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27 转到
    查看 58849 | 回复 267

    庆忠先生部分藏泉欣赏!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烟台小泉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2-22
    最后登录
    2021-04-10
    60楼 发表于2004-09-07 21:00:00

    真棒!!!

    离线 自由人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9
    注册时间
    2003-11-28
    最后登录
    2025-07-17
    61楼 发表于2004-09-08 03:51:00

    真羡慕!有山,有水,有古钱,有朋友!!你走来,我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唉!啥也不说了,缘分啊!

    离线 红泉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3
    最后登录
    2021-04-10
    62楼 发表于2004-09-08 04:11:00

    离线 风雪雨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7-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63楼 发表于2004-09-08 19:52:00

    以下是引用自由人在2004-9-7 19:51:24的发言:

    真羡慕!有山,有水,有古钱,有朋友!!
    你走来,我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
    唉!啥也不说了,缘分啊!

    什么时侯在甲天下的桂林搞个泉友大聚会到不错,好山好水孕好泉啊,呵呵!

    离线 风雪雨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7-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64楼 发表于2004-09-08 20:05:00

    近日草成一篇小文,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浏览、指正:
                            桂  林  赏  泉  记
    八月底,和妻匆匆赶赴湛江,搭北上桂林的空调快车,准备在余下的几天婚假里好好玩玩。在完成了世俗婚礼那烦琐的礼仪后,终于可以出去散散心了,心中那份轻松自然不同。
    桂林可谓我的第二故乡,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我的童年是在这里渡过。伏波山畔江面上有我与小伙伴们捕鱼捉虾的身影;老人山头有我荡气回肠的呼唤;那千奇百怪的溶岩石洞犹存我打着火把探险寻奇的足迹。当然,一口地道的桂林话依然说得呱呱叫!我已经十年没回过桂林了,就象远离故乡的游子,对于曾经哺育自己的山山水水一直怀着深挚的感情。这次回桂,除了一解思乡之情外,主要是想带尚未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妻尽情玩一玩,而拜访桂林的古泉好友也是我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我与周庆忠先生自九六年相识,多年来仅凭邮件和电话联系,神交八载,但至今尚未谋面。庆忠先生是桂地的古钱收藏大家,玩泉数十载,无论藏品和泉识皆丰,且为人热情、提携后进,是我的良师益友。这些年来从其处得益良多,每每有看不懂之泉或难解之疑,我随时向老周请教,并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学到新的泉识,让我在古钱一道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对此我一直深怀敬意和感激。
    火车在凌晨三点到达桂林站,颠簸了一夜的我们住进了文化宫的桂林市总工会招待所。一觉醒来已将近中午,我们精神焕发,和老周约好在下午见面。
    我们在桂林繁华热闹的十字街头遛达,观赏桂林的市容街景。与我往昔的印象相比,桂林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但见高楼起伏,层嶂叠翠,具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各式广告招牌比比皆是,从中山路到解放桥,从漓江饭店壮观的大瀑布到杉湖、榕湖奇瑰的灯塔夜景,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由于近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投入,桂林市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愧为一个具有广阔商业前景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是我国风景名胜中的一颗明珠。
