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445 | 回复 8

    内郭五珠讨论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希尼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1
    最后登录
    2023-07-03
    楼主 发表于2004-06-17 19:27:00

                      七星泉友:此五铢是北周五铢还是南朝梁五铢?的帖子提出了  此钱币径2.4厘米,钱文近玉筋篆,有内外郭,铸造精美,但不象北周五铢,极象南朝,梁五铢!!我89年的这篇文章可供考                                  
                                                                    内郭五铢应属梁铸
                                                               陕西      兴平         王卿
                                                 (此文刊登于1989年《陕西金融》钱币专辑[12])
                                         《陕西金融·钱币专辑》 (七)刊载了西安钱币研究者牛群生的《所谓
                                      梁五铢疑是北周钱》一文。该文对内郭五铢的铸主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可
                                      能是北周所铸。这个判断是依据:以南朝之钱,却常出于北地这一反常现象
                                      而作出的。作者搜集了这方面的大量资料,并提出了富有探索性的新课题,
                                      这无疑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笔者对该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就教于作
                                      者和读者。
                                                          一、内郭五铢的铸主史书有载
                                          《隋书·食货志》:“武帝乃铸钱,肉好周郭,文曰五铢,重如其文。
                                      而又别铸,除其肉郭,谓之女钱,二品并行。”肉,当指钱身;好,当指钱
                                      的穿孔;周郭,意即周围有郭。如只单指钱身之郭,那就直呼肉郭即可,正
                                      如文中紧接着的“除其肉郭”,便是专指钱肉之郭,即外郭。“肉好周郭”
                                      “肉郭”二中不同的说法出现在同一段话中,应该是各有所指,可见史书的
                                      记载是很明白的,有内郭的五铢应是梁武帝所铸。查内郭五铢有大小两中,
                                      劣小者已归之于蜀。此种大而精整的内郭五铢重量在3.5克至4克之间,[图一
                                      ]正合“文曰五铢,重如其文”的历史记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7 11:43:27编辑过]

    离线 希尼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1
    最后登录
    2023-07-03
    1楼 发表于2004-06-17 19:29:00

    二、南钱出于北地的现象另有原因
                                           陕西关中在南北朝时属于魏国,现在却大量出现南朝梁的内郭五铢,而
                                      属于梁地的长江流域很少出现梁朝本国的铸币,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不仿看看历史:梁朝建国于公元502年,此时正值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梁朝
                                      四帝,首尾共56年,于557年灭于陈。此时正值西魏亡于北周之时,与南朝的梁
                                      共始终的是北朝的魏国。梁从武帝时就同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特别是梁末大乱
                                      和侯景之乱,给北朝的魏造成了可乘之机,占去了大量的土地,掠走了大量的财物
                                      。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中指出当时魏的统治者鲜 卑人的情况是:“他们。
                                      那时不要说货币,就是农业社会所应有的布帛也不生产,只靠从南方用枪劫的方式
                                      得来.”“不要说北朝的汉人早就生活在货币经济之下,就是他们自己的商人也难
                                      免同南朝人有往来交易,而把铜钱带回去,而且北朝几次攻破南朝的城池,俘去南
                                      朝的将卒,决无不掠夺钱财之理。”可以这样认为,北朝的魏国货币经济不发达,
                                      由于需要,通过贸易和掠夺这两种方式使南朝的货币大量流入魏境,这个南朝只能
                                      是与魏同时的梁了,这些大量北流的货币应该包括梁的内郭无铢。为什么梁境内现
                                      在却很少发现梁五铢。《隋书·食货志》:“至普通中,乃议尽罢铜钱更铸铁钱。
                                      ”“陈初承梁丧乱之后,铁钱不行,始梁末又有两柱钱及鹅眼钱,于时人杂用,其
                                      价同,但两柱重而鹅眼轻,私家多熔钱。”可见梁地的内郭铢,经梁的几次改铸以及
                                      后来各朝的私自熔毁,早已消失殆尽,其南少北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离线 希尼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1
    最后登录
    2023-07-03
    2楼 发表于2004-06-17 19:29:00

