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654
主题
12053
帖子
1.5万
积分
钱币收藏至今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但古代只有达官贵人阀门豪族才有这个特权, 一般民众真正涉足这个行业也就是这30多年的事。 虽30多年了, 但普遍在艺术品投资, 钱币收藏上的普通人还是太过稀少。 十几亿人口的基数, 玩钱币,藏钱币,钱币投资的国人远远可能不足美国的一半藏众多。 说句实话, 自感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国人普遍不太富裕, 生活水平限制了普通大众在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加入, 高一点的精神享受消费能力就很难上去。 比如电影票房几百亿, 都是靠刷人头一张票几十块这种低消费水平累积上去的, 消费水准高一点就门可罗雀了。
若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口, 用在艺术品投资上的整体消费还没有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荷兰多。 你在维基百科上搜下全世界的钱币大收藏家, 不是欧美人就是日本人, 几乎找不到一个中国内地藏家的名字。而世界钱币组织和大收藏协会也没有一个是中国的, 深感钱币收藏文化在国内任重而道远啊。 只有普通大众消费能力提上去了, 民众普遍真正腰包鼓起来, 才有真正的大收藏和大投资。
还有一个深根蒂固的原因影响着国人, 就是我们思维里普遍都受几千年传统的 尊权重农抑商 的思维影响颇深, 看不起做生意的人,也不很待见商业,动辄无奸不商, 比如把很多做钱币生意的藏家叫币贩子, 把卖菜的叫菜贩子,把卖车的叫车贩子, 各种贩子。。 。。 这一点与欧美大众普遍尊重商业从业者是不同的。 可能民间大众对生意人的一种固化岐视思维,也是让中国艺术收藏品商业市藏很难进步的原因之一。 比如很多拍卖行, 艺术品平台的决策者, 明知自己从事的事业是合法合规的, 却非得弄得有些偷偷摸摸,畏惧害怕的感觉,让整个市场也莫名的蒙上一层原本就不该有的灰色。
82
342
506
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什么行业好,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的挤进来,坑碰拐骗。钱币收藏就是这样被玩坏的,银元的群众基础多好,现在搞的没有盒子谁也不敢买,加个盒子,价格翻了几倍,大把的钱被外国人赚去了,国人的几个评级公司,全都是利益小团体,连自己人都不相信。
身份已验证:马丽 安徽合肥
钱币天堂来的: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什么行业好,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的挤进来,坑碰拐骗。钱币收藏就是这样被玩坏的,银元的群众基础多好,现在搞的没有盒子谁也不敢买,加个盒子,价格翻了几倍,大把的钱被外国人赚去了,国人的几个评级公司,全都是利益小团体,连自己人都不相信。
或许这就是一种内卷文化。 我在欧洲游过一段时间, 去过德国, 法国, 英国,荷兰的很多艺术品收藏市场。 他们的买家卖家契约精神确实比我们要好, 买了就买了, 卖了就卖了,双方尊守诚信和平相处, 不像我们买与卖翻脸都很快。 国内钱币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有法规上的不稳定, 有艺术品平台和评级公司的不稳定,更有更多藏家和艺术品商家的情绪不稳定,很多规则契约说变就变, 翻脸像翻书一样,让很多收藏者内心也害怕和恐惧。 这点与欧美相对于稳定化和守契约的商业精神是有很大差别的。
欧美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还是基本遵循着几百年来这个行业很多不变的规则, 特别是契约精神, 因而交易稳定藏家众多。 而我们却把艺术品市场做成了卖卫生纸生活杂件的拼多多,把交易古件文化当成了买厕纸,而且规则三天两头的快变,让市场动荡不前。
08年之前中国的收藏品市场一直是稳定健康的,08年以后,国家发行大量货币,什么牛鬼神蛇都进入艺术品市场想捞一把。买的卖的如雨后春笋一样,开店的,自由交易的,炒作的,囤货的,贷款买的,摆地摊的,乱七八糟的人都玩钱币,从此以后钱币变成了金融品,不再健康稳定增长,反而变成是起起落落,尔虞我诈的市场。
331
13698
1.4万
当年邮市就是这样走到今天的
而且现在的问题是评级币一些玩家不认可, 裸币也不认可。 都不认可还有什么玩的。 市场普遍缺乏信任, 再加上一些有心者整天故意鼓吹假货满天飞, 让整个市场一塌糊涂。
对于国内的评级公司大多数目光不够长远,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各评级公司大量制造假货遍地的信息,以为这样可以获利丰满让藏家纷纷送评, 却不知道这也是在自绝活路。 当整个艺术品市场因不信任崩塌,当越来越多的藏家被搞得评级币裸币都不信任后, 这些评级公司也会随之而垮台,整个钱币收藏市场也就没救了。 唇亡齿寒, 很多中国人几千年了, 还是不能了解当中的真谛。
537
2704
3781
唱衰或唱好,都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