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755
主题
23631
帖子
2.7万
积分
清代、著名道口锡器作坊、当时为达官显赫订制锡器、工匠大师记忆精湛、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工艺精湛高超、所受上层人士追捧、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大东关的马氏家族“道口锡器”被列入“道口镇名贵特产”名录中。 《滑县志》1958年记载:“清乾隆年间,山西洪洞县刘老艺人流转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生意日盛,距今已有200余年”。后来,他广收学徒,首先将技术传给其同乡,继而传给道口人马老体、城关人张尚义。据《马氏家谱》记载:十七世马利安,号老体,年轻时从师“同太”号锡店刘老艺人。后来,马老体又将手艺传给下代,使道口锡器店日渐增多。据19世纪30年代统计,道口锡器店仅顺北街就有9家,艺人达130人以上。生产规模较大而有名望的有“聚盛锡店”、“兴盛锡店”和“同兴锡店”。大锡店年产锡器约2500公斤,小锡店年产锡器约1500公斤。其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打“点铜”字号。 道口锡器主要以广锡为原料。其品种有茶器(茶壶、茶碗、茶盘),酒器(酒壶、酒杯),祭器(香炉、烛台),生活用具(盅碗、调羹、锡灯、汤壶),装饰品(花瓶、鸭池、鱼池)。所做锡器有的刻花,有的无花,制作精巧,美观耐用。其“白如银,明如镜”,有六大突出特点:泡茶烂,且增香味;长期装酒,酒味不夺;放于潮湿之处,色质不变;质量坚固,不易扁碎;使用日久,声仍宏亮如铜;若年久略失光泽,用生白布擦之,仍复如新。它物美价廉,畅销国内外。1933年《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八期刊登的《豫北道上》记载:“最地道而又最为远近知名”的道口点锡,“以官称论价,有花的每斤一元六角,无花的每斤一元四角六分”。凡至道口的游人,“吃烧鸡,买锡器,殆多不肯交臂失之。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为外处馈送之资”,“有的官员还特意购买点锡品进于皇上”。 道口锡器又名点锡或点铜,在我国近代史上影响比较大,驰名于世。1915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会上展出,1930年又展出于北京全国土特产展览会。1975年点锡老艺人李祥深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美术代表会,受到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后又多次到北京、广州和省、地区出席座谈会及出口商品展销会,展出的产品受到国内外欢迎。还曾作为河南省名贵特产和著名传统产品编入地理教科书和《中国地图册》。
12
继续
继续...
走着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