    我带妻去市中心的“王城”——明代靖江王府游玩。广西师范大学座落在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中,莘莘学子每日沐浴在这种特有的人文气息里,想必受到非同一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自幼喜欢古钱,如痴如醉至今已二十年,便是在桂林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形成,由此可知环境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城中的独秀峰,拔地而起,山势陡峭,确有一枝独秀、舍我其谁的气势。当年朱元璋的子孙后代的确懂得享受,竟将一整座山峰藏入王府中独自享用,致使有明一代三百年间,寻常百姓可望而不可及。我们信步爬上的独秀峰,峰顶山风呼啸,树影摇曳,令人敬畏顿生。纵目四望,远方的穿山、塔山、叠彩山、象山、西山等,皆历历在目,心旷神怡,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下午,在老周家里,我终于见到了这位相识多年却从未见过面的老友,我们以桂林话亲切交谈。老周尽出所藏珍泉供我欣赏,用他的话说就是“对于你我绝不会有所保留”。面对这些往日仅在泉谱上才能见到的珍品,如今能亲手把玩鉴赏,的确是人生一次难得的享受。老周所藏古钱涉猎广泛,从先秦至民国,上下三千年,历朝历代的珍罕名品无数,其中又以广西本地历史货币最具特色。现将老周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泉品在此简介一二:
    一、开国通宝    此钱是近年才披露的新品,存世极少,实际上是在南唐开元通宝篆书钱的“元”字两边加上两竖而隐约成“国”字,故应为当时的改范钱,至于成因如何?官铸或工匠戏铸?尚待探讨。老周此品开门见山,无任何改刻镶嵌痕迹,品相上佳。
    二、两宋珍品    靖康通宝篆书折二,黄褐坑,锈蚀轻微,铜光可见,这种干坑在北方多见而在广西极少,如不是老周声明确为桂林地区干燥地里出土,否则真难以置信。靖康钱向来通宝贵于元宝,此钱宽边小字,铜质精好,为靖康钱中少见的罕品。老周原藏尚有靖康元宝篆书、隶书小平大珍一对,惜早年已让出,笔者虽未能亲睹佳泉倩影,但有幸得赠乌金拓片一纸,亦自感心足。
    宣和通宝隶书折二样钱,生坑薄绿锈,穿口精修,面背轮廓精整,钱文笔划纤细高挺、笔笔清晰,为确然无疑之样钱。
    绍兴元宝篆书小平,翠绿斑斑,官铸厚肉,品相极精,令人爱不释手。
    淳熙元宝楷书背“同捌”折二铁母,老周言早年购得此钱后,正面为除锈曾用醋略微浸泡过,为此后悔莫及,背面则保持生坑原样。此品为我所见铁母中字口最好、最具母钱风格的一枚,或许正因钱面清过锈,使得钱文清晰明了,地章干净无流铜,犹可见祖钱翻砂后残留的刀痕。
       三、元末义军钱    老周所藏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钱好品极多,如龙凤小平、折三;徐天启折二、折三;天佑小平、折三、折五等,大多品相锈色皆美,对于酷爱义军钱的我来说,真是垂涎欲滴!
       四、桂局大中洪武套钱    大中、洪武背“桂一”、“桂二”、“桂三”、“桂五”、“桂十”钱,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洪武元年所铸,存世不多,尤以“桂二”、“桂三”、“桂五”极罕见。老周得天独厚,对于桂地所出佳币搜罗尤勤,花多年之功,终将此一套币全部收集成套。仅据笔者所知,国内私人藏家中尚未闻第二人有此泉缘者,既便博物馆所藏亦仅历博得全矣!
       五、永历钱    永历亦是老周多年收集的专题之一,今各版收集已基本完备,如永历背字中少见的“御”、“敕”、“部”、“道”、“定”、“国”,其所藏品相皆精,尤以“道”字为难得。我以前曾得一水坑薄版的,因嫌品相略逊未留,至今却再未得见。老周永历中还有背上工和光背两枚样钱,铜质金黄,字口纤劲精美,令人过目难忘。其他尚有永历折二版、背隶督版、背右工版三种合背钱,皆稀少难得。
       六、平靖胜宝    老周有背“后营”、“右营”两枚,铁锈坑,最为难得的是不仅开门见山且品相精,平靖钱大多铸工粗劣,精整者则多伪,此二品犹显难能可贵。
    以上所列仅是老周藏泉中之一小部分,其他佳泉尚有:桥足布安阴和安阴二、殊布当釿、两甾、直一、方贝货泉大样、唐国通宝折十、至和通宝折三创见品、重和通宝篆隶对品、宣和元宝小字篆隶对品、靖康元宝折二篆隶对品、乾道背正篆隶对品、淳熙背正、嘉定折十等等以及大中洪武、咸丰各版等好钱。
    为了将老周的珍藏介绍于众,一飨网上众友,征得老周同意,我用数码相机将其珍泉全部拍摄下来。惜尚未拍完电池已耗尽,为此次桂林之行留下一丝遗憾。此后又邂逅了网上认识的“乾隆天地”泉友——麦文伟兄,得其热情招待,带我们去象山一游,原拟去他家观摩交流泉品,后因故作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8 12:11:19编辑过]

