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查看 6856 | 回复 12

    圣宋元宝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18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5-05-09
    最后登录
    2025-08-28
    10楼 发表于2025-06-26 13:58:18
    陕西白菜9: 藏友说的是原母翻铸的情况,母钱翻砂法之所以推广就是因为效率,每次都用原母直翻,那跟生产钱范铸币何异、何谈效率?
    母样钱通过审核以后,重新生产原母,原母翻铸一批母钱,母钱翻铸子钱,这是理想化翻砂铸造。
    实际生产中各铸钱监都会有差别,有的钱监用母钱翻二代母、三代母甚至多代母,再翻铸子钱。那么这个钱监铸币效率极高,原母损耗率极低,所铸子钱自然大小不一,为了基本统一重量,这就需要各钱监宿匠们加厚各级次子钱的厚度、甚至在原料中加
    铅增重。
    因此,母钱翻砂法意义所在就是便于统一管理、极高的提高效率。北宋采用母钱翻砂法是现在的主流理论,考古界只以实物发现为唯一依据,毕竟北宋这么大的铸造量,半个残钱范都没发现,根本不合理。
    至此,世界各国考古界一致认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母钱翻砂法铸币的国家,大约从六朝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北宋是母钱翻砂青铜铸币巅峰,元朝铸钱逐渐没落,清朝中后期则为母钱翻砂黄铜铸币巅峰。
     

    学习了,感谢老哥讲解,这下理解为啥母钱也标准不一的问题,感谢!

    离线 秋水寒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06
    最后登录
    2025-08-23
    11楼 发表于2025-06-26 19:16:22
    陕西白菜9:

    藏友好,看到藏友颇有探索精神,遂与藏友闲聊几句:

    母钱翻砂法铸造的钱币就是这样,正样子钱比同版母钱小,比同版母钱厚,比同版大样小,比同版大样厚。这也是母钱翻砂法铸造钱币有“级次”的原因所在。

    咱们看一组数据:固体铜的密度为8.960g/cm³,铜液密度为8.920g/cm³,青铜也是这么个情况,总重量不变,青铜液冷却后密度变大,体积必然变小,这就是铜冷却会有收...

    理据充分,分析准确,受益匪浅,谢谢了!

    离线 孤旅天涯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2-02
    最后登录
    2025-08-28
    12楼 发表于2025-06-27 09:57:19

    涨知识了

    2020-10-10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