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版主,看到论坛帖子3天就上了200楼首先是件高兴的事,说明有了气氛,再要感谢古魂版主跟隆泉老版主对我的关注与建议,也相信大家都在等着看我的回复,其实我也在等,我想等或许能有些建树改变我认知见识的人,遗憾的都是些带节奏的。
好了,回归正题,想了想大家会对此钱产生疑惑也不奇怪,必竟此钱能看图识货的人是需要一定专题水平的,尤其我拍的图确实有点随意,虽然也有像3楼跟13楼这样的泉友一眼就能看出端倪,但一定还有更多的泉友是不太明白的,好在这对拥有足够专业水准的园地鉴定委员会而言不是什么大问题。
从这个帖子里面看到了不少泉友是真心想学习的,这也是我的初衷。为此我再补充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第一组是这个钱在平台原始的拍卖图,第二组是评级公司的存档图,第三组是我新拍的清晰图,第四到七组图是收集了拍卖平台上的10枚边道同版同模子钱与本帖母钱(各组第一枚)的对比图。以资料相对丰富的华夏拍卖记录统计,湖南版利用单点通竖一分上拍共有370枚次左右,扣除重复至少有300枚左右,而边道有各种或大或小明显铸坑的至少140枚次,差不多占了四成,可以说明这是湖南这一路钱局铸造三藩大钱的普遍工艺特征,一般来说,铸造缺陷是随机的,而出现这么多的同版同模子钱,说明一定有对应的母钱,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可能有人会说是同模假,那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同模真钱只会更多,因为这是翻砂铸造的基本原理,而在统计的300多枚里就本帖这一版边道版模的就有15枚,比例也不算低。比较母子差异,除了铜质与工艺精度、形制特点在图上可以明显的分辨出来,就是客观的数据,370枚次中除了本帖母钱直径最大可到43.1,另有一枚最大到42.6+,也是5年前我的旧藏,此钱除了尺寸大,文字犀利,穿口精修,边道也有铸坑铸纹现象(不是一个版模),以前认为这钱可能会有性质,琢磨了两年,没怎么找到系统代表性的同版同模子钱,再加上钱体有些缺陷,也就出手了,然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有泉友跟我咨询一枚利用钱,认为有母钱性质,反应过来其实就是我的那一枚,因字根的积垢被清理后显得更为犀利,见第八、九图。另外的300多枚利用一分没有一枚子钱最大直径能过42.5的,90%以上小于42。有泉友对比了天眷堂的利用母钱,其实我最早的帖子上就已经有了,见第十图我又重新做了清晰图对比,天眷堂这枚母钱的直径42.8,早两年我曾持保留意见,前年实物上手后可以确定,也帮天眷堂做了认同备书。










发这个帖子不是要炫耀什么捡漏或贬低谁的水平,术业有专攻,平台也好,评级公司也好,各有各的长处,就个人观点,目前值得信赖的三个平台,园地是最严谨的,华夏是最规范的,轩德是最努力的。本想以这个帖子的例子告诉大家,知识的重要性,在古物面前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是不是伯乐就看你了。希望大家都能以善良的角度去思考。
另外,讲到帖子的加亮加精,发帖与管理帖子是园地版主最基本的日常工作职责,只要版块内有质量、有学术价值的帖子,不管是谁发的,都有责任与义务操作,我也是向前一年度本区的优秀版主金刀客学习,身为版主,以身作则。多发一些有教学意义的帖子,只有敢担当才会敢面对。像笔画泉友的帖子也一直有古魂版主在第一时间加亮加精,不是一个道理吗?况且假如我操作的不对或者不好,园地管理层绝不会置之不管。既然大家来到园地,相信都是信任这里的。再说发帖,最近几年并不像以往那么高的频次,一般相对普通的钱币我手上不会少,自认为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大家看到我发的可能多是比较特殊或珍惜的品种,难免有些人会不解,而且有些东西确实脱离群众有点远,也当自我检讨一下吧。
最后,还是劝说下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不要不分是非对错只图一时之快,随波逐流,平台是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但也要有底线,一言一行留点余地,口下积德,多存善念,也有福报,相信若干年后还是有不少人会再回过头来翻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