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9
主题
1206
帖子
1464
积分
浪: 日本室町后期至江户早期(约十六世纪下半叶至十七世纪下半叶百年时间)九州岛津氏在大隅、加治木等地私铸仿明代洪武钱,常称本邦恶钱,主要用于海外贸易,背文分别铸有“加”、“治”、“木”三字,也称“加治木钱”。其中背加最少,治最多,木居中,木又分大小草三版,大、草木版为浙版光背借范加字,常见小木面文独立,但也不排除有浙版面文,此钱单从图看虽有疑但不敢妄断,上手可判。
谢谢科普,学习了
166
1259
1591
真正的专家
17
1308
1342
确实是一眼改。日本钱和明钱有显著区别,这钱断不是日本货,这不是简单一个木字就能改旧谱的。
939
5763
7650
加治木的面文不是这样的,面文一看就是背浙,这个小木恰好就是“浙”的中间部分。楼主不信可以拿个背浙对比一下。
1638
6712
1万
从图看是完全符合背浙挖补改刻(地张隐约若有水部残留痕迹),但以治跟大木的借范情况并不排除浙版小木的存在,本邦恶钱除了工艺上略显粗劣,材质是最主要区分特征(偏暗红),这些钱多流通于贸易岛国,直到上世纪中叶还在流通,所以多以流通严重品相漫灭者存世,容易辨分。但中国尤以南方(广西)地区偶有生坑背治发现,锈色与其他洪武无大异。虽不主玩这类东西,但也过手一些。借用一张网络背大木图。
15楼图不清晰,不能说一眼假,但假的概率比较大,主要是面文和铜质不对。加治木系列不是背浙系列改个字就行了的,也不是照谱仿铸就可以。加治木有特定的加刀风格+特殊的鐚钱工艺+特殊的铜质,实物状态和一般的明钱迥异。至于楼主这枚,单看正面就了然绝非东洋之物,加治木的钱,不会有这种状态的面文。
金桔:15楼图不清晰,不能说一眼假,但假的概率比较大,主要是面文和铜质不对。加治木系列不是背浙系列改个字就行了的,也不是照谱仿铸就可以。加治木有特定的加刀风格+特殊的鐚钱工艺+特殊的铜质,实物状态和一般的明钱迥异。至于楼主这枚,单看正面就了然绝非东洋之物,加治木的钱,不会有这种状态的面文。加治木有特定的加刀风格+特殊的鐚钱工艺+特殊的铜质,实物状态和一般的明钱迥异。这才是重点。能否加个微信,以便讨教
加治木有特定的加刀风格+特殊的鐚钱工艺+特殊的铜质,实物状态和一般的明钱迥异。这才是重点。能否加个微信,以便讨教
单论加治木土艺,本身就是地方家族私下借范改铸的钱,有的修模有的没修,铸量不小,只要方便铸钱,没有想像的那么死板,看看这些背治,都是相通的!
96
2762
2954
精彩的学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