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4034 | 回复 115

    大钱笑到了最后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隔壁老张
    二级发帖
    好评
    41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5-22
    最后登录
    2024-06-18
    90楼 发表于2021-08-23 14:57:32
    洪龙堂:

           三十年前,一个普通打工仔一个月的工资,可买10个宝苏当百,但只能买1个小汉镜。三十年后,普通打工仔一个月工资,可买2个小汉镜。1个宝苏当百却要2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还是普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热炒品种的暴涨,首先伤害了诚信待人,友情惠让的忠厚好商家,因他们认为顾客至上,才真情让利,才当年20至30元惠让给客户,其实他们都十分喜欢宝苏当百,也认为...

    兄所言甚是,宣德炉就是10多年以来不涨反跌,尤其是清中期及以后的,远远落后于钱币!

    离线 洪龙堂
    实名认证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05
    最后登录
    2024-06-22
    91楼 发表于2021-08-23 19:21:30

    如去除炒作成分,对比三十年前的行价,按照正常工资的涨幅,现合理正常价钱应该是小汉镜4000元,宝苏当百400元。但现状是小汉镜从天上掉到地上,宝苏当百却从地上飞到天上,位置恰好颠倒。

    离线 厚德厚福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6-19
    最后登录
    2023-10-29
    92楼 发表于2021-08-24 18:44:59

    咸丰大钱存世量就那么多,但喜欢传世咸丰大钱的人会越来越多,还是愿意把玩传世黄亮的,人气旺阳气足。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2-10-04
    最后登录
    2024-06-20
    93楼 发表于2021-08-25 13:51:22

    从第一页看到了最后,有说商家比藏家好的商家会让人人都能买到喜欢的东西藏家东西不愿意对外卖造成垄断,有说会像兰花藏獒一样暴跌的,有说按照行情现在的价格虚高的,说什么的都有,我想说你们从大的方向去分析了吗?

    首先真正的藏家是不会全囤货的,囤货了那就不是藏家那叫商家,纵观历史上包括现在的有名的藏家谁家里一种钱币囤了很多个?基本都是稀有品种各留一个,遇到更好的可能就吧之前的品相不是很满意的卖出去,这叫藏家,而囤货的永远都只有商家,因为最希望涨价的是商家而非只买而很少卖的藏家。另外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可以流通换成钱的东西如果没有的商家去操纵去倒腾那么这个东西就无法延续下去,我想请问如果没有人专门去买卖这些东西我们靠什么渠道去买这些东西,每个人都有时间去一线吗?

    其二有说会跟藏獒兰花核桃文玩一样暴跌,而这些东西只要能卖上价就会有大批人涌入这个市场去种植去繁殖,一年比一年量大,当量足够大导致供大于求的时候你不降价也会有人扛不住库存的压力会降价,导致这些东西一泻千里,古钱币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越是火爆你越是买不到,一年比一年少,而不是像那些东西一样只要火爆一年比一年多。你告诉我在,怎么暴跌?历史无数次证明了小幅震荡一下很快又会加倍涨回来

    还有藏友说按照现在的收入水平这些东西的价格虚高,你们要知道怎么去判断一个东西的价值,当年30块钱一枚苏百的时候地摊上的小贩都有成串的苏百卖,我当地04年的时候哪个小摊没个几十上百枚各类大咸丰大天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摆摊卖钱币的,那时候是市面上这些东西多所以30一枚,而30年后的今天是这些东西地摊上基本见不到了,你还能拿经济标准去判断这些东西应有的价值吗?当年信息闭塞玩钱币的有多少人?现在网络发达玩钱币的又涨了多少倍了?

    还有人说存世量与价值的问题,说白了古钱币有什么价值?铜镜又有什么价值?他们的价值又从何而来的?要说稀少为啥发行量几百万枚的纪念币卖不过发行量至少上亿枚的雍正?发行量几万枚的邮票现在又值几个钱?存世量跟价值又关联但不是主导价值的重要因素,关键是要喜欢的人多才行,十个人喜欢玩铜镜然后市面上流通的铜镜数量是50个,你说他怎么贵?一万个人喜欢玩大咸丰然后市面上流通的大咸丰有一千枚,你说怎么便宜?这样说能明白了吗?

    不是存世量问题是喜欢的人跟存世量或则是市面上流通的量来对比!

    离线 闲云野人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2-06
    最后登录
    2024-06-21
    94楼 发表于2021-08-25 17:23:51
    咸丰大钱迷:

    从第一页看到了最后,有说商家比藏家好的商家会让人人都能买到喜欢的东西藏家东西不愿意对外卖造成垄断,有说会像兰花藏獒一样暴跌的,有说按照行情现在的价格虚高的,说什么的都有,我想说你们从大的方向去分析了吗?

    首先真正的藏家是不会全囤货的,囤货了那就不是藏家那叫商家,纵观历史上包括现在的有名的藏家谁家里一种钱币囤了很多个?基本都是稀有品种各留一个,遇到更好的可能就吧之前的品相不是很...完全正确

    离线 皮皮虾
    三级发帖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5-20
    最后登录
    2024-06-18
    95楼 发表于2021-08-25 17:30:26

    不是东西少了 是有钱人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买进

    离线 洪龙堂
    实名认证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05
    最后登录
    2024-06-22
    96楼 发表于2021-08-27 10:29:08
    咸丰大钱迷:

    从第一页看到了最后,有说商家比藏家好的商家会让人人都能买到喜欢的东西藏家东西不愿意对外卖造成垄断,有说会像兰花藏獒一样暴跌的,有说按照行情现在的价格虚高的,说什么的都有,我想说你们从大的方向去分析了吗?

