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2279 | 回复 8

    [欣赏] 永历折二篆书7.7克特重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WLP19920801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6-09
    最后登录
    2024-06-25
    楼主 发表于2023-12-13 19:42:54

    身份已验证:吴立平   四川荣县

    正式会员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16
    最后登录
    2024-06-26
    1楼 发表于2023-12-13 20:32:47

    差1克2克的没什么意义,品相好配厚重是锦上添花

    离线 WLP19920801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6-09
    最后登录
    2024-06-25
    2楼 发表于2023-12-13 22:21:57
    莱西小年轻:

    差1克2克的没什么意义,品相好配厚重是锦上添花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玩重量重的啊,尤其是这种重的没朋友这种。

    身份已验证:吴立平   四川荣县

    离线 rabjohannes
    正式会员
    好评
    9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4-29
    最后登录
    2024-04-15
    3楼 发表于2023-12-14 02:16:51
    WLP19920801:

    不是机制币,不是版别问题,在钱币学上确实没啥大意义。卖钱,比重那些另说

    2023-02-14 转正
    离线 WLP19920801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6-09
    最后登录
    2024-06-25
    4楼 发表于2023-12-14 20:00:38
    rabjohannes:

    不是机制币,不是版别问题,在钱币学上确实没啥大意义。卖钱,比重那些另说

    钱币重量怎么没意义了,可以研究当时钱币的铸造工艺,并不只是多卖价钱,那古钱币还分版别厚度尺寸,那也是为了多卖钱?

    身份已验证:吴立平   四川荣县

    离线 rabjohannes
    正式会员
    好评
    9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4-29
    最后登录
    2024-04-15
    5楼 发表于2023-12-14 20:08:00
    WLP19920801:

    那你可以说说,这钱过重是偶然现象还是某种版式的必然现象,是翻砂的哪一步必然导致还是工匠偶然导致过重?

    2023-02-14 转正
    离线 WLP19920801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6-09
    最后登录
    2024-06-25
    6楼 发表于2023-12-14 20:56:40
    rabjohannes:

    那你可以说说,这钱过重是偶然现象还是某种版式的必然现象,是翻砂的哪一步必然导致还是工匠偶然导致过重?

    钱币过重是偶然现像啊,铸造的时候沙箱没合严密就会厚,跟铜质好坏密度,流通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身份已验证:吴立平   四川荣县

    离线 rabjohannes
    正式会员
    好评
    9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4-29
    最后登录
    2024-04-15
    7楼 发表于2023-12-14 21:15:57
    WLP19920801:

    我的意思就是偶然现象导致的过重在钱币学上没太大意义,他那不是官方政策改重或者版式变化铸局特色导致的过重。你那直径再压一下,甚至可以叫永历折三篆书了。

    2023-02-14 转正
    离线 WLP19920801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6-09
    最后登录
    2024-06-25
    8楼 发表于2023-12-14 21:51:05
    rabjohannes:

    我的意思就是偶然现象导致的过重在钱币学上没太大意义,他那不是官方政策改重或者版式变化铸局特色导致的过重。你那直径再压一下,甚至可以叫永历折三篆书了。

    好的,主要是大家喜欢才有意义,钱币厚重大肯定比轻薄小好啊,从收藏和审美的角度大家都喜欢前者。

    身份已验证:吴立平   四川荣县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