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逛市场碰到一品砸铭“十足色”的铜质“银锭”,包浆老到,比较少见。此铜锭重310克,本以为为民间不法商贩鎏银以后以次充好之物,但细观此锭,没有一丝鎏银之处,忽然想到几年前看过一个记录片,讲的就是故宫太和殿修缮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宝匣,里面装着五色锭。再仔细查阅相关文章,才发现此物或许为清代殿堂之五色镇物。
关于五色镇物,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周乾先生在其《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一书中讲述的比较清楚,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紫禁城古建筑在建造或修缮快完工时,会在建筑物内放置“镇物”——宝匣。有专家认为,皇家宫殿建筑屋顶放置宝匣,与民间传统建筑文化习俗密切相关。
中国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上梁大吉”字条、抛元宝、安放镇物等祈求平安的方式,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趋利避害的愿望。类似的,紫禁城古建筑中,在屋顶施工结束前,施工人员往往要郑重其事地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之为“龙口”。尔后会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该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
“在历年的古建筑维修过程中,已逐步发现紫禁城内各建筑屋顶的宝匣。这些建筑主要包括: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东配殿、储秀宫后西配殿、储秀宫、储秀宫东配殿、丽景轩、翊坤宫东配殿、天穹宝殿、奉先殿、奉先殿后殿、西华门、永寿宫前殿、永寿宫后殿、太和门、协和门、慈宁门、慈宁宫、寿康宫、昭德门、大高玄殿、宝华殿、漱芳斋、养性门、体和殿、承乾宫、承乾宫后殿、毓庆宫、颐和轩、景祺阁、翊坤宫、平康室、坤宁宫西暖殿、坤宁宫东暖殿、贞度门等。”
“紫禁城古建筑的宝匣内都有镇物。这些镇物一般包括“五金”“五谷”“五色线”“药味”等物品。五金多为金、银、铜、铁、锡;五谷多用稻、麦、粟、黍、豆;五色线为红、黄、蓝、白、黑色丝线各一缕;药味包括雄黄、川莲、人参、鹿茸、川芎、藏红花、半夏、知母、黄檗等。镇物还可包括珠宝、彩石、铜钱(多为24枚,上铸有“天下太平”四汉字,也有满汉文合璧的)、佛经、施工记录等。
清代档案《内务府来文:陵寝事务》第2945包内有关于万年吉地隆恩殿宝匣内实物的记载,即五金,金、银、铜、铁、锡各一锭;五石,五色宝石各一块;五色缎丁,蓝、绿、红、黄、白五色缎各一尺;五色线,蓝、绿、红、黄、白五色线各一两;五香,芸香、绛香、檀香、合香、沉香各三钱;五药,鹤虱、生地、木香、防风、党参各三钱;宝经,五页;五谷,高粱、粳米、白姜豆、麦子、红谷子各一撮。另据《太和殿记事》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宝匣内放五金,金、银、铜、铁、锡各一锭;金钱,八个,每个重一两七钱;五色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翠、碧玺、玉石各一块;经书,五卷(系忏咒);五色缎,五块;五色线,五缕;五香,红绛香、黄芸香、紫沉香、黑乳香、白檀香各三钱;五药,生地黄、木香、河子、人参、茯苓各三钱;五谷,高粱、黄米、粳米、麦、黄豆。”
“宝匣内装有避邪用的镇物,而把宝匣放入龙口后,将空当顶部的瓦扣上,则被称为“合龙”。古人因建筑屋顶正脊形如龙,而合龙则表示龙口含镇物,认为这样即可保佑建筑消灾避难,长久稳固。此外,紫禁城内无论建筑级别高低,正脊龙口位置均会放置宝匣,工匠中亦有“瓦匠不合空龙口”的说法。古建筑维修时,将龙口中宝匣取出的过程称为“请龙口”。维修工程结束前,还需将宝匣归安龙口,称为“合龙”。讲究的工程在合龙时要敲锣打鼓,举行祭祀仪式,选童男(实为未婚的瓦作男性工人)将宝匣放回龙口,并砌上扣脊瓦。”
“从镇物清单来看,紫禁城古建筑宝匣内的镇物数量多为“五”,而紫禁城的皇帝也被称为“九五至尊”,可见“五”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汉字“五”在古文字阶段被写成“”与上下两个“一”的组合体,且“一”使“”封闭,并组成数字“二”。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一四对“五”的解释为:“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古文五省。”这段话的意思表明,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组成五行;而“五”字依据“二”为字根,“二”表示天地两极,“乂”则代表阴气和阳气交错,因而“五”表示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古人在五行基础上,又衍生出与“五”相关的天文、地理、社会等相关概念,如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常(仁、义、礼、智、信)等。”
“由上可知,镇物数量多采用“五”字,其根本内涵在于,“五”并不在于单纯计算用的数概念,而在于由数概念所隐喻传达的宇宙观方面的内涵。另从镇物的内容来看,每种镇物有着特定的含义。“谷”是“穀”的简体字,而“穀”在古代是粮食和庄稼的总称。由此可知,“五谷”寓意年成好、粮食丰收。古人认为,“金”是白青赤黑黄五色金属的总称,久埋在地下,不产生朽败的外层,千锤百炼,不损耗变轻,顺从人意,变更成器。由此可知,“五金”寓意用于军事、生产和生活的冶金制造业发达。
“五色线”自古以来就是辟邪祛病的镇物,如《初学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如《晋书》载“乃以五色丝作绳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灰若出水还成绳者,病不可愈”。“五色石”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曾经是女娲补天的材料,而考古发掘的玉石,研究表明它们大都是古人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的,因而“五色石”对古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镇物价值。铜钱是我国古代流通的货币,同时也是古代“压胜”(古代用符咒来制伏对手的一种巫术)的必备物品,常用于建筑营造、岁时节令、宗教信仰等活动时供奉、馈赠、佩戴、纪念、赏玩、占卜等,寄托着古人渴望消灾、辟邪或崇尚吉祥、富贵、多财、功名、和美的愿望或意念。”
故宫各个大殿如此利用青、赤、黄、白、黑——锡、铜、金、银、铁五色锭来作为镇物,那么民间各个庙宇或者富户官家大殿也很有可能铸造五色锭作同样用途。这也许就是此锭特别用红铜来铸造的缘故吧。
新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