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170 | 回复 18

    [欣赏] 古代麻痘阴云下的"疏"愿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涓泉
    正式会员
    好评
    28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9-09-01
    最后登录
    2025-11-23
    楼主 发表于2025-04-05 17:53:39

    QQ20250405-171800_副本.jpg

    麻痘,在清代犹如阴云般笼罩社会。清代医学常将麻疹(麻痘)与天花(大痘)统称为"痘疹",它是由痘病毒类的天花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害人体所发的烈性传染病。发病后通过病毒血症播散到全身,症状表现为初期高热,头、身痛,四五天后颜面及躯干出现丘疹,不久变为水泡、脓疱、浓血泡......由于病情来势凶猛,当时又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故死亡率极高。

    QQ20250405-171600_副本.jpg

    在传染病面前人人平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统统躲不过去。根据史书记载,顺治帝就是得了痘疹而死,而他的14名子女中,近半数也死于痘疹类疾病,其中‌康熙帝‌幼年感染痘疹,痊愈后获终身免疫,但面部因此遗留麻点,得绰号"康麻子",而其继位原因之一也正是"已出痘"的免疫优势。不幸的‌同治帝‌则直接感染病卒,年仅19岁。咸丰因痘疹面部留疤,成为又一位"麻子皇帝"。

    QQ20250405-171822_副本.jpg

    古代人在无解的灾难面前,一般好作压胜物件以祈求度过灾厄,于是这样一件重量16.2克(约合当时半两银锭重量)的银梳形状挂饰就应运而生:其正面刻有“麻痘稀疏”四个字,背面则纂刻精美的花卉图。“梳”与“疏”同音,疏有疏通、分散之意,即希望该病早日消散,应该是当时大户人家所佩戴的护身符。

    IMG_0032.JPG

    IMG_0033.JPG

    IMG_0034.JPG

    IMG_0035.JPG

    对比现代,我们也经历过口罩、健康码、核酸贴纸等等,几年前的恐慌虽已远去,但对健康的珍视、对"疫散人安"的期盼却跨越时空。这枚银梳挂饰如今为我所获,故作此文以分享众泉友-----这不仅是清代工艺的见证,更是一份穿越百年的"抗疫记忆"。

    IMG_0040.JPG

    大吉lee任金龙1911 觉得赞
    1条评分 ,红包+150.00
    园地网络客服 红包 +150.00 优秀文章 2025-04-09 14:12:38
    离线 一线货王
    实名认证
    好评
    3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07-17
    最后登录
    2025-11-26
    1楼 发表于2025-04-05 19:11:50

    通行证出吗?

    离线 看看玩玩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9-14
    最后登录
    2025-11-17
    2楼 发表于2025-04-05 20:03:11

    有意思

    离线 鸿飞碧落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3-05
    最后登录
    2025-11-25
    3楼 发表于2025-04-05 21:52:58

    牛逼

    离线 雨田之泉
    实名认证
    好评
    2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1-14
    最后登录
    2025-11-22
    4楼 发表于2025-04-05 23:19:19

    学习

    身份证信息:雷云 山东省

    离线 zr
    实名认证
    好评
    126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2
    最后登录
    2025-11-26
    5楼 发表于2025-04-06 07:00:34

    真是奇怪现在有些人居然羡慕古人的生活,说什么无污染无公害。他要是真在那个年代,没准都生不出来,或者生出来就嘎了

    2022-06-30 转正
    离线 钱王
    正式会员
    好评
    257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11-12
    最后登录
    2025-11-26
    6楼 发表于2025-04-06 07:09:48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梳和篦一直被统称为“栉”,齿稀者叫“梳”,齿密者叫“篦”。篦子因为中间有篦梁,两侧有篦齿,是古代去痒篦污、疏通经络的工具,古代还把梳理头发的人称为“篦头师傅”。

    2025-01-13 转正
    离线 任金龙1911
    实名认证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3-05
    最后登录
    2025-11-26
    7楼 发表于2025-04-06 09:53:23

    麻豆传媒?

    离线 泼墨煮茶
    实名认证
    好评
    16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0-24
    最后登录
    2025-11-26
    8楼 发表于2025-04-06 11:04:29
    任金龙1911: 麻豆传媒?

    硬了,硬了。

    离线 古币侠
    实名认证
    好评
    33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4-24
    最后登录
    2025-11-23
    9楼 发表于2025-04-06 13:17:31

    麻婆豆腐,简称麻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