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查看 4919 | 回复 44

    [讨论] 佐证易刀(明刀)命名的一品刀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0楼 发表于2012-02-13 02:02:01

    比如 匽 字,也有上下和左右的写法。都是可以的。1_5003_f914120cc314fe2.jpg

    离线 hearts
    实名认证
    好评
    2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11-1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1楼 发表于2012-02-13 09:09:38

    史书明确记载的战国燕都只有蓟一个,下都武阳是后人推测的另一个都城,但实际上很可能是个行宫所在地,且燕赵易土时武阳在其内。按照先秦的惯例,一个国家不可能把首都也交换出去。根据燕官玺的规律,“都”(另有释县者)是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燕国的地名玺印都有都字。所以在燕国带都字的不一定是都城。
    再说易,燕国除了易水和临易外,不存在其他带有的易字的城,且没有任何明确的易字出土。所以目前对于易字只停留在猜想阶段,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燕国易字如何写的,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燕国的都城是所谓的易。
    关于明字的含义,有两种可能,一是货币符号,二是燕国掌管货币的官职名称,但各铸造作坊与其之间的管理关系如何,目前不可考。至于为什么叫明,这个问题纠缠没意义,就好比为什么现在的政府部门叫局而不叫啊一样。请原谅我只把结论写出来,因为论证过程很复杂,我没有时间打这么多字,但相信系统整理过文献资料的朋友应该可以知道大致的推理过程。
    最后要说的是,您这枚刀币的文字多出来的那两点不是有意书写上的。理由有两点,一是那两点与下面的明字不协调,其次那两点没有刻划的痕迹,不符合明刀范的制作方式,因此这个证据属于伪证。用伪证进行推导首先不科学,其次会得出很多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我就说这么多吧。

    离线 hearts
    实名认证
    好评
    2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11-1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2楼 发表于2012-02-13 10:13:36

    再多说一句,燕桓侯是什么时候的?那时候有明刀吗?明刀的时代是蓟和下都的时代,与临易没有直接关联。而下都在战国时期的名称叫“武阳”,有玺印“武阳都炅(这个字打不出来,只能找形似的字了,不太科学,见谅)皇”为证,“易”是后称,所以“用国之首都‘易’来命名此类刀币,符合当时货币的命名方式,可以溯源。”是在强拉因果。
    另外建议您看看燕下都的出土资料,郎井和高陌出土的明刀范是中期及晚期的,没有早期的范,因此“燕下都是明刀的始铸地”的说法也没有根据。
    好了,我在此帖的发言就此打住了,留给其他朋友吧。最后很感谢楼主提供这么一个话题作为讨论平台,但还是希望以后讨论能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离线 李腾飞
    普通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2-08
    最后登录
    2021-04-11
    33楼 发表于2012-02-13 11:44:09

    中国刀币汇考这本书是否可以购得学习一下?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4楼 发表于2012-02-13 11:47:22

    燕国最初的国都是董家林古城,为西周时期召公封燕的始封地。燕城作为姬燕第一座都城约300 年。然后“桓侯徙临易”临易作为燕国都城约40 年,燕襄公时( 公元前657 年-公元前618 年) ,燕国再次迁到上都蓟,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燕国在蓟城建都约150 年后又迁往燕下都。这次是燕文公徙易,时间为公元前554-公元前544 年。燕文公徙易后,,三百余年更不徙都。早期明刀就是这段时期的产物。
    易是不是武阳,目前也没有定论,但是从文献中,可以知道,易是个与下都有联系的地名。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5楼 发表于2012-02-13 12:00:26

    黄锡全先生在“燕刀 ‘明 ’字新解”一文中,也说明了“易”字能与燕下都易联系起来。不仅如此,个人认为燕布“右明司镪”或许应该读为“右易镪司”,“易”刀背后的左右等字,与此有联系。以前大家都认为“右易镪司”这枚钱币是唯一与地名没有关系的燕国钱币。如果读“易”那么“右易司镪”就完全符合燕国铸造钱币的例制了。1_5003_a5e17ddf975df0b.jpg
    1_5003_f5b9dce9f53cfeb.jpg
    1_5003_5418f357e697dc1.jpg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6楼 发表于2012-02-13 12:08:09

    非常感谢hearts兄贴出自己的观点,有讨论就有提高。学术争论通常都是这样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一定说服谁,不过时间是最好的答案。一些意见不一定正确,但可以作为参考,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7楼 发表于2012-02-13 12:15:30

    回 34楼(李腾飞) 的帖子

    这本书自己参考的啊,是本不错的工具书。您可以到网上搜索下,应该有卖的。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01
    38楼 发表于2012-02-13 12:31:37

    啊亮老师的“右易司镪”1_5003_642dd77ac07f26e.jpg

    离线 厉害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25
    最后登录
    2021-04-10
    39楼 发表于2012-02-13 13:04:53

    hearts是我的师父,虽然他不承认,但教给我很多东西。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句话:
    1.逻辑学上在给定前项不足时会得出无数个结论,但这正是考证的乐趣。
    2.先秦货币的部分难题有时根本没有那么困难,只是我们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刀。
    3.在研究之前必须广泛收集材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去伪存真,但不能舍弃与自己观点相背的真实论据。
    我见解不深在此与大家共勉吧。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