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的铸造非常明确,后周只有汴京一处铸钱监,因此版式相对单一,周世宗本人也很关心铸钱的质量,甚至在皇宫内设置熔炉观铸,因当时后周辖境内缺少铜矿资源,不得已回收旧铜器及毁坏寺院佛像作为铸钱的材料。四方四隅星月直纹显然是为了追溯铸钱质量而指定某炉批特殊的记号。
此惯例在陈桥兵变赵宋篡周后被原封不动的承袭下来,赵匡胤初铸宋元通宝与周元几乎完全一致,此后随着北宋王朝的开疆拓土,尤其是攻下南唐获得了昇州铸钱监及饶州铜矿之后,宋元的版式开始趋于多样化,出现了文字柔弱具有鲜明南方铸钱特色的宋元通宝,昇州监迁徙到饶州后,铸钱量远胜中原地区,随着铸钱监的逐步增加,星月记号已经无法满足区分钱监的作用,因此在太宗即位后逐渐取消,仅太平通宝及至道三体钱中偶尔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