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9543 | 回复 31

    泉普有记载,但未见实物真品的一枚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大观石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9
    20楼 发表于2023-05-22 19:46:13
    雨后大森林:

    谢谢老师

    离线 大观石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9
    21楼 发表于2023-05-23 11:24:10

    昨日看到一篇麥當勞先生说,具体年份探讨,关于该枚钱币具体年份的分析,感觉受益匪浅,引用老师文章,共同探讨。

    话说《大朝金合》钱
    近读博友“泉海密探”关于《大朝金合》钱的初探。其较集中详细的叙述了历代关于大朝金合钱的主要观点和认识。这对于再接下去做些探讨,省了不少功夫。亦勾起了我一些探讨兴趣,试图以己之粗浅泉识,也来做一番探究,鉴于本泉可查到可参的考资料实在有限,故只能算是一种臆论,所谓臆论,乃为纯主观的去做些分析推断,算不上真正的考证。故,算是一种趣味探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
    我们首先从前面“QHMT泉海密探”博友所整理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此泉虽然在华光谱2004年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已经得到泉界承认,并定宋元时期蒙古汗国铸币。但是,所有的看法和判断,均难有令人信服抑或更符合逻辑的推论。因此,究竟怎样看待此泉的来历,确实值得继续深入研判。也不怕手中的东西被否。
    典籍资料显示,北宋绍圣年间李孝美的《历代钱谱》(公元1094-1098)提到了“大朝金合”钱,并经稍后的洪遵《泉志》引述。这里,“大朝金合”钱铸有过,应该是没有疑问的。重要的是,这里给出了一个时间断面,那就是公元1098年之前。此时,蒙古汗国尚未立国。故,大朝金合非其铸币。因此,在宋代李孝美的《历代泉谱》没有传承下来,除洪遵引述以外,再无其它资料和拓图可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公元1098年这个时间之前去辨析。同时,李孝美之绍圣年间尽管已经离宋朝开国有百余年,此钱仍然可以基本肯定非宋代铸,否则应该有实拓传世。
    宋之前,上朔五代十国至隋唐,此钱马定祥曾断唐铸,然未有详解。隋唐再往上朔,可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再至秦两汉。以秦汉方孔钱出现为时间截断点。宋之前约千余年时间,均具有出现该钱的可能性。
    前述资料显示,所有辨析论断,均未能涉及钱文书法特征。即,我的重点选择在于,必须从另一个视角去思考,即根据现有存世品或者拓图之钱文风格特征去做些考辨和分析。然后,试图对钱文含义做点新解。
    因此,我的思路首先应该放在这个千年时间区间,尽管跨度太大,但是,不能简单主观缩短。如此,茫茫千年,何所求?切入点何在?我以为,这个切入点,就是首先以现有存世的真书篆书钱(见前面第二品钱照)的钱文书写特征为例来分析。采用排除法,确定现有钱是原铸还是后铸。这是极其关键的。
    第一,以现有真书钱的钱文书法特征上看,其在唐代及其之前的任何时代,均是异常的。唐代及其之前,钱文多为篆书、隶书、含隶意的楷书。在这千余年间,我们无法找到一种与大朝金合真书钱钱文一样风格或者较高度相似的,端庄方正如字帖般规范的纯楷书钱。也就是说,大朝金合真书钱之类似钱文书法风格,在唐代及其之前的年代中没有出现过。从书法学的角度而言,我们仔细端详,“大朝金合”真书钱之四楷书字,确实更具宋代及其以后之风格。因此,真书钱,铸于唐代及其之前,从钱文书写风格上判断,其可能性就很小了。若此,此钱可判断确实非唐及其之前铸币。
    第二,再看,篆书钱(图照第一品),篆书体面四星“大朝金合”四字,其字体组合很奇怪。其中之“朝”字,并非地道的篆书体,无论大小篆。这个“朝”字,怎么看,也只是真书的变体,其中,最上部“十”字,为“山”竖下穿形态,篆书写法。然而,下部,则是地道正楷书写法,左边“月”只是第一笔“丿”向上延伸左拐,其也不是篆书之写法。故,该“朝”字,基本上非篆书字。那么,问题便出来了,为什么四个篆书体,其中一个不地道呢?若为官铸,钱文书写体裁不一,甚为少见。若为宋之前原铸,此疑点难以令人信服也。但是,其“金”字书写特征,则可在更早的钱币上找到踪影,后面将述到。
    关于钱文含义史来若干对钱文含义的解读,各有千秋。但是,当我们把这些解读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些解读确实均难以令人信服,因为其只能是宋之前这个时间节点。故需要从另一个路径去寻找切入点。我反复观看钱文,思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又感觉有种“对钱”的意觉。是什么呢,原来这种感觉来自于“国宝金匮直万”钱。新莽时期的著名铸币“国宝金匮”四字,紧紧抓住了我的思维。两钱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金”字书写风格除了长短差异外,就是一样的。在中国众多古钱篆书钱文中,唯国宝金匮直万钱之“金”字书写独特,这与“大朝金合”钱文的“金”唯一合拍。因此,大朝金合钱,会不会是新莽铸币呢?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和解读路径。感觉中,似觉可能成立。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金匮”二字的含义,古意解释较多,我不一一引述。归纳一下,金匮者,铜制柜而藏物、以传久远、博学富贵等。其中,主要含义为“藏之久远”。国宝金匮解读起来,便是国家之宝而得藏,其反应了王莽货币改革的理念。故,金匮者,装也!用金匮装国之宝(财)。那么,我们回头再来看“大朝金合”,“金合”,金,货币,可做财富的总称。合,这里只能是聚集而合之意,即,财富聚合。这里,我们从字义上看“金匮”与“金合”,刚好可以组合成一对含义明确的对词。
