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查看 22460 | 回复 13

    **浅谈古泉的金属工艺学**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giboss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6-07
    最后登录
    2024-05-28
    10楼 发表于2023-08-21 22:29:00
    tjgd:

    天工开物关于铸钱记载: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鎈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鎈,后鎈平面则逐一为之。 钱币铸造后对钱币边沿和面进行磨锉,不是用淬火去除氧化。 如果铜钱制作有淬火回火这么重要的工艺,史料不会没有记载。当然个别现象除外,总体上铜钱是没有淬火回火工艺的。

    天工开物记载的是明代后期铸钱工艺,黄铜钱不需要退火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6-03
    最后登录
    2024-04-21
    11楼 发表于2023-08-22 18:05:44
    小熊波波夫: 对于第1条,四火工艺,并非所有古泉都采用。但是很多精品古泉一定使用过。首先是"淬火",古代存在使用桐油,动物尿液,井水,雨水(无根水),进行钱币淬火的案例(如,开元,乾元,王莽古泉),用以提高钱币本身的硬度。"回火"是用以消除淬火应力的步骤,那些地章出现暗裂纹的古泉往往是回火不到位引起的。"正火""退火",也是为了提高钱币材质物理特性的金属工艺,多见于大钱,让钱文保存的更久。
    对于第2条,很多宋代古泉使用较多(大观折十,崇宁折十等),根据现代仪器分析表明,宋代古泉脱模剂,黑色的那种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古代称作黑石粉。以前很多人认为是"碳粉",虽然成分一样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熔点也不同。石墨熔点高达3600度+,而且自带润滑特性。
    对于第3条。很多钱树上出来的古泉要经过剪切,修剪浇注口来批量生产。(多见于小平钱,小尺寸当制钱)
    对于第4条。浇铸成品,需要冷却来散热。常采用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进行批量化散热。
    对于第5条,旋边工艺是为了修整外缘(非边道),往往会形成一圈圈的线条。常见于贵局大钱。
    对于第6条,为了特殊庆典效果而使用的一种工艺,一般是用水银进行鎏金。(如鎏金开元)
    对于第7条,古人使用的是一种近似"铝热反应"的方式对批量生产的古泉,特别是一些大钱进行修补处理以提高成品数量。当然还有部分异形古泉,如后期的"金错刀""契刀五百"(前期的是一体范制成型),那些大量完整的刀头,或者刀身就是这么来的。一体成型的由于成本高,数量相对较少。
    对于第8条。这个概念是一种金属冷加工的方法,用以提高钱币的力学性能。以及获取极高精度的批量钱币,如江淮钱监那批乾元折十,边道极其工整,批量直径甚至不超过0.02mm,已经达到部分现代金属加工的高度了。
    对于第9条,那是古代铁钱的金属工艺。用以获取耐用的铁钱。常用的是草酸和磷酸盐。古代,马楚铁钱和宋代四川铁钱比较出名,并不是说这里铁矿多,铜矿少,而是因为四川与湘西的磷矿和盐矿全国第一,适合批量化的铁钱生产。真品铁钱,如"乾封泉宝","淳熙元宝"等,外面都有一层黑色的保护层包浆,就是酸洗磷化的结果。自贡井盐和金红磷矿古代就是很有名的。

    解析透彻,有心了,感谢分享

    离线 小航
    实名认证
    好评
    3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1-28
    最后登录
    2024-05-31
    12楼 发表于2023-08-25 01:46:19

    淬火?钱币需要淬火吗?有金相图的支持否?

    2023-05-07 转正
    离线 风轻云净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1-26
    最后登录
    2024-01-08
    13楼 发表于2023-08-26 11:19:20

    钱币这种小件加上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没必要淬火,甚至回火+时效都没必要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