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3143
主题
83519
帖子
13万
积分
rich说的宝苏当五是江苏地方铸的,朝庭会有记载?我这个钱看面文也是地方所铸,未正式流通的钱(个人想象)朝庭也会有记载?清代地方上铸的各类钱数不胜数,朝庭应该不会一一记载吧.
102
2361
2565
呵呵,有漏载的,但地方铸造不代表是地方行为,地方官员发行铸币怎么可能不报中央备案,中央不批准就是钱局假钱.其次钱制混乱自咸丰开铸大钱开始,缺乏记载是情理之中.道光还是比较严格的,难道铸造发行虚值大钱的事情地方敢不报请政府自己做?
3901
18663
2.6万
以下是引用热门话题在2005-7-27 20:35:13的发言: 歷史有鑑 發行大錢關係國家存亡生死 是天大的事.連皇上都不敢一人草率決定. 您太小看它了.此其一. 发行时间甚短即被枪毙 若真這樣.我想枪毙的不是錢 是人. 不只阿克苏铸八年当五 乾隆紅錢都有當十的呢! 您不知道這些都鑄於同光? 新疆红钱不能和内地钱等而论之,红钱折值都高,包括没有铸当五当时字样的平钱流通中都不是当一文使用的,而是一枚.
249
4679
5177
我的一枚 因进价高沒出 還在我手上.說成五文大錢 對我好處多多. 但尊重歷史 我不能這樣說.這只是一枚"權錢" 或什麼的? 尚待考證.但說成當五大錢. 就不只是我們錢幣界的事了. 是全國歷史學界的大事了.不僅此錢不能提供足夠發行大錢的證據 論真討論起來 這個主張會成為學術界的笑話.
428
5256
6112
[s:02]
329
3692
4371
道光年间国力已衰,开始议铸大钱之事,但因恐扰乱民心,未能获准。此钱大小如同普通平钱,还不及大样钱,厚度也仅是稍厚一点,不应是大钱。记得嘉庆有背十文的,北京的柯老师曾出让一枚边缘部分砸扁后又经火烧的,后被购入台湾,可能和此钱性质相同。我的看法不会是流通钱。光绪宝黔还有当百的小平钱呢,已经发现不止一枚,也不可能是流通钱。[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8 8:43:24编辑过]
35
692
762
好钱!就像楼主说的,这些品种的钱币确实比现在的什么样钱母钱更有研究价值。 学无止境!
9413
28655
4.8万
同意热门的观点,我也认为它并非当五的大钱,因作铸钱是国家大事,非同儿戏,记得《皇朝通考 钱币卷》记载,康熙45年,山东巡抚赵世显因感于当时的 私钱 禁而不绝,便提倡铸行大钱,意:铸制大钱工精铜足,私钱就不能盛行,这样便可不禁自绝,其时,钦差大臣在其管辖地 房山县的一个村庄里缉获众多铸私钱者,康熙大怒,铸造大钱一事亦胎死腹中,应该说,清代在铸造“大钱”一事上是比较谨慎的,前车之鉴,如王莽、徽宗,皆因铸造大钱而国亡,所以咸丰时的铸制大钱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再看我图片的 道光通宝背五文、 道光通宝背壹仟,风格相似,均为我早年得于川地,试想,咸丰初铸大钱的宝福局所铸的是厚重型的大钱!!如果将道光五文和壹仟比较,其重量相当! 道光五文,我过手两枚,热门老师有一枚,周老师这枚好象就是我以前过手的一枚?共见三枚,而道光背壹仟我仅见过一枚,的确稀罕之品。 或将其称之为“套币”(即成套的钱币),当否?[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8 18:43:01编辑过]
啊,楼主的这枚就是我以前的那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