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查看 23326 | 回复 48

    [讨论] 从一刀平五千等传形币看战汉阴阳学说对铸币的影响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随心所愿
    正式会员
    好评
    2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16
    最后登录
    2024-05-01
    40楼 发表于2022-05-02 00:01:21
    kensir117:

    https://bbs.chcoin.com/show-15868264.html 在这面镜子里,大泉五十,和传形大泉十五 就是按照阴阳来排列的。这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明。现在不说要发扬吧,至少应该明白相互间的关系。

    那为啥开元通宝一直到宣统通宝一个传形的都没有?这唐朝至清朝就不需要阴阳了?

    说白了,就是铸造工艺提高了,不会再出现传形这种错币。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5-01
    41楼 发表于2022-05-02 00:21:30
    随心所愿:

    那为啥开元通宝一直到宣统通宝一个传形的都没有?这唐朝至清朝就不需要阴阳了?

    说白了,就是铸造工艺提高了,不会再出现传形这种错币。

    您说的这些在第一页已经讨论过了。

    汉代,尤其是东汉初年儒家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儒家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谶纬之学对东汉政治、社会生活与思想学术均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东汉末年渐衰。由于谶纬本就是人为制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魏晋以后屡加禁止。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

    所以到了隋唐,虽然阴阳思想还在流传,但是作为流通使用的货币,已经没有了两汉时期非常注重谶纬的社会背景。所以,虽然早期开元通宝还使用铜范,但已经没有见到有开元通宝传形钱了。https://bbs.chcoin.com/show-15852971-2.html





    — 此帖于 2022-05-02 00:23:57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5-01
    42楼 发表于2022-05-02 00:42:31

    《中国无神论史》连载42——隋唐时代禁止谶纬

    汉代谶书的代表作是《河图》、《洛书》,王充说是“言兴衰存亡,帝王际会,审有其文矣。皆妖祥之气,吉凶之端也。”(《论衡·纪妖篇》)《隋书·经籍志》说《河图》、《洛书》所记,都是“易代之徵”,即朝代更替的先兆,和王充的意见是一致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河图出世的神话被编入正史《符瑞志》。曹魏、北魏时期,都有新的所谓河图问世。隋代统一,儒者王劭更是新造了许多河图,为隋朝的统治制造天命根据。唐代武则天要做皇帝,他的侄子武承嗣就让人在石头上凿出“圣母临人”的字样,称为“宝图”,为武则天做皇帝制造天命根据。这件被命名为“宝图”的制造者也拙劣得很,似乎上帝也要避唐太宗的讳,把“临民”写成“临人”。但是它确实起到了制造者所期待的作用,它是武则天做皇帝的主要天命根据,就像王莽当年的“摄皇帝当为真”的谶言一样。

    不过这种东西可以帮助没有做皇帝的人去圆皇帝梦,也可以给已经做了皇帝的人制造麻烦和威胁。所以自从东汉时张衡提出要禁绝谶纬以后,差不多历代都有禁绝谶讳的指令。至于究竟能够贯彻到什么程度?没有多少记载。

    据唐代儒者作的《隋书·经籍志》所说,大规模禁止谶纬的事情开始于南朝刘宋的大明年间,到隋代,禁止就更加严厉:

    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以后,又重其制。及高祖受禅,禁之踰切。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

    查《隋书》,隋文帝后期,确有禁绝谶纬的诏书。至于隋炀帝如何发使四出搜寻,则没有记载。但这段记载也足以说明,隋代炀帝时期,对谶纬的禁止,当是超前的严厉。经过隋代禁止,到唐代,即使国家档案馆里,谶纬书籍的存量就非常少了。

    唐代,禁止谶纬被写入了“唐律”,即作为国家正规法令。由名臣长孙无忌主持撰写的《唐律疏义》,其卷四有:

