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40953 | 回复 87

    [讨论] 我为啥不喜欢宋母这个称呼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永興泉邸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1-06
    最后登录
    2024-05-15
    60楼 发表于2021-12-24 12:16:41

    我也不喜欢母钱这个称呼,很多徽宗钱的美制都能达到现在宋钱评母的标准,我不反感有精铸或者美制这个说法,只要相较于其他同版别的明显是要漂亮很多的都可以认定为精铸或老修穿。我觉得无需讨论是否有宋母只需讨论宋朝时期是使用翻砂还是模具铸造工艺就行了,如果是前者那么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么多花穿的和移范就好了

    2023-02-09 转正
    离线 永興泉邸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1-06
    最后登录
    2024-05-15
    61楼 发表于2021-12-24 12:22:59
    永興泉邸:

    我也不喜欢母钱这个称呼,很多徽宗钱的美制都能达到现在宋钱评母的标准,我不反感有精铸或者美制这个说法,只要相较于其他同版别的明显是要漂亮很多的都可以认定为精铸或老修穿。我觉得无需讨论是否有宋母只需讨论宋朝时期是使用翻砂还是模具铸造工艺就行了,如果是前者那么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么多花穿的和移范就好了
    当然如果有人觉得是同时两种铸造工艺都存在的那么就提供如何区别这两种工艺存世的钱就好了。
    或者如果想评母钱其实应该是有对应的子钱的版别对应的图片子钱应该是比较大量的看起来得都是翻砂工艺铸造的,但如果对应的版别的子钱里面有移范或花穿那么就无需再讨论了

    2023-02-09 转正
    离线 素手锋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4-05-20
    62楼 发表于2021-12-24 12:57:54
    永興泉邸:

    我也不喜欢母钱这个称呼,很多徽宗钱的美制都能达到现在宋钱评母的标准,我不反感有精铸或者美制这个说法,只要相较于其他同版别的明显是要漂亮很多的都可以认定为精铸或老修穿。我觉得无需讨论是否有宋母只需讨论宋朝时期是使用翻砂还是模具铸造工艺就行了,如果是前者那么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么多花穿的和移范就好了

    泉友这问题本身问的就漏洞百出,我觉得还是应该放下泉谱,多看书多学习,我没有别的意思,泉友别误会。属实是这样的帖子和回帖太多了,实在看不下去了,借泉友宝地一舒为快,见谅海涵。

    首先呢,用字口、状态及大小辨别母子,那是市场上别有用心或者他本身就认知不全的话语权们,给大家恶意灌输洗脑,形成的误区。为的是售卖字口币,状态币。但是这种东西肯定不只他有,可他却只给自己评,不给别人评,这就让很多不明就里的泉友摸不着头脑,久而久之就错误的理解,因疑生惑的否定嘲讽甚至谩骂宋母。说到底,这还是参与者自身认知水平的问题,没有嘲讽泉友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

    其次呢,泉友提及的花穿我要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是错穿,是一种二次复凿形成的工艺差错。真正的花穿工艺铸币,凤毛麟角,肯定不是泉友所指,多看书多学习,泉友自有所获。

    最后,泉友提及到翻砂和范铸两个概念,我们况且不谈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我就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没有母(模),一方散沙是如何夯实出钱面,钱背的?翻砂或者铸范过程中用以拓出铸币痕迹的东西,应该叫什么??如果没有母(模),第一枚制铸币应该叫什么?别管是木牙雕还是锡铅银雕的,亦或者是泥板直接篆刻浇铸。总要有第一枚铸币啊,总不能是集中意念两眼紧闭,脑补画面凭空而来,对吧?

    不管是翻砂、失蜡、范铸但凡人工铸造,必有母(模),这是定论,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负责的说,这几十年来在真正的学术研究里和先贤认知里,从来没有质疑否定过宋母(模)的存在,关于宋母争议的焦点只在于宋母的形制特点,宋代冶金铸币史与铸币工艺发展的制铸规律,宋代陶瓷的发展与研究,翻砂法宋朝制铸的可行性论断,宋代母钱工艺界定与考证,宋代母(模)与范铸的特征界定与研究等相关课题。泉友所谓的宋母质疑声多是市场上这些所谓的专家大佬想当然凭空捏造出来的,之前是因为他们自身认知水平的低下。近年来的盒子母鼓吹,目的就是营销敛财,就和2000年之初,恶意降低入市门槛一样。用业内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说“这帮贩子,这些年就没干过什么好事”

    — 此帖于 2021-12-24 12:58:27 被 素手锋芒 编辑过 —
    离线 永興泉邸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1-06
    最后登录
    2024-05-15
    63楼 发表于2021-12-24 13:58:30
    素手锋芒:泉友回复的很到位,我也在回复一下,本身我的发言其实是站在现在商业买卖钱币的基础上所谓的宋代(母钱),泉友的回复确实很到位想要寻求根本,但这个根本是不太会有定论了的,我们只能期盼有一个合适的名称来让大家有一个相对的标准,让大多数的泉友都能认可的说法。其次我说的花穿和移范只要玩过宋钱肯定知道在实际存世的宋钱里面是占比非常高的,我个人接触的宋钱也有个千把斤感觉占比在5%-10%左右,这是一个答案,不是探讨的问题,有这个情况至少可以证明行用钱是模具铸造的,无法确定模具是怎么铸造的,泉友应该想要了解的是模具如何制造的概念,我想探讨的是行用钱是用什么铸造的
     
