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3
主题
1696
帖子
1802
积分
纪年钱按照辽代的葬俗来看应该是用来衬垫墓志铭的。
7
499
513
以下是引用许博在2005-8-17 18:54:34的发言: 纪年钱按照辽代的葬俗来看应该是用来衬垫墓志铭的。 那如果一起发现的还有流通钱文的铅钱,该怎样解释好呢?
78
859
1015
辽的纪念大钱是有数的,包括现在发现的太康元年,三年,五年,六年和起年!!!这些都是铜钱!并非铅钱!!!俺知道有陶的!没听说过有铅的!
古钱新品好象永远都在不断的发现中,谁敢说我知道的都是真的,不知道的都是臆造的??您现在就是这样的逻辑思维,如果我告诉您,这枚钱确实出自辽的墓葬,不知道您的看法会不会改变呢?请大家继续评论!
502
516
铅钱多是冥钱
我见过的陶钱不少!但是没有听说过有辽的铅钱!可是我说这东西有臆造的可能,难道错了吗???我要是楼主会虚心请教不会这样来说什么:谁敢说我知道的都是真的,不知道的都是臆造的??这样的话!!!我没有说别的!!辽钱玩了几年!但是没见过这样的!
1583
4047
7213
?
凭我个人对辽代葬制的了解,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既然已经讨论到这份上,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说一说,因为是不成熟的想法,所以仅供楼主与各位仁兄作为参考之用。我个人认为辽代的大钱用于赏赐的可能性不大,镇库的可能性也很小,绝大多数是被用于墓葬的,包括大康通宝银质大钱,大康、大安、乾统等折五折十型大钱,大康、清宁纪年大铜钱等,当然了,这是说绝大多数,我了解到的大钱也有罐装出土的,像李世民兄那枚折五型大康(有待进一步交流,了解具体情况),而且这些大钱的出土方式据说多是王公贵族墓内衬垫志石之用,这可能与辽代的葬俗有关。而且根据现存辽代墓葬钱的规格、质量来看,我认为应该有官私之分,一些版式相对固定、遵循钱制、用料精卓、铸造质量精湛的大钱(例如大康通宝银制大钱、乾统元宝折十大钱等)我认为应该是官炉特铸,不仅是官炉特铸这么简单,我认为大钱之间还应该存在等级制度,就好象墓志的大小一样,什么样的官级采用什么规格的衬垫钱币,我认为大钱硬性分为“折五、折十”型是不对的,钱型的大小应该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等级制度越高,所用的材料越贵重,使用的钱型也越大,例如大康通宝银质大钱是辽庆陵内衬垫志石之用,代表着皇家的等级。当然了,这些也只是我的推测而已,还需要更多出土材料的证实。与官炉特铸冥钱相对应的是一类小铅钱、陶钱,这些钱我见到的种类很多,有汉文楷书的、汉文篆书的、也有契丹小字的,可谓千奇百怪,几乎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这些钱的材质差、钱文不守钱制、钱体也不规整,我认为这类钱可能是等级低下的小吏或民间私自仿造或自造的墓葬用钱,更有甚者,由于缺乏条件,直接用流通辽钱或宋钱入葬(带有违法性质)。楼主的大康六年是不遵守钱制的小平铅钱,如果为真品,可能是属于民用性质。当然了,这些也仅是个人推测而已,仅供参考之用。
您分析的有道理,但如果铅的是民用葬钱应该很多见,难道与老百姓的墓葬没有人挖掘?[s:07]
1590
12476
1.6万
有可能是所谓的“冥钱”(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