标志。今天散居东南沿海和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郭姓族人,多为郭子仪一支的后人。    郭姓的历史名人还有战国时燕国大臣郭隗,曾向燕昭王讲述以五百金买千里马骨而引来千里马的故事,进而献招徕人才之计;战国时以冶铁成为巨富的赵国人郭纵;西汉武帝时常以德报怨的游侠郭解;东汉任渔阳太守五年,户口增加一倍的茂陵人郭及,主张定刑从宽从轻、奏请减轻41种刑罚的官吏郭躬,不就官府征召的太学生首领郭泰,对曹操统一北方运筹策划的谋士郭嘉;西晋哲学家郭象,事母至孝的郭巨;东晋训诂学家郭璞;隋末农民起义首领郭方预;唐代任凉州都督,开屯田使军粮充足的大臣郭震;五代时建立后周政权的郭威;北宋画家、文学家郭思恕;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元末起义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明代画家郭诩;清代反荷兰殖民主义的领袖郭怀一;清末外交官郭嵩焘等。近代郭姓名人的杰出人物是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此外还有爱国将领郭松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发起人之一郭隆真、湖南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郭亮、著名诗人郭小川、解放战争中战斗英雄郭继胜等。
    第三节  虢国文化对现代文化产生的影响
       三门峡虢国从西周早期始封于陕西宝鸡附近,到公元前655年为晋献公所灭,历时400余年。它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它留给后人“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假途伐虢”已成为中国古代战略战术36计中的第24计,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谋略精粹。    它的姓氏文化和婚姻习俗。由虢国转化而来的郭姓,现已成为中华大家庭百家姓中大姓,也产生了诸多对社会、对人民有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虢国人严格遵守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基本准则——同姓不婚,他们认为同姓相婚是同类的简单堆积或相加,无从产生质的飞跃,子孙后代难以繁衍昌盛,当事者也会因此而生病,而异姓相婚,能够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相混的弊端。这个准则在今天三门峡周边的一些农村还始终传承着。虢国人不光认真恪守同姓不婚的原则,也认真履行与其配套的婚姻礼仪,如纳吉、纳币、亲迎、闹新房等,他们认为这些婚姻礼仪体现了婚姻的牢固性,是判断婚姻合法性的标准,“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这些习俗为现代的婚姻所吸收,转变为合命、订婚、迎娶、闹房等。    它的一系列物质文化所体现的精神。虢国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历史文化诸如青铜文化、玉文化、车马文化和冶铁文化等。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虢国贵族的奢华生活和等级观念,而且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它的墓葬文化。虢国的“视死如生”的随葬习俗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随葬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齐全的生活用具、工具、武器等,为的是让死去的人能在另一个世界里仍旧安然幸福地生活。这在现代三门峡附近的农村也是有所体现的。另外,虢国墓地所体现的聚族而葬在现在的农村也留有影子,一个家庭的墓地有固定的地方,并且是经过风水先生勘测过的宝地。    虢国文化现象在现代生活中潜移默化,三门峡市以虢国、春秋而取名的街道、植物园、商店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正在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效应、宣传效应和经济效应。虢国文化有其合理的优秀文化,同时作为奴隶制社会的文化也必定存在糟粕。

    离线 老泉001
    四级发帖
    好评
    3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0-07-05
    1楼 发表于2006-04-20 03:33:00

