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风和日丽,春光明媚,人感觉很有精神,就到久违了的市新华书店去浏览一下新泉书。有两本书使我认真地浏览了:一本是介绍中国花钱的----《中国花钱图典》(郑轶伟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另一本是介绍崇宁古钱的----《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 》(陈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 花钱我收藏很少,浏览一下使我大开眼界。 北宋的崇宁钱,我还是有一点的。我在把玩品味该钱时,被它那深邃有力的字体(宋徽宗赵佶所书)折服,它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之分;钱文名曰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堪称一绝。 崇宁是宋徽宗(1101~1125,铸有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六种年号钱)赵佶的第二个年号,意为崇法熙宁(宋神宗赵顼的第一个年号,1068~1077,意为宋王朝光明安宁)年间的改制路线。崇宁钱是北宋时期钱币发行的高峰期。而该书对崇宁钱的介绍,使我大吃一惊,崇宁居然有一千多种,而我所收藏的才是冰山一角——惭愧!我深深地佩服该书作者的功夫,寻找的工夫、研究的功力、收集的数量,真是了不起! 人是要有点学问的,那怕就某一个方面的知识而言,还是要形成“T”字型结构:一横代表知识的广度,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对钱币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表明钱币知识有广度,但对其中一类(如花钱)或一个时期的钱(如对崇宁钱)的研究形成全面而较为完整的认识----乃至著作,表明钱币知识的深度。看来,就钱币知识而言,我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没有达到,恐怕也很难达到。 广度,浩瀚无边;深度,深不可测。时间无穷,知识无穷。人啊,始终在学习中、在努力中、在认识中、在前进中。 (2006.2.19)崇宁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