    离线 江南春色
    实名认证
    好评
    5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03-19
    最后登录
    2025-09-29
    65楼 发表于2004-09-09 03:20:00

    露相也真人!

    2022-03-16 转正
    离线 xpzlzp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7-28
    最后登录
    2024-09-28
    66楼 发表于2004-09-09 20:29:00

    大家风范!

    离线 chuba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21
    最后登录
    2023-01-05
    67楼 发表于2004-09-11 18:34:00

    感谢周庆忠先生和风雨雪!!!

    身份已验证:梁晓强 辽宁省营口市

    离线 大唐居士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27
    最后登录
    2023-11-30
    68楼 发表于2004-09-12 06:41:00

    永历通宝钱综述(孟国华、周兴忠著)

         编者按:“南明永历通宝”的研究,是近两年来广西钱币学会组织,柳州、桂林钱币学会具体承办的一个重点课题。两年来,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组织人员循着南明永历皇帝出走的路线,北上湖南,西进云贵等地,实地考察永历钱监,寻找稀有永历古钱,弄清来龙去脉,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初见成效。我们欢迎广大泉友发表各种对永历通宝钱的见解,以取长补短,促进“南明永历通宝”课题研究早日出成果。
       永历通宝钱是明末清初桂王朱由榔于公元1646年在广东肇庆建立永历政权后,在其直接治理和间接治理的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及福建、台湾等地铸制和行用的铜质历史货币。由于永历的纪年比较长,当时的铸制量比较大,行用的地域比较广,所以目前永历通宝钱存世量相对较多。    永历皇帝是位弱势皇帝。永历政权外部有强敌压境,内部文臣“吴楚”纷争、武将跋扈割踞,所以永历帝经常面临险境,被追四处奔波。    永历元年至五年间(1647-1651年)永历帝疲奔于肇庆、梧州、桂林、武冈、柳州、南宁等地。永历六年,永历帝抵达安隆。永历十年春(1656年),李定国率军抵达安隆,并护送永历帝西退,三月至昆明,改昆明为滇都。在清军的压力下,永历十二年十二月,永历帝自滇都出走,次年二月入缅甸。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1662年1月22日),缅人执永历帝献于吴三桂。康熙元年四月十五日(1662年6月1日),吴三桂以弓弦绞杀永历帝及太子于昆明蓖子坡。    永历纪年铸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永历政权在其直接治理下的广西及周边一带鼓铸并流通的以小平钱为主体的多种版式的永历通宝钱。第二大板块是永历五年孙可望受封为秦王和永历十年李定国护送永历帝至昆明并受封为晋王后,在贵州、云南一带鼓铸的以背文“五厘”、“壹分”为主体的永历通宝折银钱。第三大板块是效忠永历政权并奉用永历纪年的郑成功父子在闽台地区行用的行、篆两体永历通宝钱。这三大板块永历通宝钱,其中以第一板块最为复杂。笔者现对其分述如下:    第一大板块的永历通宝基本上属小平钱范畴,然如果按其直径或重量区分,其中也有少量的折二型钱。它们又可分为素背和背文钱两部份,而且其版式和品种极为复杂。素背钱的面文版式有“上点永”、“上划永”、“珍宝”、“尔宝”等。背文钱的版式除有背上“工”、上“户”、右“工”外,还有背上“御”、“敕”、“定”、“国”、“督”、“府”、“道”、“部”、“留”、“粤”、“辅”、“明”和背上下“二兀”等。    背文上“工”永历通宝钱。其有方头双点通和三角头单点通两种。方头双点通永历通宝钱出于永州,而三角头单点通永历通宝则出自桂林。它们存世量都较多。    背文上“户”永历通宝钱。其面文也有方头双点能和三角头单点通,而且背“户”字还有点户和横户之分。方头双点通出于永州,三角头单点通则出自桂林或桂平。它们的存世量都较多。   背文上“御”、“敕”、“部”、“道”四种永历通宝钱。其特点是“通”字都是方头双点,且钱径较小,重量稍轻。它们在湖南永州一带出土较多,而且与永州出土的背文“工”、“户”钱的面文完全相同。它们的存世量都很少,其中又以背“道”最为罕见。    背文上“督”字永历通宝钱。其版式很多。面文有楷书和隶书之分,背文也有楷书和隶书之分。面文的通字有双点通,也有单点通,历字有肥历,也有瘦历。背文督字有瘦督,也有肥督。它们大量出于广西全州地区,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也有出土。它们的存世量较多。    背文上“辅”、“留”两种永历通宝。它们的版式也较多。背“辅”钱的特点是其特别厚重,平均重量在7克以上,达到折二钱的规格,最重的达9.5克,但其钱径都仍是小平钱的规格。“辅”字有大小“辅”之分,大“辅”罕见。背文“留”字钱有大、中、小“留”三种版式。这两种背文钱都多出于桂林地区,铸制都较精美,其存世量较少,现已不多见。    背文上“明”、“粤”两种永历通宝。永历背“明”钱的“明”字的第一笔和第二笔有连笔或不连笔之分,俗称开口明或闭口明。