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請教資深泉友:關於樣錢和普通子錢的關係,泉友說目前沒有一套係統是這樣比較的。這是屬於一個「同宗互證」的方法,通過了解同類錢幣,在鑄造過程中的遺傳關係。只有同一系統的錢幣才能完成。
盡管目前還沒有泉友這樣做,我覺得自己大可以根據鑄造錢幣次序,了解在產生過程中,兩種錢幣有什麼特徵遺傳下來。
從老總樓主的樣錢和普通子錢比較:看它們的的地章和錢文字口,樣錢精整,表面平滑。錢幣應該算是四火黃銅了。
子錢地章有明顯的顆粒,表面粗糙。又子錢穿口放大,可見旁邊高低起伏,好像鋸齒一樣。相信這就是明人說的金背錢和火漆錢的分別了。
我不知道清初鑄造樣錢的要求,是否需要像老總樓主的樣錢一樣高?
希望大家對我提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