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好,各位泉友好:
我是一个宽永通宝钱母钱的爱好者,宽永、文久、天保都是日本古钱,有者共同之处。
日本钱是受中国古钱影响而诞生的,工艺也是师从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钱薄,文字纤细。也是这两个特征,导致雕母制作比较困难。所以日本早期的雕母都是红通质的,红铜质软,相对容易雕刻。明和中后期才有有了黄铜雕母。由于制作难,字口纤细,稍微磨损就会影响使用,为了减缓雕母的摩耗,不得已采取了锡母工艺。
锡是软质金属,流动性好。另外锡金属的铸缩率也是极小的。这些特性,能保证锡母最大限度的还原雕母。
另外不是所有的日本钱都是锡母工艺,有锡母工艺的钱座并不多,直到金座(负责天保钱和小平铁钱)收回铸币权后(明和后期),锡母才较大范围的推广。后来银座设立开铸四文钱(水波纹),银座的一开始并不掌握锡母工艺,或者说技术不成熟。一度被认为是没有锡母技术的。
关于锡母,日本人认为造假比较容易,市场上假锡母也的确很多,所以追捧的并不多,价格也相对较低。
另外,日本母钱存世量大,其实是一个错觉。存世量大的无非是小菅,背千,背久之类的,其他的都是很少见的,前几天日雅成交一个背文母钱,我追到48玩日元退出,最后成交价67万日元,约合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