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256 | 回复 6

    明清和田玉童子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敬恕斋
    实名认证
    好评
    1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3-27
    最后登录
    2025-07-28
    1楼 发表于2025-05-31 15:30:44

    看明,要什么价兄弟?

    离线 西河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5-10-20
    最后登录
    2025-07-25
    2楼 发表于2025-05-31 22:07:54
    敬恕斋: 看明,要什么价兄弟?

    1.8个

    2018-11-13 转正

    离线 敬恕斋
    实名认证
    好评
    1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3-27
    最后登录
    2025-07-28
    3楼 发表于2025-05-31 23:02:16
    西河: 1.8个

    要的确实不低,这价能买五个!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7-27
    4楼 发表于2025-06-01 00:40:34

    1970-80年代的东西。这种玉童子,拍场见过几千个了,运气好的话能卖中几百美元一个,运气不好的话只能卖一二百美元。年代明清那是人云亦云,大部分是70年代以后的,做摆设或室内装璜零件的。以下知名拍行的,六个成交800美元。
     

     


    yu.jpg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7-27
    5楼 发表于2025-06-01 01:22:24

    任何商品类的东西,生产时都会考虑需求,做出来没人要,谁付工钱和料钱?民国时只有20年代到30年代初是玉雕生产的兴旺期,对内是军阀买,对外是做中国风饰件的配件等。以后打仗等各种原因市场萎缩,从业人员解散。战后香港的玉市出口发展相对较早,但那也要到1970年代初,有不少小型私人作坊形成。大陆的发展比香港略晚,到80年代直至90年代中期是国营单位生产的高峰,比如南方玉雕厂(广州),80年代产量比60-70年代高了10倍,1986-1988年荣登广州市“年创汇百万美元俱乐部”,是广州二轻系统第一个安装中央空调的单位。这些巨量的现代雕件和仿古件,正是占拍市大头的主力军。不是说这些做的不好,而是要对这些数量、选料、风格、底座等有个客观的认识。80年代后制造加工业兴起,国家不重视国营工艺品单位外销了,私人作坊份份兴起,但东西就卖不掉了。因为工艺大师是国策创汇的衍生物,政策走了,对国家贡献没了,“大师”就名存实亡了。

    — 此帖于 2025-06-01 01:32:49 被 1508 编辑过 —
    离线 西河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5-10-20
    最后登录
    2025-07-25
    6楼 发表于2025-06-02 15:05:44

    创汇期的东西与明清件还是不一样的,市场价值当然也是云泥之别。

    2018-11-13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