    2023-02-09 转正
    离线 素手锋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4-05-20
    64楼 发表于2021-12-24 14:33:26
    永興泉邸:
    嗯。明白泉友的意思,其实我就跟泉友说一下,有关你说的这个花穿问题。
    根据铸造工艺特征和性质,穿口现在已知已见的几种形态。
    1、错穿。二次复凿。表现为双四穿的切面均平直规整,无翻砂痕迹,因为人工操作,多有位移。宋钱元丰元祐,圣宋行书狭圣小平等铸币比例中占比最大。
    2、凿穿。一次刻凿。与复凿工艺的区别在于内穿位移转向处皆有挂范痕迹,只是四穿内部平滑,成因同上。开元、绍圣小平中最为常见。
    3、复穿。套穿,为十分稀缺的宋钱制铸工艺。内穿内侧同位套嵌独立一穿,双穿紧密为一体浇灌,无衔接缝隙痕迹。已知可见参照,崇宁通宝“用宁”梯背及退崇梯背,工艺成因待考。
    4、花穿。形似错穿,但有本质不同。花穿是在内穿线中取点,人工挤顶,形成类八角形态。特点,顶角为四钝角非直接,且顶角圆滑,花穿顶角两两连线不为直线,呈内八角,形制考证趋向行铸花钱。铸制存量较为稀少。
    花穿与错穿和凿穿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带有特殊性质的人为制铸,后两者为铸币的正常车修工序。
    我觉得泉友说的所谓花穿应该就是错穿,因为凿穿工艺的位移角度不比错穿,错穿在很多时候经常被泉友叫做花穿。当然了,是我猜的,或者泉友说的就是花穿,是我理解错了。
     
    离线 素手锋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4-05-20
    65楼 发表于2021-12-24 15:09:24
    永興泉邸:
    关于行用子钱的铸造,在我自己的帖子有相关论述。根据宋钱的存世量推导制铸量,根据海量实物的特征与各时代铸币比对,自唐宋开始至后,有铸造量的铸币,皆遵循翻砂为母,子钱范铸的行铸规律。
    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宋钱范铸,却有《天工开物》的关于翻砂铸造法的详细介绍。也能解释宋钱范铸为什么会有子钱留存翻砂的痕迹,而且从相关依稀的遗迹考证实物也可以明确证明这一点。
    就以为崇宁,大观为例(铸造精,工艺成熟,制式大,易于观察),典型的范铸币却有众多的翻砂制铸痕迹留存。其实当为翻砂制铸拓范母钱之后,因为拓范母钱扣砂的不彻底或砂型拓范后的修整不细所致。
    我们要考虑到不管是翻砂还是范铸,本身范的材质主要还都是以沙岩灰泥为主,只是沙箱范砂材质更糙,陶化范(量化范)的砂质砂型更为细腻。母钱带有铸造砂痕,又因为陶化范的高精度,所以范保留了母钱的翻砂铸造特征,从而通过范遗传给了行铸子钱,范铸的宋代子钱具备了所谓的翻砂痕迹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翻砂痕迹的成因不同,所以翻砂痕迹在铸币上的表现有大有小,有粗有细,且多集中于钱币内缘,外郭侧,字口间。
    不管是范铸还是翻砂,首先说,这两个都是范,含砂的范,只是功用不同,工艺不同,命名不同而已。就好像我们我们做炖菜,先将葱姜蒜炸锅,这是一个脱水提香的过程,之后在加入水,放入食材,熬煮,这是一个加水的过程。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历史很渊博,古人有智慧,不可从一而终。翻砂法,失蜡法,皆为母钱制铸方法。而母钱制铸完毕后,拓范制范,范铸子钱。唐末宋初前,因为行用范多了泥,所以对翻砂法的依赖性更大,在铸币表现出的特征也越多。唐以后,出现泥范的升华,陶化范,因为高温陶化的范耐磨耐损精度高,报损率低,循环使用,高效快捷,所以对翻砂法的铸币方式逐步替代,所以到了宋中期及后,关于铸币翻砂的痕迹也是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铸币精度和产量的稳步提升。
    这就是研究和考证的意义所在,都说过手量,什么是过手量,数量并不决定认知,过手还需过脑走心,麻木的照搬书本,按图索骥,那就是简单的肉皮搓铜,变得没有意义。
    我也就是瞎说啊,只为学习讨论,无心说教。
    离线 永興泉邸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1-06
    最后登录
    2024-05-15
    66楼 发表于2021-12-24 15:38:44
    素手锋芒:泉友回复很到位了感谢指教
    那么回归我的回复泉友觉得现在大批量的所谓的宋代(母钱)入盒的情况有没有更好的名词替代?是否有把普通行用钱或者精铸的行用钱作为了母钱,乃至标样钱的情况?
    讨论大多是理论依据的,应证到实际的钱币市场交易情况中是否能套用,泉友是否有见过宋代的铜范或其它钱范,或者标准的宋代母钱特征非常鲜明的那种?
    (追问泉友是请再指教,无冒犯之意)
    2023-02-09 转正
    离线 素手锋芒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4-05-20
    67楼 发表于2021-12-24 16:13:59
    该帖已被屏蔽
    离线 chensong116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3-10
    最后登录
    2024-05-06
    68楼 发表于2021-12-24 20:56:19

    最喜欢看你们聊宋母,瞧瞧这是什么,2020年某窖藏所出


    1640350578314.xfile.jpg
    离线 chensong116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1-03-10
    最后登录
    2024-05-06
    69楼 发表于2021-12-24 20:57:26

    我说它是原母,不知有没有人喷我,哈哈


    1640350644773.xfile.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