永历背“粤”钱的正面钱文宝字从“珍”,俗称珍宝。这两种永历钱在广西桂平一带存世量较大,曾一次出土上千枚。    背文上“定”、“国”两种永历通宝。这两种永历虽然各种泉书上标价和定级都不高,但实际存世量稀少,并未见任何出土报导。据高庆民泉家告知,他的藏品是多年前在广东一泉家手上购得,笔者的藏品也是来自广东泉商。这两种永历通宝正面钱文风格自成一体,迥然有别于其他背文的永历钱。其正面钱文字体肥硕饱满,外廊较宽,通字为双点通。背文“定”、“国”字体也较肥大。    背文上“府”永历通宝。据说该币存世仅数枚,极珍。但是笔者及广西其他泉家均未见到过真品,因未见庐山真面目,故不敢妄议。    背文上“工”永历通宝。此钱在桂林一带出土较多。因为此钱径较小,且轻薄,所以有些泉家疑其为私铸钱。但是此钱钱文工整,铸制精良,故笔者认为不应为私铸,而可能是后期的减重钱。    背文“二兀”永历通宝。从此钱的背文看,其应是折银钱。但是,此钱在行用折银钱的云贵地区却见不到,却在非行用折银钱的广西桂平大批量出土,说明这是一种特殊钱币。“ 兀 ”字,绝大多泉家和泉币专著都认为其是“厘”字的俗写,但也个别泉家持异议。    另外,多种泉币专著上都载有永历通宝背文大“部”和背文小“定”的图拓。但是,笔者和广西其他泉家均没有收藏到或见到过这两种永历通宝背文钱,因此,我们对此两种钱的真伪存疑。    第二大板块的永历通宝钱以背文“五厘”和“壹分”的折银钱为主体。明末义军领袖张献忠遇难后,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于1647年率大西军余部从四川转战到贵州、云南,建立起政权,并在遵义鼓铸兴朝通宝背文下“工”小平和“五厘”、“壹分”折银钱流通。永历五年,南明政权在两广的地盘丧失殆尽。永历六年初,永历帝被迫流落到黔桂交界处的安隆(永历帝到此后安隆改为安龙。)    从永历三年开始,孙可望多次派使者前往肇庆朝见永历皇帝,请封其为“秦王”。孙可望奉永历纪年后,在贵州停铸兴朝通宝,改铸永历通宝钱。孙可望在贵州铸制的永历通宝钱继承了兴朝通宝钱的传统,其品种也是背文下“工”小平钱和背文直“五厘”和直“壹分”折银钱。其中壹分钱的钱体径大且厚重,泉界俗称“大壹分”。“小壹分”也是黄铜质,直径在3.5厘米左右,重量在10克上下。其与“大壹分”相比,减重十分明显,肯定铸时在后。“小壹分”的特点是“历”字有四种写法,俗称双木一日,双木一目、双禾一日、双禾一目。据云南钱币学者研究,永历通宝“小壹分”是永历十年李定国将永历帝从安龙护送到昆明以后在云南铸制的。此说是否正确,还可以深入研究。但“大壹分”铸之前,“小壹分”铸之后,是可以定论的。    云贵地区存世的永历通宝背“五厘”折银钱,直径在3.2厘米左右,重量在6-8克之间,很难分辨出“贵州版”或“云南版”。据云南泉家分折,永历十年李定国护送永历帝到昆明后,只铸制了永历通宝背“壹分”(小壹分),而没有鼓铸与之相配的背“五厘”。不过在云贵地区存世的永历通宝背双星和背下“工”两种小平钱,其面文书法是典型的云贵风格,可以肯定是云贵地区的钱局所鼓铸。    第三大板块永历通宝钱是效忠于永历政权,奉用永历纪年的郑成功委托日本人在日本长崎铸制的。这类永历通宝钱版式和品种较为简单,只有折二型的篆书和行书两种,且均素背无文。郑成功,原名森,出身于福建的豪门望族。郑氏以福建厦门为抗清基地,其部队活跃于闽、浙 、苏 、粤沿海地区,给清军以多次沉重打击。    永历三年,郑成功奉用永历纪年,永历帝封其为延平王。永历五年,郑遣使通好日本,日本以铜铅相助,并代铸永历通宝钱。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渡过台湾海峡,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近40年的祖国宝岛台湾。郑成功病逝后,其子孙治理台湾一直奉用永历纪年,并在台湾行用永历通宝钱。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康熙大帝派兵收复台湾,永历纪年使用三十七年后才彻底终结。    郑成功鼓铸的折二型行、篆两种永历通宝钱,未见有过批量出土的报导,它们广泛而零星地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目前存世量已不多矣!    笔者此文着重阐述永历通宝钱的品种及存世及流用区域等情况,以方便泉家对其进行研究,如有遗漏和谬误之处,敬请智者补充和指正。
     

    离线 李浩
    正式会员
    好评
    20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5-09-29
    69楼 发表于2004-09-13 08:30:00

    每次去桂林,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给我心中的导师周先生庆忠打个电话,问个好,虽然与周老师相交不久,但是有幸承蒙老师的多次言传身教,真是受益菲浅!周老师给人的感觉是不仅泉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热情,谦恭,朴实,象他这样的大家竟然不会给人一丝孤傲的印象,真的是难能可贵了。周老师曾经数次邀我去他家里观赏,由于我每次均很匆促,竟然没有去成一次,实在遗憾!而今在网上能够得见老师的珍泉奇币,真是让我震撼而又惊喜,在此特别感谢风雪雨,以及乾隆天地两位老兄,您们辛苦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27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