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 转到
    查看 31031 | 回复 26

    X博评级展示页面“XX授权单位”等内容的探讨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晨曦慕雪
    三级发帖
    好评
    13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9-21
    最后登录
    2024-12-02
    20楼 发表于2024-06-17 09:53:22

    围观

    离线 泉林漫步
    四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1-12
    最后登录
    2025-11-01
    21楼 发表于2024-06-18 06:34:08

    这个文物鉴定委员会的简称纯粹是模糊概念,简称也不是这样简的,至少要带上鉴定委员会的名字,北京两个字能省略吗?

    离线 golden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10-21
    最后登录
    2025-11-12
    22楼 发表于2024-06-19 14:33:41

    不怎么玩盒子币的

    — 此帖于 2024-06-19 14:34:18 被 golden 编辑过 —
    离线 刘国光
    保证金用户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12-31
    最后登录
    2025-11-14
    23楼 发表于2024-07-12 16:26:27

     

    丢包

    离线 刘国光
    保证金用户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12-31
    最后登录
    2025-11-14
    24楼 发表于2024-07-29 22:49:03

    确实真的--

    离线 大海龟
    正式会员
    好评
    4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11-29
    最后登录
    2025-11-13
    25楼 发表于2024-08-02 12:33:13

    汉朝自刘邦开国以来,大封诸侯王,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经济相对独立,形成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特别是吴、楚、齐等国,势力越来越大,对西汉政权的稳定带来很大隐患。因此,从汉文帝开始,就不断有朝臣提出削藩,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策略,但没有引起文帝的足够重视。

    到汉景帝时,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晁错出场,再次提议朝廷削藩,并上疏《削藩策》,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书》)意思是早削晚削,诸侯都得反,早削的话,诸侯王反得早,但准备不充分,祸乱小;削得晚了,等诸侯王们准备充分了,虽然反得晚一些,但祸乱更大。

    景帝最终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在抓住楚王、赵王、胶西王等几个诸侯王的过错,顺利削掉其部分封地后,准备向势力最强大的吴国开刀时,吴国联合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等六国一起发动叛乱,终于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兵,进攻朝廷。

    为了平息叛乱,景帝先是听从朝臣袁盎的建议,腰斩了筛议削藩的晁错并诛其九族,但叛乱并没有平息,最后只好派出大将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镇压,几乎倾尽全国之力,历时三个月,才将七国之乱平息。

    七国之乱的平定,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西汉政府各诸侯国的封地隐患问题,但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汉景帝借机剥夺了诸侯国的部分政治权力和管理权限,诸侯国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为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诸侯国问题创造了条件。

    晁错提出《削藩策》,引发七国之乱,虽然使朝廷付出了代价,但从当时的形势和削藩效果看,晁错无疑是大大的功臣,但他却落了个被诛九族的结局,实在是死的冤枉,死的悲惨,后世史家、学者无不为之叹息。

    正式会员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4-24
    最后登录
    2024-11-15
    26楼 发表于2024-08-02 16:06:21
    大海龟:

    汉朝自刘邦开国以来,大封诸侯王,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经济相对独立,形成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特别是吴、楚、齐等国,势力越来越大,对西汉政权的稳定带来很大隐患。因此,从汉文帝开始,就不断有朝臣提出削藩,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策略,但没有引起文帝的足够重视。

    到汉景帝时,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晁错出场,再次提议朝廷削藩,并上疏《削藩策》...

    嘿嘿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