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才,就目前认知水平对雍正宝泉局断舟通作出如下几个推论(注意,注意,是推论,不是结论!!!),起抛砖引玉作用,期待更多泉友投入雍正泉局断舟通的研究中来。
第一、雍正泉局断舟通的文字风格,显然是传承了康熙罗汉式的文字风格。据子青老师详细考证,雍正四年因宝泉局的铸钱局号房倒坏,影响了铸钱进度,“十三爷”怡亲王允祥上奏另择四处地方为铸钱作坊,雍正皇帝予以批准,便开始分设“东、南、西、北”四作厂,便是清钱史上大家口中常说的四厂。有鉴于此,为了“物勒工名”,便用“识记”区分厂别,雍正宝泉局断舟通或许是识记之一;
第二、根据后来在“通”字上面做手脚的正是西厂,这里能否推断宝泉局断舟通为西厂铸币?
第三、子青老师的《乾隆太上皇制钱通略》原文说“雍正四年正月宝泉局开始了分厂的改造工程”(第131页),倘使雍正泉局断舟通已参与“分厂改造”,那四厂改造的时间可能要提前;
第四、因雍正罗汉式铸造时间仅有短短两三年,故铸量较少,后续发展为“双点通系列”,宝泉局弃用了断舟通版式,而宝源局为显示与宝泉局的不同之处,故在“双点通系列”中继承了断舟通版式,才有了“五笔乡断舟通”等源局版别。这也是宝泉局在“双点通系列”时期再不出现断舟通的原因。所以,泉局断舟通比宝源局断舟通少了不止一大截,具体铸量,待考;
第五、有鉴于如今雍正泉局断舟通凤毛麟角,笔者断言它比源局断舟通的价格一定会高,至于高多少,还请诸位泉友各抒高见。
笔者有幸藏有一枚雍正通宝宝泉局断舟通,它是典型的阔缘罗汉式风格,“走之底”的转角处,断笔若隐若现,图片也许看不清楚,但肉眼看实物,百分之百是断舟通。以上是笔者对雍正宝泉局断舟通的粗浅认识,还请方家们不吝赐教。
玩泉,赏泉,人生一大乐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