    (续帖)
    第四节  虢国文化研究
       关于虢国,《左传》僖公五年云:“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汉儒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由此可知,西周初年,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宗出王季的虢仲、虢叔封于二虢。《国语·晋语》言文王“孝友二虢”、“咨于二虢”,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周朝初年,分封了两个虢国,这一点由来已久,史有定论,是没有错的。“三虢之说”始于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弘农郡条下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水经注·河水注》:“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据此,又有南、北二虢之说。而《史记·秦本纪》又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县杜、郑,灭小虢。”可知,春秋初年又有一小虢存在。由此则文献所载共有五个虢国,即宝鸡之虢、荥阳之虢、陕县之虢、平陆之虢和小虢。但由于历史文献关于五个虢国的关系以及虢国的封君、地望、变迁、世系等的记载过于简略,且多有抵牾之处,致使后世学者众说纷纭,给虢国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有关虢国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6年以前。自虢国从历史长河中消失后,就不断有学者对它进行研究,特别是汉代出现了五个虢国之称以后,关于虢国相关问题的研究就逐渐丰富起来。其主要研究点有:①关于二虢与文王的关系。西汉贾逵、杜预认为是文王母弟(《周语》上注,《周本纪集解》,《左传》僖公五年注);马融认为“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左传》僖公五年疏,《晋世家》正义);三国吴人韦昭以为二虢是文王弟(《晋语》二、四注)。②关于五个虢国之间的关系。东虢、西虢分别属于虢仲、虢叔的封国,这个观点是西汉贾逵首先提出来的,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小虢是西虢东迁后留下的,这点学者们也赞同;而对于南虢、北虢则争议较大。有学者认为,南虢(陕县之虢)是西虢东迁来的(《太康地记》),也有认为是虢仲的封国(郦道元《河水注》卷四,王夫之《稗疏》),还有认为是虢叔的封国(马融《晋世家》正义,孔颖达);有学者认为,北虢是虢仲的封国(马融《晋世家》正义),也有认为是东虢的分支(郭沫若、唐兰);还有学者经过仔细考证,认为南虢、北虢本是一个虢国,只是被黄河隔开而已(清人赵一清、王先谦、雷学淇)。③关于东虢、西虢始封君。有两种论点,一种认为虢仲封西虢,虢叔封东虢(《括地志》《郑世家》正义,《郡国志》),另一种认为虢叔封西虢,虢仲封东虢(贾逵《左传》僖公五年疏,韦昭《郑语》注,《舆地志》《秦本纪》正义)。支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也均能找到言之有理的论据。由于上述这些观点都是学者们根据各种文献记载而做出的推断,而没有实际的考古材料,难免有不正确的推断,所以一直以来在任何一方面都没有确定的结论。    第二阶段是1956至1990年。1956至1958年,虢国墓地经考古发掘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文物》1959年第1期上发表的《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掀起了研究虢国的热潮。这次发掘,编写了考古报告《上村岭虢国墓地》,编者通过对墓地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铭文等研究分析,为研究虢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使学者们对一些争论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具体如下:①关于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年代问题。通过50年代的发掘情况以及对周边地区所做的钻探、调查分析,确认了该墓地属于北虢,其年代为西周晚期——东周早期,下限为晋灭虢之年,即公元前655年。②关于南虢、北虢是否为一个虢国的问题。黄河库区考古队对平陆盘南村遗址和三门峡李家窑遗址进行了试掘,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认为南虢、北虢是同一个虢国,李家窑遗址是虢都上阳所在,而盘南村遗址只是虢国的一个重要的城邑。③虢国氏族和虢文公。通过墓地出土的虢季氏子段鬲和文献记载的虢文公子段鼎对比分析,得知虢季氏子段和虢文公是同一人,属于虢季氏一支,他可能是仲、叔二宗的分支。虢季氏子段鬲出土于三门峡,知虢季氏是平陆——陕县之虢;又从陕西宝鸡一带出土的虢季子白盘、虢季子组壶等器物分析,平陆——陕县之虢是西虢东迁来的。④虢国和苏国的关系。从墓地出土的铜豆、铜盘的铭文分析,得知虢国和苏国世代通婚,通常是虢娶苏女。    第三阶段是1990年以后。1990至199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对虢国墓地的北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找到了虢国贵族墓葬地,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尤其是M2001、M2009大型墓葬的发掘,更是引人注目。许多著名学者纷纷撰文发表看法,1991年2月3日至3月31日,《中国文物报》开辟专栏刊登了俞伟超的《上村岭虢国墓地新发现所揭示的几个问题》、李学勤的《三门峡虢国墓新发现与虢国史》、安志敏的《虢国墓地和三门峡考古》、杜乃松的《谈虢国墓地新出铜器》、马承源的《虢国大墓参观记》、邹衡的《新发现虢国大墓观后感》、张长寿的《虢国墓地的新发现》、贾峨的《关于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几个问题》等文章,使虢国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独立文化的范畴。此后,姜涛、李秀萍、胡小龙、田双印、许永生、蔡运章、曹文东、张彦修、王龙五、赵成玉等先后发表研究文章。1995年4月,李久昌、张彦修主编、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二千年前的神秘古国——虢国的历史与文化》。