    金合聚集天下之财,金匮装藏天下之财!一聚一藏,乃成含义非常明确之对仗关系。先聚后藏。
    再看“大朝”,史论皆因为此两字对应蒙古汗国之称谓,加之有另一钱式“大朝通宝”存在,故,均为怀疑大朝是否另有所指。查,王莽新朝,有“大新朝”之称,后人史论亦有此称谓。因此,大朝,就有可能是王莽新朝的一种称谓或者自称。而“大朝”和“国宝”,事实上也具有可配对关系。历代,在某朝之前,加“大”字,以彰显气势,由来已久,大秦、大汉、大隋、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这些大X后面,均又可加“朝”字。王莽以一介书生之力而得天下,其朝去新字,简称大朝,逻辑上是可以的。因此,“大朝”二字,便不是特指蒙古汗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蒙古汗大朝立国之前,找到使用“大朝”二字的,符合逻辑的说法。一句话,“大朝”其实并非我们理解的某朝代特指,而是一个可自称的词。
    如此,我们来看看:
    大朝金合——国宝金匮
    大朝国宝
    金合金匮——双金合匮
    ——聚天下之财而永藏。
    此完全符合王莽新朝财政改革之理念也!
    显然,从逻辑上文理上均是可通的。
    这里,如果说还有所牵强,那就是我将“大朝”解读为王莽之大新朝。
    金合与金匮,成对紧密联系寓意则显得相当的贴切。
    王莽之大新朝,铸币新意迭出,铸制精到,从国宝金匮直万钱,可见其除在钱形上创新外,在钱文上亦具有创新性。因此,如果从一种可能上去看,其创“大朝金合”之独特钱文,并使之与国宝金匮成对钱,完全是有可能的。(顺便做个大胆戏猜:大朝金合直千,会不会是这样?)只是,遗憾其似乎未能留下实物,或者直到现在还未能发现其品出土。抑或其钱仅为试样,随着蟒灭,铸中止,留名未留物或仅为李孝美著书时有过仅见,后佚无踪。
    上述,从另一条道路上可能通向了罗马。
    如果这样,那目前的大朝金合,可能确实不是原铸。而均是后铸。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戴葆庭将大朝金合判为后铸,缺乏论证,马定祥将其判唐铸,亦缺乏论证。
    不管如何,我们首先得依据实物说事儿。先通过实物的确定,方才能进一步推理。
    首先,大朝金合钱,几个版式和规格均有存世。我展示的三品,还有泉海先生在其博客上展示的几品,以及他人还持有的,在华光谱《中国古钱大集》上对大朝金合的评级只是二级,这也显示了此钱并不是非常之珍稀。因此,几种规制和有一定存世量的大朝金合钱,后铸这么多何用?如果仅仅是后铸纪念币,那为什么还要铸各种制式和不同钱文,其纪念什么朝代?诸如此问,事实上我们不好解答。
    其次,正因为上述实际,我们便不能简单否定其原铸。经过慎思,我拙见认为(或臆想),目前所依存之大朝金合钱,非后铸,恰恰相反,其是原铸。
    一是,如此多枚的包浆锈色完全没有问题的各式钱品,有的甚至是样钱鎏金,显示此钱乃为到代确定无疑,结合其一定的总存世量(各形制存世量不同),此钱有过行用,或者至少是批量铸制试行之钱。
    二是,大朝金合,之大朝,也确实可以是蒙古汗国之大朝。而“金合”二字,有可能是借用了古“大朝金合”之后两字。换句话说,就是蒙古汗国直接借用了李孝美《历代钱谱》上所描述之大朝金合钱钱名。这种借用,可从元代的另一枚钱中可找到某种支持,那就是“大元国宝”。这里,钱文“国宝”二字,首现在前述“国宝金匮直万”钱上。直到元代,再次出现在钱文上(元末还有天统国宝背蜀府宫钱)。据此,我的感觉是,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之前就已经有了前科。即,蒙元先朝铸有借用钱名之“大朝金合”钱,后再铸借用名,顺理成章,逻辑上是成立的。
    三是,我们进一步看,大朝金合真书钱文的书法风格,经反复对比,大朝金合真书钱文风格,与中统元宝真书风格接近,其钱文风格如前述,具宋风。因此,大朝金合真书,作为元早期铸币,受宋代书风影响,这个可能性存在极大。
    四是,史上,五铢钱无论何朝何帝,延续数百年,秦始铸半两,汉可参照再铸,唐铸乾元重宝,五代楚马殷亦可参照又铸,唐开元到会昌开元等这些后朝代与前朝同名之币,各均是原铸,并未因为其与前朝钱同名或者同形而被称之为后铸。因此,大朝金合即使以史名再续铸,何以可简单判为有特定贬义的后铸之品?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蒙元时代的两枚借用钱文名之关联性:
    大朝金合
    大元国宝
    ——“大朝大元(大元朝)——金合国宝”
    ——聚合天下之财于大元朝。
    此亦可成对钱。
    进一步,新的想法便又跳将出来,那就是,大朝金合,是非蒙古汗国时期铸,而正是,元代所铸之对钱,其与大元国宝,可能乃一前一后之原铸铸币也!
    而,篆书大朝金合钱,我们看到,撇开“金”字书写似国宝金匮之“金”不论,那么同样大元国宝乃为篆书且书法更为接近,其就完全在风格上构成了前后的一致性。因此,篆书大朝金合,也完全有可能是蒙元早期原铸币,其性质与大元国宝一致。特别是,“朝”字的写法,似篆非篆,这种字体的不规范写法,不正是蒙元时代的一种特征吗?若果然如此,那就完全解释了“朝”字所出现的疑问。
    当然,按照推理,篆书大朝金合,也存在新莽时期铸币的可能性。尤其是其面四巨星的铸法,可将其铸造年代前推。钱面或钱背铸星、月纹之钱,最早出现在秦半两上,后来历代采用均有,然,多是背铸星月纹。尤其是值得一提的,面星之纹,可在唐肃宗乾元元年铸币乾元重宝上找到类似。马定祥将大朝金合钱判唐铸,是否基于此?有可能也。
    综上所述,大朝金合钱:
    真书非唐及其之前年代所铸,乃为元代真正依宋书宋式之早期铸币。
    篆书面四巨星钱,存在两种可能,抑或新莽时期铸币,抑或元蒙古汗国大朝年铸币。
    真篆书两钱,乃借史名,而于蒙元时期前后铸就。且均为原铸!
    以上,乃话说,亦有戏说之成分,初步的一些想法思考结果,真正抛砖引玉之作,好在博客文字,乃个人随想心得的记述,严谨度可宽。故,特发将出来,兴趣泉好者,可阅续探也!

