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放快递柜?
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与对策
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与对策涉及多个方面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2
现状:
配送难度:最后一公里配送指的是从物流分拣中心到客户手中的这段短距离配送,虽然距离短,但却是整个物流环节中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接触的末端环节,意义重大。
存在的问题:
村落布局分散、客户群体单一、农村快递业务量小,导致进村成本过高。
网点建设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客户需要在乡镇自营店自取或由工作单位代收。
新规实施后,快递企业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末端服务设施,这给快递员和快递公司带来了挑战。
高校快递业务面临市场门槛低、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和服务流程、专业性不强等问题。
对策:
整合资源:建议整合快递资源,统筹建设快递进村网络,推进融合发展,例如通过搭建第三方平台、建立乡镇微型物流园和村级快递服务站等方式。
政策支持:对进村的快递企业在运费、站点建设及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参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物流企业扶持优惠补贴政策。
提升服务标准:国家邮政局就《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末端投递服务规范,规范快递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投递标准。
技术创新:使用智能语音及提供小程序选项前置等方式,提前让消费者选择配送方式,减少一线快递员的压力。
发展集聚效应:发展具有集聚效应的大型物流仓储基地,结合土地资源、城市交通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完善城市布局。
创建“绿色快递专车”机制:以应对“最后一公里”的通行难、停靠难等问题,根据快递货运路况,研究确定适用城际和城市快递服务的不同准用车型。
综上所述,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现状涉及多方面的挑战,包括配送难度、成本考虑以及服务标准的提升等。对策则从整合资源、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发展集聚效应和创建“绿色快递专车”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