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3331 | 回复 86

    [讨论] 漫谈北宋铜钱同版大样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bajie2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10-08
    最后登录
    2025-07-01
    50楼 发表于2024-12-03 02:14:17

    快到2.7了。

    IMG_5077.jpgIMG_5078.jpg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0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7-09
    51楼 发表于2024-12-03 08:37:11
    bajie2:

    快到2.7了。

    广草观大样,新谱6382号,六级。

    离线 golden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10-21
    最后登录
    2025-07-08
    52楼 发表于2024-12-03 11:36:45

    好文,好好学习!

    离线 bajie2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10-08
    最后登录
    2025-07-01
    53楼 发表于2024-12-03 20:32:26
    大风起兮:多谢。我得弄一本新谱了。
    离线 撒维傲拉
    九级发帖
    好评
    7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8-20
    最后登录
    2025-07-08
    54楼 发表于2024-12-05 10:42:23

    认真学习  点赞支持

    离线 老刘鉴赏
    实名认证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03-29
    最后登录
    2025-07-08
    55楼 发表于2024-12-06 14:57:50

    学习,大风兄好文

    离线 石山泉
    正式会员
    好评
    1170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2-04
    最后登录
    2025-07-09
    56楼 发表于2024-12-08 14:57:29

    宋钱以重量为准,基本是称重货币,重量大是良币,相对重量轻是劣币,不是以大小为论,不要以今人的喜好定论

    2022-04-24 转正
    离线 陕西白菜9
    二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4-26
    最后登录
    2025-07-03
    57楼 发表于2024-12-08 16:19:53
    石山泉:

    宋钱以重量为准,基本是称重货币,重量大是良币,相对重量轻是劣币,不是以大小为论,不要以今人的喜好定论

    本来大风老师的文章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但是看到藏友的回复,在下还是忍不住反驳一番,还请藏友多担待!

    您觉得是对于古人日常使用,是尺寸大容易辨识面值,还是稍重一点容易辨识面值呢?

    一斤青铜必须铸造多少枚古钱币,母钱翻砂可以控制一个批次的尺寸,但是不能完全控制上下砂型合在一起的严密性,缝隙大就厚一些,缝隙严密一些就薄一些。

    铸好一批钱了,还要把厚的那些挑出来,匀一匀,确保每贯钱重量基本一致,这都有专门人员分工处理的,铸钱工匠只管铸钱。

    同一批次过厚过重的钱币基本都属于操作失误,是不合格的次品而已!

    所以同一级次的子钱,尺寸基本一致,厚度稍不同导致重量略有差异,这都不是事!

    高级次母钱铸大样,正样母钱铸正样,以此类推。

    一批批的母钱铸造下来,当然越铸越小,尺寸越大,说明级次越靠前嘛!

    当然了,为了保证小样、正样、大样重量不至于相差过大,所以铸小样时一般合砂型的缝隙特意大一些,这也是小样一般比正样、大样厚一些。

    尺寸是最直观的,对于古人,尺寸说明面值,对于今天的藏友,尺寸有助于区别母钱、大样、正样、小样。

    现代纸币也是尺寸区别面值,不是吗?

    宋朝不是以物易物的年代了,国家币值规格很严,如果只管重量,何须铸钱,弄一些铜块铜疙瘩不就可以了?

    随便说说,哈哈!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0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7-09
    58楼 发表于2024-12-09 09:55:15
    石山泉:

    宋钱以重量为准,基本是称重货币,重量大是良币,相对重量轻是劣币,不是以大小为论,不要以今人的喜好定论

     

    哈哈,老哥开玩笑的是吧?

     

    1.宋钱按文、百(陌)、千(贯、缗)计值。并且实行省百制度。《宋史食货志》有记载“自唐天祐中,兵乱窘乏,以八十五钱为百。后唐天成中,减五钱,汉乾祐初,复减三钱。宋初,凡输官者亦用八十或八十五为百,然诸州私用则各随其俗,至有以四十八钱为百者。至是,诏所在用七十七钱为百。”所以宋钱不是称重的。实际上自有铸造铜钱以来就不是称重计值了。宋代还有折钱,大多没有铸面值,只能按大小区分,当然我在这里说的是同版大样,和折钱面值没有关系。

     

    2.古代铸钱,因铸造工艺关系,重量难以统一。清代《大义觉迷录》也有记载:“盖即一板之内,所铸二枝之钱,下沉者必重,在中者适均,在上者必轻,而字画亦因之而不能一式完美。此从来铸钱皆然,非独今日之雍正钱为然也。”所以,同一版钱铸成后一定是有轻有重,不能以此衡量良币或劣币。衡量良币劣币是个大问题,需要结合当时经济背景、铸造成本、通行情况判断,往往是一个时代内的情况,不可能在同版当中区分。

     

    3.本文起因是有泉友将同版大样当成母钱,因此我将同版大样的客观存在情况做个分析。通过客观存在的情况探索规律,结合实物规律推论成因,旨在为泉友提供一点资料。

     

    哈哈,本不想回复了,想想还是说说吧,必定每个人认知程度不一,有时候看到一句玩笑话误导很多年。

    在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0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4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7-09
    59楼 发表于2024-12-09 09:55:53
    陕西白菜9:

    本来大风老师的文章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但是看到藏友的回复,在下还是忍不住反驳一番,还请藏友多担待!

    您觉得是对于古人日常使用,是尺寸大容易辨识面值,还是稍重一点容易辨识面值呢?

    一斤青铜必须铸造多少枚古钱币,母钱翻砂可以控制一个批次的尺寸,但是不能完全控制上下砂型合在一起的严密性,缝隙大就厚一些,缝隙严密一些就薄一些。

    铸好一批钱了,还要把厚...

     

    哈哈,有劳兄弟打了这么多字,谢谢啦。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