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7326 | 回复 57

    畢建泉品品評之三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小盛
    实名认证
    好评
    95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24-06-18
    20楼 发表于2003-11-11 08:10:00

    第一枚的铜质在雍正中常见,在以后的清钱中好像少见。

    2022-04-08 转正
    离线 中华泉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3-04-23
    最后登录
    2024-06-15
    21楼 发表于2003-11-11 08:53:00

    i cant understand f-u-c-king english

    never again CX138

    离线 东风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1-08
    最后登录
    2021-04-10
    22楼 发表于2003-11-11 16:21:00

    以下是引用ahax在2003-11-10 17:59:40的发言:
    向老钱兄致以敬意, 好话人人都会说, 能提出,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这才是真正的泉德! 老钱带了一股泉坛清风!!
    离线 老錢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23楼 发表于2003-11-11 17:38:00

    多謝泉友就泉論泉

    也多謝138泉友提出的見解。說實話﹐我本不想點明的﹐但看來不說不行了。
    我個人就此“雕母”錢的見解有二。第一枚錢的破綻在於﹕正面文字字口﹐內穿﹐地章火氣未退﹐如新鑄之錢﹐而錢郭卻如歷經滄桑﹐形成極大的反差。背面滿文寶字文字書寫牽強。和前期的明代崇禎及後期的乾隆比較雕工﹐毫無承前啟後之感﹐此錢文字細弱無力﹐錢多刻意做作之感。如138泉友所言﹐以此錢來翻鑄母錢﹐其結果不得而知。網上多鑄造專業人士。比我懂此行。但此錢看上去包漿老到﹐尤其背面﹐不上手確實難說是新的。我只知現在清錢做偽﹐包漿已過關。而且鐵鏽色最易做。故只能說看上去象老的。第二枚錢應是個老東西﹐可惜經過磨﹐刮﹐雕工處理後﹐假以時日﹐老東西的鏽色再回上來﹐實在難辨。破綻在於﹕其平面磨的過於均衡﹐字口穿口均成90度角了(當然也在個別部位小處理了一下)﹗大家想想﹐這在雕母可能嗎﹖再比比兩枚錢﹐第一枚有可能變為第二枚嗎﹖而第二枚剛做出來時會是第一枚的樣子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1 9:39:46编辑过]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24楼 发表于2003-11-11 17:41:00

    文字纤细的祖钱铸出母钱后,还需要对平面进行打磨,会使文字变粗,这是之所以祖钱文字要细一些的缘故之一。文献说(同版)祖钱重二钱三分,母钱重一钱七八分,制钱重一钱四分的道理就在于制造过程中次第收缩和打磨使钱不断变小。

    离线 老錢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25楼 发表于2003-11-11 18:09:00

    據清鑄錢史料記載﹐乾隆之後始用銅雕母錢。這從百年來的實物收集亦可得證。因經百年外患內盜﹐無論國外的大英博物館﹐還是國內一流博物館﹐至今尚未發現清前三代銅雕母真品﹗近期有幸聆聽孫仲匯老師講課﹐難得他告知大家﹕上博那枚順治背原雕母﹐現在看來也有問題。而這點十多年前﹐布威納先生即已告知上博了﹐可惜當時沒人聽﹐時至今日﹐他仍耿耿于懷。
    想想看﹐當年的外匪八國聯軍沒能搶到﹐內賊王公奸臣也沒能盜取來﹐能留存至今的的故宮內府藏品中也沒有的清前三代銅雕母﹐一下跑出倆個來﹗這麼幸運的事可能嗎﹖
    唉﹐說至此﹐我也只能說我今後沒能力﹐也不敢玩清錢了。像我這樣沒條件天天在第一線假錢堆裡摸爬滾打﹐還要用放大鏡看五分鐘以上的人﹐還是不要讓錢來玩我﹐如泉友所勸﹐向前輩學習﹐激流勇退為好。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26楼 发表于2003-11-11 18:16:00

    24楼的议论差矣!要说就说清楚,使大家都有所收获,使众泉友得到提高,使园地日益兴旺。说一半藏一半,让大家不知所云,明白人知道是在斗气,不明白的反倒不知真假了,我觉得还不如别说。对不起,说话直率了点。
         先生说第一枚钱有新处,有旧处,倒使人不明白了,那这钱究竟是什么时候的?怎样制作的?老做(民初钱局匠人)的制作目的是什么?新做谁有这种手艺?请举出一二例真正能够乱真的假雕母来。再有文字特征只能跟多数雍正钱比,比较是否和普通钱一样或风格近似。我不玩雍正钱,对版别不熟悉,但文字风格我觉得和雍正普通钱一致,看不到什么刻意做作的地方,熟悉雍正钱的朋友可以发同类或同版的普通钱来对照。而且平心而论,此钱的雕工一点不比乾隆的差。而且每一朝雕母有每一朝的特点,如嘉庆雕母多数较薄,同乾隆和道光雕母相比也可能没有“承前启后”的感觉。至于第二枚钱,若说是磨刮而成,简单的很,就请先生找位高手找枚好品相的雍正磨刮出一枚请大家看看(即使没有包浆也罢),这几年磨刮改刻的钱看的太多了,都有破绽,无可挑剔的还真没有见过。

    离线 铁扇子
    荣誉会员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12-01
    最后登录
    2023-10-25
    27楼 发表于2003-11-11 18:29:00

    我最早见到那枚顺治背原雕母拓片是在1986年,当时(1986年)《中国钱币》发表了一批上博的祖钱母钱藏品,其中就有顺治背原雕母,觉得非常精美。自己开始搞清钱是在90年吧,就开始觉得那枚钱不到代,应当是乾嘉时的东西,并且告诉了孙先生,并得到他的赞同,一晃也有十几年了。这一点请大家相信,中国人的智慧不比外国人差,布氏搞了几十年,我搞了一两年就弄明白了这件事情。倒不是说我有多聪明,是我植根于中国,能够随时吸收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见到新东西。所以说收藏和研究中国古钱的最好土壤在中国!

    离线 大观通泉
    普通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1-11
    最后登录
    2021-04-10
    28楼 发表于2003-11-11 18:41:00

    以下是引用蓝色玫瑰在2003-11-10 16:24:25的发言:
    我也看真,对不起了.
    离线 泉影
    一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2-10-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29楼 发表于2003-11-11 18:57:00



    以下是引用铁扇子在2003-11-11 10:16:13的发言:...文字特征只能跟多数雍正钱比,比较是否和普通钱一样或风格近似......


    铁兄说到点子上了!

    2003111110572525939.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