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转到
    查看 65091 | 回复 91

    时能抚摩却秽梦,坐与饕浊收馋涎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冬晨雪晴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5-09-29
    80楼 发表于2025-08-28 08:47:52

                     鹧鸪天

    素袖漫挥旧泪痕,且引金樽向浮云。

    一任荣辱随风散,饱蘸松墨草奇文。

    须浅醉,复高吟,千秋月下调古琴。

    不思绝唱令纸贵,残宴移入广寒门。

    二十多岁的少作词一首,不懂平仄,就觉得顺口就好,见笑了

    离线 冬晨雪晴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5-09-29
    81楼 发表于2025-08-28 08:54:59

                   五律

    一日不思餐,三日衣带宽。

    长夜听虫鸣,寸心忽如煎。

    妻女愁何在,把酒望家山。

    最苦是离别,况乃近秋天。

     

    女儿小时候去四平念书,妻子也去陪读,思念之际,有感而发。

    离线 冬晨雪晴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5-09-29
    82楼 发表于2025-08-28 09:02:47

                       鹧鸪天

    承欢膝下十五载,一朝长别泪如倾。

    秋窗望我心切切,病榻执手笑从容。

    今长别,泪如倾,何期生死太匆匆。

    余孝未尽亲何在,一杯黄土葬音容。

     

    2007年岳父去世,哀痛之作,朋友笑我跟岳父感情何其深也,答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离线 冬晨雪晴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5-09-29
    83楼 发表于2025-08-28 09:05:00

                       鹧鸪天

    素袖漫挥旧泪痕,且引金樽向浮云。

    一任荣辱轻烟散,饱蘸松墨草奇文。

    须浅醉,复高吟,千秋月下调古琴。

    不思绝唱令纸贵,残宴移入广寒门。

    离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1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10-04
    84楼 发表于2025-08-28 09:58:28
    冬晨雪晴:

                   五律

    一日不思餐,三日衣带宽。

    长夜听虫鸣,寸心忽如煎。

    妻女愁何在,把酒望家山。

    最苦是离别,况乃近秋天。

     

    女儿小时候去四平念书,妻子也去陪读,思念之际,有感而发。

     

    兄好雅兴,拜读了。这篇古风盎然,当是古诗体,唐之前无格律诗,称古体;唐时出现五律、七律、绝句等称今体。

    所谓律诗则有固定格式:

     

    押韵:偶数句必须押平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韵不押,三、五、七句不押韵。全篇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对仗:第三句和第四句(颔联)、第五句和第六句(颈联)必须对仗。后世因此产生了对联。

     

    平仄变化规则:平仄有对的规则和粘的规则,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相邻两联后一联出句的平仄和前一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做粘。违反粘的规则叫做失粘(广义的失粘指的是不合平仄,这里用的是狭义);违反对的规则叫失对。判断是否符合粘和对一般拿每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作为衡量标准。具体格律有几种固定格式,我也记不住,写这玩意不能算写,相当于填。

     

    平仄的变格:对五言律诗而言,可以说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所以说律诗很难。

    离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1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10-04
    85楼 发表于2025-08-28 10:04:22
    冬晨雪晴:

                       鹧鸪天

    素袖漫挥旧泪痕,且引金樽向浮云。

    一任荣辱轻烟散,饱蘸松墨草奇文。

    须浅醉,复高吟,千秋月下调古琴。

    不思绝唱令纸贵,残宴移入广寒门。

     

    兄情深意切,意境高远。词牌与律诗一样同样讲格律,当然自己闲情逸致也无所谓。拜读了。

    离线 冬晨雪晴
    实名认证
    好评
    2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26
    最后登录
    2025-09-29
    86楼 发表于2025-08-28 11:28:38

    兄的古文知识真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啊,领教了。

    古人吟诗填词太不容易了,在这么严格的规则下竟能写出那么多传世名篇,不朽大作,难怪说是寻章摘句老雕虫了,甚至为用妥一个字反复推敲,呕心沥血,今人恐怕连一个字的读音是平是仄都搞不清楚吧,也包括我,哈哈。

    而且无论古今,即使熟练掌握了所有规则,也未必能写出一首好诗来,因“诗须别才”也,遥想太白斗酒诗百篇,无怪乎称为诗仙也。若如余之一般古诗词爱好者,高山仰止可也,无论如何也不敢望其项背啊。

    弟及许氏兄弟少年时就热爱古诗词,联床夜话时多背诵谈论,意兴湍飞。今垂垂老矣,不言此道久矣,唯存数首少作,不合平仄,不通音律,常自嘲为新体也。每当或喜或悲,感慨万千之际,何以浇胸中块垒,唯口占一绝,怡情冶性,聊以抒怀而已,只可称之为顺口溜、打油诗矣。

    放翁有言“此生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余不知前世如何,此生应当不是诗人了,但作个小粉丝,小票友也是浮生一大乐趣也,况今得遇尊兄这样的良师益友,更难得兄对佛学禅宗亦造诣颇深,与吾心有戚戚焉,故虽远在千里,不禁神向往之矣。

    久不提笔,以上算是一封短信吧,最后以青藤道人的一首诗做结:

    落魄半生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不是说弟的拙作是明珠的意思,只是单纯喜欢这首诗,若再配上画就更美了,又及)

    弟顿首再拜

    己巳初秋书于辽河西畔

    离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1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7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10-04
    87楼 发表于2025-08-28 12:00:46
    冬晨雪晴:

    兄的古文知识真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啊,领教了。

    古人吟诗填词太不容易了,在这么严格的规则下竟能写出那么多传世名篇,不朽大作,难怪说是寻章摘句老雕虫了,甚至为用妥一个字反复推敲,呕心沥血,今人恐怕连一个字的读音是平是仄都搞不清楚吧,也包括我,哈哈。

    而且无论古今,即使熟练掌握了所有规则,也未必能写出一首好诗来,因“诗须别才”也,遥想太白斗酒诗百篇,无怪乎称为诗仙...

     

    兄大才,客气了。我也是年轻时感兴趣简单了解一星半点。古代文人则是必习的功课,尤其唐代诗赋是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从小学习熟能生巧。现代人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即使大学对这些东西也是简单了解即可。

    就我自身来说,本不愿受此约束,向您这样天马行空更好。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荣誉
    2024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5-09-28
    88楼 发表于2025-08-29 16:12:12

    大风兄文采风扬啊,拜读大作~!

    离线 玩乐世界
    四级发帖
    好评
    18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2-10
    最后登录
    2025-10-05
    89楼 发表于2025-08-29 23:00:16

    老哥,我知道你有才,但是不知道你这么有才!

    中初级信誉(2014-7-4提升)
    中级信誉(2015-1-27提升)77/15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