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古玩这个行业自古就是真假并存,靠眼力吃饭。
你觉得是大开门,他觉得是高仿,你觉得价值千金,他觉得一文不值。
你认为盒子上写着仿就是假货,他觉得评级的水平不够捡漏了。
反而是现在的盒子币,美上美极美,80、85、88
把古玩搞得像工业量产的标品一样。
请问一枚字口清晰规整的黄鱼顺治价值多少?
你觉得150可以了
我就瞅它有眼缘心头好我出1000你管着么?
古钱币传承有序,收藏者也历经磨砺。
请问所谓各大公司的评级师,就是鉴定真伪的终结者么?
他们的水平会超出经验丰富的藏家么?
在园地二十年了,还真没见哪个大咖去做评级师,
也没见哪个老藏家去折腾什么盒子,
那是什么人在做评级师?就那么回事儿吧。
看看就好,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