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7044 | 回复 9

    侍女图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岁月松风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楼主 发表于2024-07-24 22:03:56

    材质白铜,年代明清,直径4厘米+,厚约2毫米。圆边圆穿,两面阴刻侍女图,一面似侍女赏梅,另一面具体寓意不明,似乎非常少见,如图:


    1721829833225.xfile.jpg
    1721829833469.xfile.jpg
    1721829833770.xfile.jpg
    复古风 觉得赞
    2022-07-16 转正
    正式会员
    好评
    31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06-24
    最后登录
    2025-08-02
    1楼 发表于2024-07-25 17:28:23

    银还是白铜?

    2022-11-04 转正
    离线 岁月松风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2楼 发表于2024-07-25 18:56:46
    思念让旧情有余温: 银还是白铜?

    友好,我看白铜,非银。                                             借友回复一栏发表下自己查询网络所得的一些新看法:此币一面为两妇人形象,左侧妇人怀抱幼童,右侧妇人做捋胳膊挽袖子状,似在点明此时的场景典故:“两妇争子”。而“两妇争子”故事来源于元代李潜夫所做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李潜夫,字行道,一作行甫,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他是元代作家,生卒年不详。

    当时绛州治所在今新绛县东北,属晋宁路(即平阳),李潜夫为元曲平阳七大家之一。贾仲明著的《录鬼簿》中,称他为“绛州高隐”。他一生未仕,隐居乡间,过着恬淡清苦的生活,整天掩门读书写作,寄情于青山绿水。

    李潜夫精心编写的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被选入《世界戏剧》一书,并由英国伦敦阿普尔顿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描写了包拯断狱的故事,剧情为富翁马均卿娶妾张海棠,生有一子,马妻与奸夫合谋毒杀亲夫,反诬海棠,并欲夺其子为己子,海棠被判死罪。后来包拯推详案情,知有冤弊,便亲自鞫问,用石灰在小儿周围画一圆圈,令马妻和海棠对拽,谁能拽出孩儿,就是亲生母亲。海棠因恐伤害儿子,不忍使力;马妻却悍然不顾,将儿强行拉出。包拯由此断定小儿为海棠亲生,并昭雪了她的冤枉。该剧戏剧性很强,表现决疑断狱颇合情理,突出了包公明断是非的智慧,同时也对倚强凌弱、欺诈浇薄的社会风气以及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

    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便是根据李潜夫原作改编而成。《灰阑记》在海外有多种译本,其传播广泛,对世界戏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721905004264.xfile.jpg
    2022-07-16 转正
    离线 可爱哆
    实名认证
    好评
    4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3-19
    最后登录
    2025-04-18
    3楼 发表于2024-07-31 21:39:14

    银无疑

    离线 泉拳
    论坛版主
    荣誉
    2024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7-05-08
    最后登录
    2025-07-28
    4楼 发表于2024-08-01 14:51:44

    民国手刻银花,看工艺不似银楼工匠所刻,可能为民间戏作。

     

    正面:喜生贵子。右面的产妇刚刚诞下一子,疲惫之余露出欣慰的微笑,左侧的接生婆露出欣喜神色,抱着孩子对产妇说:是个带把儿的。

    背面:梅开二度。依然是同一位产妇,坐在右侧欣赏梅花,左侧梅花开了两朵,寓意“梅开二度”,含蓄地表达,又生了一个孩子。

    离线 岁月松风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5楼 发表于2024-08-01 19:59:34
    可爱哆: 银无疑

    谢谢指点

    2022-07-16 转正
    离线 岁月松风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6楼 发表于2024-08-01 20:01:20
    泉拳: 民国手刻银花,看工艺不似银楼工匠所刻,可能为民间戏作。
     
    正面:喜生贵子。右面的产妇刚刚诞下一子,疲惫之余露出欣慰的微笑,左侧的接生婆露出欣喜神色,抱着孩子对产妇说:是个带把儿的。
    背面:梅开二度。依然是同一位产妇,坐在右侧欣赏梅花,左侧梅花开了两朵,寓意“梅开二度”,含蓄地表达,又生了一个孩子。

    多谢版主详细解说,又增长了一些知识

    2022-07-16 转正
    离线 金如意
    论坛版主
    荣誉
    2015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3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5-08-02
    7楼 发表于2024-08-01 21:08:44

    日为正,表现是夫妻携子天伦之乐状,右人半袖头巾应为男性.
    月为背,宋元时流行冷月照梅暗香清(梅梢月)的题材做装饰,意为高雅. 明清时又指安顺梅氏宗族文化繁衍意义的梅月双清.右男子又插枝梅花在头巾,可能在学陆游"梅花乱插乌巾香"吧,不失高雅的诙谐.

    1条评分 ,好评+1
    泉拳 好评 +1 金版主雅鉴~ 2024-08-02 10:22:52
    离线 岁月松风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8楼 发表于2024-08-04 23:11:15

    老师此处点评引经据典,细细品味顿感诙谐生动有趣;观察细致入微,旁征博引,切入点别开生面,有耳目一新之感!学习了!

    2022-07-16 转正
    离线 岁月松风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9楼 发表于2024-08-04 23:11:23
    金如意: 日为正,表现是夫妻携子天伦之乐状,右人半袖头巾应为男性.
    月为背,宋元时流行冷月照梅暗香清(梅梢月)的题材做装饰,意为高雅. 明清时又指安顺梅氏宗族文化繁衍意义的梅月双清.右男子又插枝梅花在头巾,可能在学陆游"梅花乱插乌巾香"吧,不失高雅的诙谐.

    老师此处点评引经据典,细细品味顿感诙谐生动有趣;观察细致入微,旁征博引,切入点别开生面,有耳目一新之感!学习了!

    2022-07-16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