    (唐律)若诈死私有禁物(谓非私所应有者及禁书之物)。

    疏义曰:诈死者,或本心避罪,或规免赋役,或因犯逃亡而遂诈死之类。私有禁物者,注云,谓非私所应有者。谓甲弩矛矟之类,及禁书,谓天文图书兵书七曜历等,是名禁书。称之类者,谓元象器物等既不是书,故云之类。

    对这类犯罪的处置是:“赦书到后,百日见在不首故蔽匿者,复罪如初。”(《唐律疏义》卷四)

    《唐律疏义》卷九,规定了对此类犯罪的量刑标准:

    (唐律)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乙、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其纬候及《论语谶》不在禁限。

    疏义曰:玄象者,玄,天也。谓象天为器。其以经星之文及日月所之道转之,以观时变。《易》曰,玄象着明莫大于日月。故天垂象,圣人则之。《尚书》云: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天文者,《史记·天官书》云,天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故《易》曰:仰则观于天文。

    图书者,河出图,洛出书是也。谶书者,先代圣贤所记未来徵祥之书。……

    这些东西,个人都不准私藏。但是唐初制定的这个法律,还给《论语谶》以及纬书保留了存在的权利。《河图》、《洛书》,则严加禁止。

    到了唐代中后期,禁止更加严厉。大历三年,唐代宗下《禁天文图谶诏》,详细论述了禁止的理由:

    勅天文著象,职在于畴人。谶纬不经,蠧深于疑众。葢有国之禁,非私家所藏。虽禆灶明征,子产尚推之人事。王彤必验,景略犹置以典刑。况动皆讹谬,率是矫诬者乎。

    故圣人以经籍之义,资理化之本。侧言曲学,实紊大猷。去左道之乱政,俾彝伦而攸叙。四方多故,一纪于兹。或有妄庸,辄陈休咎,假造符命,私习星历,共肆穷乡之辨,相传委巷之谈。作伪多端,顺非而泽。荧惑州县,诖误闾阎。坏纪挟邪,莫逾于此。其玄象器局,天文图书,谶书七曜历。太乙雷公式等,私家并不合辄有。自今已后,宜令天下诸州府切加禁断。

    也就是说,天文观测与历法计算,是天文历算学家的专业。谶纬不见于经典,却深刻地迷惑着民众。其内容是完全的荒唐,彻底的谬误。清除这些“曲学”“左道”,才能使国家恢复秩序。况且这十多年来,这些东西泛滥成灾,严重危害着人们的正确思想。所以从今天开始,各地州县都要严厉禁止。

    所谓近十多年来,就是从安禄山叛乱以来。到唐代宗大历年间,叛乱仍然没有平息。每当天下大乱,这种被称为曲学左道的天文谶纬就兴风作浪。所以这次禁止天文谶纬,是当时政治的迫切需要。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皇帝的诏书,非常具体地指示了该如何查禁,以及不按规定行事的处罚措施。诏书指示:第一,要张榜明示:“各委本道观察节度使与刺史县令,同为捉搦,仍令分明榜示乡村要路。”第二,实行伍保制度:“并勒邻伍递相为保”。第三,有此类图书的,要在十日内送官焚毁:“如先有藏蓄者,限勅到十日内赍送官司,委本州刺史等对众焚毁。”第四,假如限期内不上交,被人举报,先杖打一百:“如限外隐藏有人纠告者,其藏隐人先决杖一百。”第五,鼓励举报。并说明了奖励措施。无论过去是官是民,每举报一人,“超资授正员官”。不愿做官的,“给赏钱五百贯文”。并规定了付钱日期:“取当处诸色官钱,三日内分付讫”。举报两人,赏赐加倍。第六,实行监督:“两京委御史台切加访察”。

    这样严厉而具体的指示,即使执行不甚彻底,也会效果显著。经过唐代这样的查禁。到宋代,连《论语谶》之类的纬书也见不到了。如今幸存的,仅有七篇易纬。其他内容,只有在被其他书籍引用的情况下,才能找到一些蛛丝蚂迹。

