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方正在2006-4-23 9:38:02的发言:
其次再討論第一枚.
清咸豐行用大錢後 盜鑄四起. 當時私鑄盛行.
川百不比河百 鑄量不大.一般的川百鑄造還頗規範
此錢不排除是當時的私錢.
回麦老:
1,这两枚肯定不是母子关系,因为第2枚只是直径小了2毫米而已(小在
外轮窄了点),造成直径小的原因有很多,仅从钱肉与外轮接触之处的对角最大尺寸就可以推翻母子关系.
2咸丰川百非四川所铸,为湖南湖北代铸(湖南的可能性大些),并在两湖广为流通,并非您所说的铸量较少.1990年我才开始玩钱的,当时在长沙钱市最多的咸丰钱就是川百和川五十,每个星期天至少可以见到50枚以上(第一线小贩从农村收来的),当时才5-10元一枚,后来慢慢涨价,到每枚35元以后我就再没有买进过了(特殊除外),我川百最多的时候有47种版.
3,这枚钱为宽边大样,除文字异书外,外行和尺寸以及加工工艺都不比官铸的差,甚至还好(图没有实物好),所以可以排除私铸.
4.我不理解的是指满文川为何这样写,有种同治小平钱上的满文川也有类似的写法,但差异还是比较大.此钱如是私钱,那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但官铸呢?就不好解释了
欢迎麦老和其他泉友继续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