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140 | 回复 13

    请教铁钱的折算比例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5-11-01
    楼主 发表于2022-10-01 12:17:41

    五代时铸造的铁开元,到北宋初应该还在继续流通,和新铸的小平铁钱大小一致。

    但是,北宋后来铸的大铁钱,似乎大小很不一致,比如下图这个天圣折算几个小平?这个大观又折算几个小平呢?

    有没有懂的朋友,帮忙解惑一下,感谢。


    1664597859248.xfile.jpg
    1664597859727.xfile.jpg
    1664597860130.xfile.jpg
    1664597860556.xfile.jpg
    2022-08-10 转正
    离线 青岛冠琪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6-08
    最后登录
    2025-10-31
    1楼 发表于2022-10-01 13:04:12

    看两宋铁钱,四川铁钱这两本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5-11-01
    2楼 发表于2022-10-01 13:20:55

    承楼上提醒,查了下《两宋铁钱》,对于这个不大不小的天圣元宝说法如下,就是虽然有的大一些,但可能依旧是当小平钱使用。

    屏幕快照 2022-10-01 下午1.20.04.png

     

    2022-08-10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5-11-01
    3楼 发表于2022-10-01 13:22:38
    青岛冠琪:

    看两宋铁钱,四川铁钱这两本

     

    刘森有一本《中国铁钱》,写的也很好。

    2022-08-10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5-11-01
    4楼 发表于2022-10-01 13:26:06

    又查了下《历代四川铁钱图录》,宋仁宗时期铸的铁钱尺寸好像都是介于传统小平和折二铁钱之间。

     


    屏幕快照 2022-10-01 下午1.24.23.png
    屏幕快照 2022-10-01 下午1.24.29.png
    屏幕快照 2022-10-01 下午1.24.39.png
    — 此帖于 2022-10-01 13:28:10 被 启风居主人 编辑过 —
    2022-08-10 转正
    离线 青岛冠琪
    实名认证
    好评
    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6-08
    最后登录
    2025-10-31
    5楼 发表于2022-10-01 14:06:17

    铁钱面值应也随政策进行调整,铁钱之美绝不次于铜钱

    — 此帖于 2022-10-01 16:20:33 被 青岛冠琪 编辑过 —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5-10-23
    6楼 发表于2022-10-01 18:46:37

    简单说下 钱什么折值 主要看重量、流通地和通用的时间段 川路宋初铸的宋元、太平、淳化是真正的小平,最初5g左右、后减重到2.5g一度因为贬值,十折一铜钱,所以到景德、祥符,就铸了折十大钱贯重二十五斤用来折用一小平铜钱。大概一枚15g 祥符中期,因为铁价回升,发现这钱折一铜钱有点亏,所以就铸了一半重量贯重十二斤十两的小祥符称作减重大钱,大概一枚是7.6g,用来折一铜钱使用,以之前大折十当折二铜钱来用,以前的小平铁钱官方其实就不让用了,但是民间还在用。后面年号的川路的“小平铁钱”基本就是这种减重大钱,一直到神宗哲宗时期还是7.6g左右,由于是折一小平铜钱使用、所以大小也越来越接近小平大小。到北宋末由于川路茶改,铸的越来越小6g、5g的都有。 南宋绍兴以后规定折二钱贯重十二斤,小平七斤半,所以南宋川路折二跟北宋减重钱基本是一样重的7.6g,小平钱大概3-4g(其实所谓小钱子也是这个重量,只不过钱子厚其他小平薄)淳熙以后四川开始使用北宋大铁钱,用作折三,嘉定以后用折三的料例铸折五,南宋中后期由于川路钱引滥发,这种减重的铁钱反倒成良币了量一下,其实南宋嘉定折五和折三差不多重

    离线 zwart
    保证金用户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2-03-04
    最后登录
    2025-10-23
    7楼 发表于2022-10-01 19:02:00

    陕西庆历军兴用两种钱 一是山西和江南三监援助的小平皇宋钱,二是山西援助的庆历大铁钱折十,小平大概4、5g  ,后来折十逐渐贬值称折三铜钱、折二铜钱,小平皇宋废除给河东路(今山西)用

    大铁钱就基本当折二铜钱用,到哲宗末期,大铁钱严重滥发,导致贬值2.5贯折铜钱一贯,铸钱亏本,所以蔡京想了个主意保住铁钱折二就是铸夹锡钱。当二铜钱用,所以一般来说陕西大钱在北宋官方就是当二,前文说道,南宋淳熙以后陕西钱流到四川做当三使用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5-11-01
    8楼 发表于2022-10-01 19:36:26
    zwart: 简单说下 钱什么折值 主要看重量、流通地和通用的时间段 川路宋初铸的宋元、太平、淳化是真正的小平,最初5g左右、后减重到2.5g一度因为贬值,十折一铜钱,所以到景德、祥符,就铸了折十大钱贯重二十五斤用来折用一小平铜钱。大概一枚15g 祥符中期,因为铁价回升,发现这钱折一铜钱有点亏,所以就铸了一半重量贯重十二斤十两的小祥符称作减重大钱,大概一枚是7.6g,用来折一铜钱使用,以之前大折十当折二铜钱来用,以前的小平铁钱官方其实就不让用了,但是民间还在用。后面年号的川路的“小平铁钱”基本就是这种减重大钱,一直到神宗哲宗时期还是7.6g左右,由于是折一小平铜钱使用、所以大小也越来越接近小平大小。到北宋末由于川路茶改,铸的越来越小6g、5g的都有。 南宋绍兴以后规定折二钱贯重十二斤,小平七斤半,所以南宋川路折二跟北宋减重钱基本是一样重的7.6g,小平钱大概3-4g(其实所谓小钱子也是这个重量,只不过钱子厚其他小平薄)淳熙以后四川开始使用北宋大铁钱,用作折三,嘉定以后用折三的料例铸折五,南宋中后期由于川路钱引滥发,这种减重的铁钱反倒成良币了量一下,其实南宋嘉定折五和折三差不多重

    多谢老兄,太内行了,看来铁钱重量变化比铜钱频繁很多。

    我在思考一个事,就是真宗时期交子被发明之前,四川市面上流通的铁钱究竟小平多,还是大钱多。我看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是有争论的。

    看了老兄的这个梳理,我感觉之所以四川会诞生交子,除了铁钱重而贱之外,或许也和铁钱分量多变,交易不便有关。

    2022-08-10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21-09-17
    最后登录
    2025-11-01
    9楼 发表于2022-10-01 19:39:01
    zwart: 陕西庆历军兴用两种钱 一是山西和江南三监援助的小平皇宋钱,二是山西援助的庆历大铁钱折十,小平大概4、5g  ,后来折十逐渐贬值称折三铜钱、折二铜钱,小平皇宋废除给河东路(今山西)用
    大铁钱就基本当折二铜钱用,到哲宗末期,大铁钱严重滥发,导致贬值2.5贯折铜钱一贯,铸钱亏本,所以蔡京想了个主意保住铁钱折二就是铸夹锡钱。当二铜钱用,所以一般来说陕西大钱在北宋官方就是当二,前文说道,南宋淳熙以后陕西钱流到四川做当三使用

    所谓夹锡钱应该就是大观通宝、崇宁通宝,做的虽然好看,但真实价值极低。

    2022-08-10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