1999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主编,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2000年元月,虢都上阳城的发现再次为研究虢国文化增添了更为可靠的资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同年7月,王斌主编,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时代(远东)出版社出版了《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    虢国墓地出土的文物及虢国都城考古发掘表明,虢国有进步的农业。农业生产工具仍是石器、木器、骨器占主导地位,也有不少青铜器。当时已经有粟、稷、黍、稻、梁、菽(豆)之类的粮食作物及桑、麻、瓜、果之类的经济作物。狩猎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养畜业也很发达,多养马、狗。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虢国的手工业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其生产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有的手工业生产已与农业生产发生了较大的分工,建立了独立的生产作坊。如青铜冶铸、造车、玉石加工、冶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此外,陶器、骨器、漆器、金器、丝织、毛织、皮革等日用手工业,也都有所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对于军事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使武器装备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个阶段主要解决了:①虢国东迁的时间问题。《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的编者通过对墓地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铭文等分析,认为墓地的最早年代是西周厉、宣之际,也就是说西虢东迁的时间在西周末年厉、宣之际,而不是随周平王东迁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②M2001、M2009大墓的墓主问题。关于墓主的身份,通过对墓葬情况和出土器物的铭文分析,可以很明确地说是虢国的国君。至于是哪一位国君,有学者通过详尽考证,认为M2001的国君是周宣王时期的虢文公,M2009的国君是周厉王时期的虢公长父。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且也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赞同。
    第五节  保护与利用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虢国文化遗产,三门峡市制订了“以开发促保护,以利用促发展”的保护政策,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路子。1984年,三门峡市将首次发掘保留下来的1727号车马坑原地原状建起保护房,辟建了虢国车马坑陈列馆。该馆建立后,常年对外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国内外一些文物走私犯罪分子开始大肆盗掘虢国墓地。中共三门峡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责令公安部门组织精干力量,将盗掘古墓犯罪活动作为大案要案进行侦破。市文物部门抽调人力和车辆给予协助。先后收缴出土文物984件(其中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122件);拘捕违法犯罪分子69名(其中18名被逮捕判刑),收缴赃款21万余元。与此同时,市文物局向河南省文物局提交《关于抢救发掘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申请报告》。经河南省文物局同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于1990年2月开始对上村岭虢国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先后出土了大批文物。同年11月,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上村岭虢国墓地保护问题的通知》,决定重新划定和扩展虢国墓地保护范围。    为了保护和展示虢国墓地遗迹遗物,1993年三门峡市决定筹建以第二次发掘的虢仲、虢季两个国君墓及陪葬车马坑遗址为主的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在筹建期间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市建委、交通部门合力修建了馆前道路,对通往馆区的六峰北路两侧的旧房进行了拆建拓宽,市房管局对六峰北路两侧的旧房拆迁后进行了开发性建设,由市林业局牵头,动员全市各单位干部职工在沿黄森林公园开展义务劳动,植树种草。墓地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和群众对项目建设十分理解和支持,先后迁移居民141户。    1995至2000年,虢国博物馆先后两次共征地148亩,投资4000多万元,将全部兆域区用围墙保护起来,对尚未发掘的部分进行绿化式保护,从而使虢国墓地得到了永久性保护。为更好地保护墓地遗址的安全,2000年11月专门成立了虢国博物馆文物派出所。    在虢国墓地遗址之南与之遥遥相对的虢都上阳城遗址,处于三门峡市区崤山路东段南侧,是三门峡市基建用地的好位置。三门峡市的许多单位都想占用这块地方,这种状况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1996年,中共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采取以绿化方式来永久性保护该遗址。征地200亩,投资3000多万元,将李家窑遗址重点保护区建成一座植物园。    1997年,河南省有关部门组成专家、学者,在三门峡市召开学术会议,专题讨论李家窑虢国都邑的保护和开发。1998年,三门峡市政府又筹措资金3372万元,将李家窑村的150户居民全部迁移到遗址保护区外,使保护范围扩大到400亩。2000年底,在虢国都城遗址上,建起了92亩的虢都花卉园。

    正式会员
    好评
    18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22
    最后登录
    2024-09-20
    2楼 发表于2006-04-21 03:08:00

    [s:01]

    离线 qwerjjj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5-29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06-06-10 21:02:00

    真长....
    学习的好东西[s:01]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