    三、形制和书法
                                         
                                          梁内郭五铢制作精美整齐,很像北周玉筋篆书,方药雨在《言钱别录》中早已
                                      注意到这现象,并作了正确的分析:“今颇有以大者疑北国铸,谓类似周武帝布泉
                                      ,其实与陈宣帝太货六铢铢字,更丝毫无异,又何说。”两晋之际永嘉南渡以后,
                                      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带去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的手工业冶铸相当发达
                                      ,梁铸造如此精美的钱是有基础的。陈灭梁,两朝相去不远,陈太货六铢的铢字酷
                                      似梁五铢的铢字,铸造的精美程度也相当,两者在铸造和书法上或许有某种承继关
                                      系。
                                                         四、实物的印证
                                          《隋书·食货志》载:“陈初承梁丧乱之后,铁钱不行,始梁末又有两柱钱及
                                      鹅眼钱,于时人杂用,其价同,但两柱重而鹅眼轻,私家多熔钱。”《梁书·敬帝
                                      纪》:”已卯铸四柱钱》“从以上史料来看,南朝宋四铢及孝建四铢的面和背均有
                                      两柱,当为南朝的定制。梁曾铸二柱和四柱钱。笔者藏有梁二柱钱,其中一枚钱径
                                      2.5厘米,重4克[图二]文字精神,形制大小均无异于梁五铢,唯一的区别只是钱面
                                      穿上正中及穿下正中各一星,应属梁二柱五铢无疑,此钱可同梁普通的内郭五铢互
                                      相印证,证明其确为梁铸。这枚梁二柱五铢大于通常所见的二柱五铢,可能是梁初
                                      官炉所铸,但未见梁初铸二柱钱的记载。史料有载的是梁末铸的二柱及四柱。梁末
                                      大乱,经济崩溃,所铸造的只能是减重了的二柱五铢。笔者所藏的另一枚梁二柱五
                                      铢,钱径2.15厘米,重2.7克[图三],精神、文字、制作均同于梁初二柱五铢,只
                                      是比梁初二柱五铢轻、小。这可能是梁末官炉所铸的减重钱。这两枚二柱五铢从大
                                      到小的变化,大概就是梁由盛到衰的一个缩影。另外,传世还有文字精神不同于梁
                                      五铢、制作粗劣薄小的二柱五铢和四柱五铢[图四],可能是梁末的私铸品。
                                          通过以上分析,内郭五铢应为梁铸。管见所及,错误难免,望前辈与同好不吝
                                      赐教。    

    离线 希尼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1
    最后登录
    2023-07-03
    3楼 发表于2004-06-17 20:08:00

    内郭五珠讨论图片


    200461712728772.jpg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5-10
    4楼 发表于2004-06-17 20:09:00

    这篇文章原来是希尼兄的大作啊,原来在陕西金融五铢专刊拜读过了 陕西关中在南北朝时属于魏国,现在却大量出现南朝梁的内郭五铢,而属于梁地的长江流域很少出现梁朝本国的铸币,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这点感觉还是有些牵强~

    离线 希尼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7-11
    最后登录
    2023-07-03
    5楼 发表于2004-06-17 20:11:00

    背图


    2004617121191.jpg

    离线 温磊
    五级发帖
    好评
    2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3-03-26
    6楼 发表于2004-06-18 01:27:00

    双星很好.

    2016-03-02 转正

    离线 good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2
    最后登录
    2023-10-11
    7楼 发表于2004-06-18 08:52:00

    好文

    离线 昊野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1-15
    最后登录
    2021-07-11
    8楼 发表于2004-06-18 09:00:00

    嗨!真是的!!!原来……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                                                                     ——哎!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