    首先真正的藏家是不会全囤货的,囤货了那就不是藏家那叫商家,纵观历史上包括现在的有名的藏家谁家里一种钱币囤了很多个?基本都是稀有品种各留一个,遇到更好的可能就吧之前的品相不是很...

                      首先我认可你供求关系决定古董价钱的论点,但是有一点我不同意,就是收藏的概念。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董万年不变,人几十年就消失。对于爱钱如命的顶级藏家,一件终极藏品的收藏时间,最长就是从买进的时间到他离开人世时间的距离,最多就几十年。至于留给后代,这就是他后代的事情,古董主人已不是他本人,和他没关系。大家不要认为古董可做传家宝,在自己身后几百年都在自己后代手上,就认为自己继续收藏了几百年。这是自己后代的事情,和自己已没关系。人死如灯灭,死了什么都没有。说白了,永久收藏,对于一个藏家来说,收藏时间的长短就是和自己生命长短有直接关系。一个人不可能永久收藏,终有放手的一天,那就是自己离开人世的时候。君不见大藏家去世,藏品都卖出来。国宝流通,历代齐宗。

           再说一下囤货的商人,他们虽然是想谋暴利的中间商,思路可能和藏家不同,但是结果却一样。因大商家心气高,起点高,眼光更高,他们不会因一点小利出手,要极其暴利 才可出手。如宝苏当百行价30元,他们要300才卖;到了行价300,他们又要3000才卖;到了行价3000,他们又要30000才卖。一句话,这些顶级商界高手贪得无厌,绝对不会知足常乐,而是极其不安于现状,人心不足蛇吞象,赚了一亿,就想赚十亿,赚了十亿,就想赚百亿,永不满足。他们的目标,永远是市场价的十倍以上。就是这样,他们从30元买宝苏当百,到现在行价差不多一万,货都没卖,还在手上,而且他们现还继续买,等到行价几万元才考虑卖。估计到几万的时候,他们又认为几万都低了,又取消卖的念头。这些高手就是这样,不论货涨到如何高,货都没出手,因都认为利润低,怕卖亏了。就是因为极度看重利益的问题,顶级高手都是从买进到他去世,货都没卖,还在他手。这个结果和藏家一样,虽然观念不同,藏家是爱好,商家是谋利。商家和藏家的出发点不同,但做法和结果都一样,藏家也是不论货涨多高都不卖。双重作用之下,货源就被藏家和大商家垄断。

               楼主不要低估了大商家对于市场的操控能力。藏家和大商家都是市场货少价高的绝对大推手。现连普通顺治雍正,乾隆嘉庆等低档垃圾货都被大商家垄断,才造成市场和乡下现连垃圾都少了,好货更不用说。在寡头(包括大藏家和大商家)垄断的当今,货源枯竭,市场倒闭,中小商家藏家退出。这就是当今古董界萧条落寞衰败的主要原因。

    — 此帖于 2021-08-27 10:30:47 被 洪龙堂 编辑过 —
    离线 洪龙堂
    实名认证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05
    最后登录
    2024-06-22
    97楼 发表于2021-08-27 10:58:17

    30年前,行价1000的货,外行卖1,2百,100个行家当中,80个行家卖8,9百,10个行家卖1000,5个卖1200。这5个卖1200的商家被人骂是宰客的疯子。当时市场呈现和气生财真情让利善的一面。2021年的当今,行价1000(其实可能是以前1,2百的货)的货,50个行家卖1000多,1200都是朋友价,30个行家卖2000,10个行家卖3000,10个行家卖几千以上,外行人可能要1万以上,如有人卖800的就被人嘲笑是雷锋式的傻子,市场呈现杀人有理牟取暴利恶得一面。商场如战场,同行如敌国。现为了争夺古董,大家都真刀¥¥¥¥,你争我夺,绝对没有朋友和情义可言,眼中只有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佛说贪(贪婪),嗔(因争名夺利而互相产生憎恨),痴(痴迷,即好坏不分,就是恶)是人的三大业障(成正果的障碍),真实不虚!

    — 此帖于 2021-08-27 11:00:13 被 洪龙堂 编辑过 —
    离线 洪龙堂
    实名认证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05
    最后登录
    2024-06-22
    98楼 发表于2021-08-27 11:10:06

    以上言论,对事不对人,只是从市场普遍现象分析深层原因,推测市场经济状况,绝无恶意中伤的意思,请大家正确看待,理智理解,不要误会。谢谢 。

    离线 洪龙堂
    实名认证
    好评
    6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05
    最后登录
    2024-06-22
    99楼 发表于2021-08-27 11:27:39

    为何以前市场和乡下货源充足,到处漏?说白了,就是卖家当买家是朋友,真情让利,不论卖家是否懂行。现没漏,就是卖家看重自己的利益,不分享给别人,要有符合自己利益的高价才卖。大家都这样重利不重情,就难买货,中下层商家就无利可图,生意难做,最后退出。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