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长涌:拜读好贴!深入浅出,有根有据。我也就是根据自己喜好的品种学看一些有关的历史,而你却从邻国等冷门钱币里反证我国古钱币文化以及当年的文化经济盛世。而且,贵帖所引发的讨论也非常好,大家本着学术交流的性质据理力争,这样就会把历史和真相捋得更加清楚。我个人也认为我国的正史记录会和真实历史有一定出入,当然,我这并不是支持某一方的理论,只是觉得我们国家的历史历来都会有一定偏误的,比如,汉代以前的历史不少都...
以上观点大部分同意。
惟有日本编写的《中国历史》则未必客观。这本书我没读过,所以不加妄评。但是有个道理是铁定的:但凡编写历史的人必然带有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历史观。
且不论历史,即便是今天发生的事件,不同观点的人叙述也会有不同的导向,读的人因为观点的不同理解起来也是千差万别。
所以历史不论是写还是读,作为入世的人,都不能做到客观。
我国古人做学问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所以说一部史书其本意是通过叙述一段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从主流哲学角度来分析经验教训。主流哲学是现代的名词,在古代就是道统。中华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归根到底就是道统的延续。并且这个道统观念是深入民族基因之中。不仅仅是士大夫如此,平民百姓也是如此。试举例:曾文正公的《讨粤匪檄》就代表士大夫的道统观念;而民间一切说书唱戏的,就代表了平民百姓的道统观念,在古代教育不能全民普及的情况下,说书唱戏真正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真正要客观写史读史,惟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并且还要修炼到无知无欲无为。不过真要修炼到这个程度,读史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