    据晚唐儒者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武则天当政时,酷吏常常罗织罪名,陷害那些官高位重者。其中一个叫崔玄晖的,曾被武则天封为博陵王。母亲非常忧虑,让他请一位名叫万回的僧人到家来,教他避难的方法。万回来到崔家,崔母赠予一双银筷子。这个僧人一下将筷子扔到堂屋房顶,掉头而去。到房上一看,发现一卷谶纬书,赶快焚毁。几天以后,有关部门到家搜查,什么也没有查到,使他家避免了一场灾难。

    段成式讲完这个故事以后说道,下雪的时候,酷吏往往让小偷把谶纬书埋藏在某人家里。过一段时间,就来搜查。这个崔家,如果不是那个僧人,可能就被灭九族了。(见《酉阳杂俎》卷三)

    段氏的故事可靠程度如何,无须深究。然而这故事说明唐代对于谶纬禁绝的严厉,则是事实。

    从南朝到隋唐,查禁特别彻底的是《河图》、《洛书》。经过南朝以及隋唐两代的查禁,到宋代,君臣几乎都不知道什么是《河图》、《洛书》了。所以才有人制造了一些黑白点阵,说河图、洛书就是这个东西。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人还认为,这些黑白点阵就是伏羲时代出于黄河、伏羲据以画出八卦的河图、洛书。

    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谶纬神学,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儒教神学体系中最为荒谬的部分。由儒教国家来查禁这些荒谬的神学成分,是中国古代思想脱出愚昧的重要步骤,也是无神论思想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

    离线 边有小磕
    正式会员
    好评
    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10-28
    最后登录
    2024-05-01
    43楼 发表于2022-05-02 09:25:54
    kensir117:

    您结合这个帖子看,就能理解了。https://bbs.chcoin.com/show-15868264.html

    学习了

    离线 胖头老虎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11-26
    最后登录
    2024-04-28
    44楼 发表于2022-05-02 09:38:07

    感谢楼主为我们深度释读古钱币内在的奥秘!古铜钱自身的天圆地方造型就是古人对世界观的表达,那么古币文字的对应理应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要把它们误认为只是错版币,那就低估了他们的价值!传形、重轮、反书,包括宋钱的真篆对钱,旋读对读,其实都是古人对阴阳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此外明代还有一些补的年号钱,那为什么会有这种钱呢?其实也是和古人的阴阳圆满观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拭目以待

    离线 饮水思源
    实名认证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09-01
    最后登录
    2024-04-28
    45楼 发表于2022-05-02 11:45:58

    神神叨叨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5-01
    46楼 发表于2022-05-02 14:55:07
    胖头老虎:

    感谢楼主为我们深度释读古钱币内在的奥秘!古铜钱自身的天圆地方造型就是古人对世界观的表达,那么古币文字的对应理应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要把它们误认为只是错版币,那就低估了他们的价值!传形、重轮、反书,包括宋钱的真篆对钱,旋读对读,其实都是古人对阴阳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您说的非常在理,非常认同您的观点。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并不像现在这样科学、唯物。当时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思想,就是那些现在看来神神叨叨的阴阳五行学说。所以,钱币研究,我认为还是要重视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研究,需要结合当时人们的所思所想,来研究钱币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而不能仅仅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古人。这就需要我们对当时出现的各种器物,比如铜镜,画像石,碑刻,等一系列的器物,一起研究,这也就相当于“交叉学科”吧。而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钱币铸造方面。现在钱币收藏太注重“专”了,觉得一定搞得非常“专”才能出成果。其实,我觉得也是一种误区吧。毕竟任何时代,社会都是个大杂烩,不光有纵向的,还有横向的,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只有多看看其他方面的相关联系,才能正确理解本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

     
    实名认证
    好评
    7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5-22
    最后登录
    2024-04-30
    47楼 发表于2022-05-02 18:45:57

    观点很新颖,学习

    离线 轩辕星
    正式会员
    好评
    6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11
    最后登录
    2024-04-30
    48楼 发表于2022-05-09 14:25:34

    好贴,学习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