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42
主题
3298
帖子
3782
积分
有些时候有些人,有些脑子。一辈子也吃不上四个热菜。发图就为的讨论。东西找人看过,有人感觉看过东西的眼力不行。你行你给个鉴定理由。人家一开播成千上万的观摩学习。几百万粉丝。用知识掉赚的盆满钵满。靠忽悠么?又有几件扯皮的事情发生??不是不赞成你鉴定东西是伪品。起码得给一两个理由吧。东西太新。不符合常理。这事特么理由嘛?你特么枚听过辛追夫人?你没听过得有的道高僧肉身不腐?没特么听过木乃伊?齿跟拉链似的就得是拉链厂生产的么?还掉色。你洞个球。新仿,鉴定完毕。你上嘴唇对着下嘴唇俩新仿就完事了?完事我当塑料制品扔垃圾桶里。都是些什么玩意。
x93711658: 朋友自己对比
这是行用。流通于当时的市场。
232
2944
3408
泼墨煮茶: 这是行用。流通于当时的市场。
流不流通,影响的是磨损痕迹跟包浆的问题,工艺和材质是改变不了的,朋友自己领悟吧
x93711658: 流不流通,影响的是磨损痕迹跟包浆的问题,工艺和材质是改变不了的,朋友自己领悟吧
什么材质?材质骨头的。
我沟通没什么障碍。我没感觉你说的工艺不同。反而拉丝痕迹。包括打磨工艺。没发现你说的哪处工艺不同。唯独就是两齿中间凹痕。一个拉丝。一个用钻。背部打孔一个对通,一个不通。
说实话。当时要是没有跟这种流通骨贝一起的话。我真不一定会买。就是因为有这种流通骨贝工艺。我真没发现你讲的那些。如果说区别,只是形制略有不同。
你手里这几枚如果仔细看。当初麻布横向包裹染色。遗留的纹路都有相同之处。
3
684
690
要口头或者书面证明一个东西真伪基本不可能,说某东西贼光、不够硬朗、不够密之类的全是主观词语,适合抬杠用
最简单的办法,到博物馆考古所库房把真的看熟悉,多看真东西,再看市场上的东西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学习古玩鉴定的一个难点就是新人见到的真东西太少,有的品种甚至玩了很多年没有上手过一个真东西;可以找一个真正靠谱的老师带入门
x93711658: 给朋友建议鉴别的几个方向:色,质,工 色:该物件色泽鲜艳。上古物件随着时间的风化,色泽必然会有衰变,朋友自行对比。 质:该物件质地密实。上古物件质地石化,材质疏松,表面必然有风化沙化痕迹。 工:上古时期,雕刻工具简陋,工艺标准底下,过于标准的做工,现代仿品工艺。
骨贝着色应该就是为了防止腐蚀。个人倾向于此类染色剂对防腐有相当大的保护作用。那个时期的青铜器跟骨贝一起。青铜的受损程度比骨贝的受损程度要严重许多。假如没有染色剂的保护。质地再坚硬的骨头,经历三千年也只是一把土面面。
沐风: 要口头或者书面证明一个东西真伪基本不可能,说某东西贼光、不够硬朗、不够密之类的全是主观词语,适合抬杠用 最简单的办法,到博物馆考古所库房把真的看熟悉,多看真东西,再看市场上的东西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学习古玩鉴定的一个难点就是新人见到的真东西太少,有的品种甚至玩了很多年没有上手过一个真东西;可以找一个真正靠谱的老师带入门
其实此贝币真正如出厂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染色制剂。起到了非常大的保护作用。骨贝传承到现在三千多年历史。没有这种防腐保护剂。不可能有贝币的遗留。如果有,也仅仅是个形制。风一吹就消失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