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2479 | 回复 13

    **浅谈古泉的金属工艺学**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一级发帖
    好评
    2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5-22
    最后登录
    2024-02-24
    楼主 发表于2023-07-24 15:50:44

    古泉的制作工艺博大精深,范制或翻砂,手雕,破碎,熔化,浇铸,打磨,是目前泉界基本上公认的基础工艺,但是这样的记载远远做不到制作成精美绝伦的古泉,缺少了很多环节,导致仅仅依靠这几个工艺步骤,制作出来的都存在"火气重","颜色不正","文字变形"……现代大学里有一门专业叫材料科学与金属工艺学。和这个专业的学生或者老师交流,就可以发现很多古代钱币缺失的工艺步骤。当然,并非历朝都是同样的工艺。只有把这些缺失的工艺步骤补全才能读懂古泉加工的本质。从历代古泉存世品特征上可以读出一些普通人不知道的工艺:1.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简称四火)。2.脱模剂的制作与使用。3剪切,4冷却,5旋边,6鎏金\鎏银,7焊接,8冷拉,9酸洗+磷化。


    89613.jpg
    56038.jpg
    44928.jpg
    37802.jpg
    渔舟晚唱子非我 觉得赞
    一级发帖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5-22
    最后登录
    2024-02-24
    1楼 发表于2023-07-24 15:51:17

    对于第1条,四火工艺,并非所有古泉都采用。但是很多精品古泉一定使用过。首先是"淬火",古代存在使用桐油,动物尿液,井水,雨水(无根水),进行钱币淬火的案例(如,开元,乾元,王莽古泉),用以提高钱币本身的硬度。"回火"是用以消除淬火应力的步骤,那些地章出现暗裂纹的古泉往往是回火不到位引起的。"正火""退火",也是为了提高钱币材质物理特性的金属工艺,多见于大钱,让钱文保存的更久。 对于第2条,很多宋代古泉使用较多(大观折十,崇宁折十等),根据现代仪器分析表明,宋代古泉脱模剂,黑色的那种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古代称作黑石粉。以前很多人认为是"碳粉",虽然成分一样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熔点也不同。石墨熔点高达3600度+,而且自带润滑特性。 对于第3条。很多钱树上出来的古泉要经过剪切,修剪浇注口来批量生产。(多见于小平钱,小尺寸当制钱) 对于第4条。浇铸成品,需要冷却来散热。常采用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进行批量化散热。 对于第5条,旋边工艺是为了修整外缘(非边道),往往会形成一圈圈的线条。常见于贵局大钱。 对于第6条,为了特殊庆典效果而使用的一种工艺,一般是用水银进行鎏金。(如鎏金开元) 对于第7条,古人使用的是一种近似"铝热反应"的方式对批量生产的古泉,特别是一些大钱进行修补处理以提高成品数量。当然还有部分异形古泉,如后期的"金错刀""契刀五百"(前期的是一体范制成型),那些大量完整的刀头,或者刀身就是这么来的。一体成型的由于成本高,数量相对较少。 对于第8条。这个概念是一种金属冷加工的方法,用以提高钱币的力学性能。以及获取极高精度的批量钱币,如江淮钱监那批乾元折十,边道极其工整,批量直径甚至不超过0.02mm,已经达到部分现代金属加工的高度了。 对于第9条,那是古代铁钱的金属工艺。用以获取耐用的铁钱。常用的是草酸和磷酸盐。古代,马楚铁钱和宋代四川铁钱比较出名,并不是说这里铁矿多,铜矿少,而是因为四川与湘西的磷矿和盐矿全国第一,适合批量化的铁钱生产。真品铁钱,如"乾封泉宝","淳熙元宝"等,外面都有一层黑色的保护层包浆,就是酸洗磷化的结果。自贡井盐和金红磷矿古代就是很有名的。

    离线 凯GeGee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02-07
    最后登录
    2024-06-25
    2楼 发表于2023-07-24 17:52:11

    顶一手

    离线 tjgd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06
    最后登录
    2024-06-24
    3楼 发表于2023-07-24 20:11:02

    淬火,回火等四火是对钢铁采用的热处理工艺,因为钢铁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古钱币的铜合金淬火回火没有用。

    一级发帖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5-22
    最后登录
    2024-02-24
    4楼 发表于2023-07-24 21:10:38

    感谢楼上泉友的评价。阁下可以百度一下,有古文献记载过部分品种古泉有这种工艺。铜合金淬火是为了提高硬度,回火是为了消除内应力集中。古人铸币,用动物尿液和桐油淬火的记载是最近10年才发现的事实,某地修地铁的时候发现并公布过的古代文献。

    离线 tjgd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06
    最后登录
    2024-06-24
    5楼 发表于2023-07-24 22:32:44

    有些铜合金可以热处理,严格来讲铜合金的淬火+回火应该是固溶+时效。铜合金的硬度提高是在回火或者说是时效后产生的。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09-13
    最后登录
    2024-06-24
    6楼 发表于2023-07-24 23:38:04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giboss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6-07
    最后登录
    2024-06-21
    7楼 发表于2023-07-28 22:05:15
    tjgd:

    淬火,回火等四火是对钢铁采用的热处理工艺,因为钢铁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古钱币的铜合金淬火回火没有用。

    青铜钱不淬火表面有氧化层淬后才能显露出铜色,青铜钱应该都淬火这个过程

    离线 tjgd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06
    最后登录
    2024-06-24
    8楼 发表于2023-07-30 12:07:13

    天工开物关于铸钱记载: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鎈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鎈,后鎈平面则逐一为之。 钱币铸造后对钱币边沿和面进行磨锉,不是用淬火去除氧化。 如果铜钱制作有淬火回火这么重要的工艺,史料不会没有记载。当然个别现象除外,总体上铜钱是没有淬火回火工艺的。

    一级发帖
    好评
    2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5-22
    最后登录
    2024-02-24
    9楼 发表于2023-07-30 17:13:23

    感谢楼上泉友点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他是官方钱局的人么?作者本身的专业是什么(纯文科生)?《天工开物》是一本大百科全书,道理其实好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一样,只针对主要工艺。如果该书把完整工艺记录了,那不就严重泄密了,官方是不会让它发表的。所以,大众看到的和官方内部记载的肯定有出入。阁下认为对不?另外还有个泉友私信在说古泉圆形方孔就是根据"天圆地方"来的,实际上根据现***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加工方便而已,所以任何书上的都是仅作为参考,未必正确。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