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菜小灰机:学习了,又涨知识了,不过有点疑惑,翻砂法用母钱翻砂,为防止子钱铜缩,不是应该母钱做的厚来让翻砂出来的子钱为正常厚度吗?
藏友说的是原母翻铸的情况,母钱翻砂法之所以推广就是因为效率,每次都用原母直翻,那跟生产钱范铸币何异、何谈效率?
母样钱通过审核以后,重新生产原母,原母翻铸一批母钱,母钱翻铸子钱,这是理想化翻砂铸造。
实际生产中各铸钱监都会有差别,有的钱监用母钱翻二代母、三代母甚至多代母,再翻铸子钱。那么这个钱监铸币效率极高,原母损耗率极低,所铸子钱自然大小不一,为了基本统一重量,这就需要各钱监宿匠们加厚各级次子钱的厚度、甚至在原料中加
铅增重。
因此,母钱翻砂法意义所在就是便于统一管理、极高的提高效率。北宋采用母钱翻砂法是现在的主流理论,考古界只以实物发现为唯一依据,毕竟北宋这么大的铸造量,半个残钱范都没发现,根本不合理。
至此,世界各国考古界一致认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母钱翻砂法铸币的国家,大约从六朝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北宋是母钱翻砂青铜铸币巅峰,元朝铸钱逐渐没落,清朝中后期则为母钱翻砂黄铜铸币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