    — 此帖于 2023-05-23 11:24:36 被 大观石趣 编辑过 —
    离线 阚多鱼
    正式会员
    好评
    6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3-26
    最后登录
    2025-08-20
    22楼 发表于2023-05-24 11:09:55

    兄弟,手摸古铜湿气大 ,注意防护

    2025-04-17 转正
    离线 大观石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9
    23楼 发表于2023-05-24 18:18:31
    阚多鱼:

    带好手套,保护好手。哈哈

    离线 大观石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9
    24楼 发表于2023-05-25 20:56:15

    欢迎各位老师给出不同建议。先谢谢了。

    在线 南浦拾遗
    正式会员
    好评
    7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1-28
    最后登录
    2025-09-17
    25楼 发表于2023-05-26 15:11:18

    我也有一枚,从来没当它是真品,但也舍不得扔

    2023-01-28 转正
    离线 大观石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9
    26楼 发表于2023-05-26 18:36:49
    南浦拾遗:

    老师你好,您那枚能不能发图看下呢。比较下

    在线 南浦拾遗
    正式会员
    好评
    7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1-28
    最后登录
    2025-09-17
    27楼 发表于2023-05-26 21:31:03
    大观石趣:

    我这枚算一眼假,跟你的不能比,发出来都惭愧


    1685107859825.xfile.jpg
    1685107859945.xfile.jpg
    2023-01-28 转正
    离线 大观石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9
    28楼 发表于2023-05-26 21:39:44
    南浦拾遗:

    确实如此。估计你这枚尺寸比较大。我的这个直径28mm左右那样。

    在线 南浦拾遗
    正式会员
    好评
    7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1-28
    最后登录
    2025-09-17
    29楼 发表于2023-05-27 05:58:12
    大观石趣:

    拍得大,尺寸差不多

    2023-01-28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