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2403 | 回复 31

    新获 宣和小平 一级 试铸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鱼小冷鱼
    实名认证
    好评
    86
    差评
    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3-16
    最后登录
    2025-10-26
    楼主 发表于2025-10-18 19:47:23
    在线 狮城藏泉
    正式会员
    好评
    4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1-17
    最后登录
    2025-10-26
    1楼 发表于2025-10-18 20:29:42

    捡漏来的吧

    在线 买卖专用
    正式会员
    好评
    88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12-16
    最后登录
    2025-10-26
    2楼 发表于2025-10-18 21:07:14

    没见过

    2024-11-20 转正
    离线 古泉萍萍
    实名认证
    好评
    4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4-23
    最后登录
    2025-10-26
    3楼 发表于2025-10-18 21:31:10

    怪异

    2024-12-02 转正
    在线 南浦拾遗
    正式会员
    好评
    7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1-28
    最后登录
    2025-10-26
    4楼 发表于2025-10-18 22:30:24

    欣赏

    2023-01-28 转正
    离线 欧阳运森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05-10
    最后登录
    2025-10-26
    5楼 发表于2025-10-19 09:59:11

    可以

    离线 chinese_cash
    荣誉会员
    好评
    4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0
    注册时间
    2002-05-12
    最后登录
    2025-10-24
    6楼 发表于2025-10-19 14:32:52

    我的,也就是第一枚,《北宋铜钱》下册 第7010号原物照片我叫”阔和广穿降通宝”。此版应该还会有篆书对钱,但至今未见。


    ef787efc1f758cdeed82f15bf08c6e92.jpeg
    离线 圣泉
    论坛版主
    荣誉
    2021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6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5-18
    最后登录
    2025-10-26
    7楼 发表于2025-10-19 16:11:33

    厉害

    2015、2021年度优秀版主
    离线 bailu泉
    实名认证
    好评
    7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7-10
    最后登录
    2025-10-26
    8楼 发表于2025-10-19 17:51:48

    666

    身份已验证:王玉平 山东临沂

    离线 鱼小冷鱼
    实名认证
    好评
    86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3-16
    最后登录
    2025-10-26
    9楼 发表于2025-10-19 22:45:06
    chinese_cash: 我的,也就是第一枚,《北宋铜钱》下册 第7010号原物照片我叫”阔和广穿降通宝”。此版应该还会有篆书对钱,但至今未见。

    厉害!终于见到拓片原物!这版确实广穿 相较本体文字位置的变化 其实也是因为广穿的原因 这种工艺精致程度钱应该是中央大钱监之作 按照当时的铸钱风格 应该都是隶篆成对铸造的 但这种试铸性质的 本身铸造量就极少 中央大钱监管控又严格 这样篆书对钱没能保存流传下来的几率也是很大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