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15
主题
5451
帖子
6481
积分
个人藏一面晚唐(大约公元9世纪前后)多圈宝相花草叶纹铜镜。多年前购自西安大唐西市。 品相一般。镜体较薄,锡含量较低,含铅较高, 纹饰隐起。晚唐铜镜最鲜明的特征,是从盛唐的“歌舞升平”转向“留白简单”。相较于唐玄宗开元年间那类花鸟蜂蝶簇拥镜体的热闹,此时的镜背常以单鹊、孤雁,简单花饰云纹为主饰,背景也往往仅用寥寥几折枝花孤叶点缀一下,有种恰似江河日下的暮阳景象。 晚唐铜镜多出自江浙的民间作坊,官铸镜很少,锡含量也明显降低,而铅杂质明显增多,敲击声不再清悅如磬,反而沉闷薄如瓦片。工匠们为掩盖铜质粗劣和铜料不足,在纹饰上则玩起了“障眼法”:用细如发丝的简单线刻代替盛唐高浮雕的图案,连最讲究的唐早期鎏金工艺,也已消失。这都在述说,当一个王朝失去对细节的苛求时,衰落灭亡便已早在艺术里埋下了伏笔。
521
5821
6863
太薄和品相一般,到不到唐代也不重要了
此镜晚唐到五代,最晚也应在北宋以前。
有研究价值
440
6816
7699
晚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