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0273 | 回复 83

    [讨论] 宋代史料之源流初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楼主 发表于2016-01-07 16:18:32
    — (梓泉) 设置高亮操作 (2016-01-07 16:39:03) —

       研究宋代历史,必然离不开汗牛充栋的宋代史料。经过近千年的传抄刻印,这些史料,或流散、或湮灭、或篡改、或辑误、......以至残缺不全,甚至相互抵牾。
       因此,对于宋代史料的使用,存在两个误区:一,“拿来即用”,摘取史料中的记载,不加研究考证,直接演绎发挥;二,“因噎废食”,基于史料存在的各种缺点,否认史料的研究价值,走向另一个极端。
       书,不可不读,亦不可全信。本文的目的在于:初步梳理宋代各种史料的来源和出处,以及整理、编撰、流传的一个大概脉络,为研究者如何选取和使用宋代史料,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此帖于 2016-01-07 16:19:47 被 deep14 编辑过 —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1楼 发表于2016-01-07 16:21:04

    一,宋代官方记录并修撰的史料

    1,官方史料的种类
         
    原始档案部分:
         * 起居注
       “起居注”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皇帝言行的原始档案,据说最早出现于记载的是汉武帝的《禁中起居录》。自汉以下,历代时断时续地保留了这个制度。宋立国初,各项制度尚不完备,至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置起居院,始由专人专职修记“起居注”,记载皇帝的行踪、言录、诏令、奏折的批复等等。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一点---宋代的“起居注”是先送皇帝审阅,再送史馆存档的。
         * 时政记
       “时政记”是记载宋代重要军国政事的讨论及决策过程的档案,由宰相和枢密使挂职记录,属于国家机密,由专修国史和实录的机构保管。新皇帝登基后,存档的“时政记”与“起居注”成为编写前任皇帝《实录》和《国史》的原始材料,成书以后,里面的内容才等于解密。
      * 日历
       记载宋代各种政事,包括民生、经济、军事、河防、水利等各方面的奏折、诏令、制度、来往公文,可谓包罗万象。这些材料(包含“起居注”与“时政记”),按时间顺序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成为一本信息丰富的“流水账”,由史馆保管,为进一步编修《实录》、《国史》作准备。
       高宗南渡,鉴于“靖康之难”时各类典籍的失散,更加重视档案资料的保存。一方面,徽宗时曾经设置的六部“架阁文字”职位与“架阁库”,得以恢复并制度化,负责保管各部的公文档案;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的“日历”原为档案性质,南宋时期的“日历”则进一步修整成书,便于保管和查阅。
     
       在两宋的大部分时间里,记录“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制度得到了比较规范的执行,积存了丰富的档案材料。但是,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徽宗废政”、“高宗南渡”,曾经出现过中断,不过待时局稳定后,也进行了补充和修撰;此外,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曾经导致这些材料被推倒重来,如秦桧专权时,由其子秦熺所修录的“日历”,在秦桧去世后被下令重修;最后,理宗以后,至“崖山亡宋”,因战事紧迫,档案收集自然参差不齐,相关事件的记录与保存也不够全面。
      * 其他档案
        各类日常性的,奏议的文稿、来往的公文、敕令与格式、地方闰年一上的户籍版图等档案,由各官司分别保存,称为“架阁”,以便修《实录》、《国史》、《会要》、《会计录》等书时,相关人员进行查阅并采集。
       
        编撰成书部分:
        * 实录
        “实录”是以宋代每一朝皇帝的在位时期为编撰时限,以“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资料为基础,兼顾收集其他渠道的相关材料,以编年体为体裁,加工编撰而成的史书。
        宋代新皇帝登基,下诏编撰上一任皇帝的“实录”,是一种制度,一般由宰相挂职负责这项工作。“实录”成书后,一定地位以上的士大夫可以借阅和抄录。“实录”对比于“日历”,经过进一步整理,显得相对简炼,例如《宋高宗日历》是一千卷,编撰成书的《宋高宗实录》则是五百卷。
     
    * 国史(正史)
        对比于“实录”,宋代的“国史”和“正史”是官方进一步加工修成并正式公布的史书,采用的体裁是纪传体,有“纪”、“志”、“传”,但不包含“表”,因为另有“宗正寺”和“玉牒所”分掌宗室族谱与皇帝属籍,宰执的更替也另有记载。
       “国史”和“正史”的修撰,也是新皇帝登基后,由宰相挂职负责进行。修撰内容时限有时为一朝,有时为数朝;修撰的过程,有一次成书进呈,也有多次分部成书进呈。宋代的“国史”,并未刊印出版,士大夫们可以传抄。
     
    * 会要
       “会要”不是史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政书,将礼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排序编辑而成。“会要”是研究宋代各项制度的重要典籍资料。
     
        * 其他
        “宝训”,或名“圣训”,系编集皇帝的言论诏谕而成;
    “圣政”,或名“政要”,系编集皇帝与群臣问对之语而成,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为“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内容相对精简。
        “会计录”:宋代的经济情况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困扰统治阶层的主要问题是财用不足。因此,以“开源节流”为目的,宋代皇帝多次下令三司及后来的户部编辑“会计录”,统计各项经济数据,便于统治阶层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会计录”对宋代经济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经武要略”:经过宋金战争洗礼后,南宋统治者,提高了对军事的重视力度,于是以每朝皇帝在位为时限,编纂军事战争方面的史料为“经武要略”,成为南宋中后期的一项制度。
     
        小结,宋代官方记录并修撰的史料,主要为:
     # 原始档案的“起居注”和“时政记”;
     # 北宋时为原始档案,南宋以后初编为书的编年体“日历”;   
     # 修撰成书的有编年体《实录》、纪传体《国史》或《正史》、政书体《会要》、其他类《宝训》或《圣训》、《圣政》或《政要》、《会计录》、《经武要略》等等。
     
        《宋史-汪藻传》中记载了汪藻于绍兴元年(1131年)上书宋高宗的一段话:“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有助于我们理解宋代史料的渊源。

    — 此帖于 2016-01-07 16:22:46 被 deep14 编辑过 —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2楼 发表于2016-01-07 16:23:42

    2,官方史料的编纂与流向
    * 北宋部分  
        宋太宗时期: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史馆上《太祖实录》。
       
        宋真宗时期:
        咸平元年至二年(998-999年),钱若水主持,修成《太宗实录》,后又重修《太祖实录》成。
        景德四年(1007年),丁谓上《景德会计录》。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王旦上《两朝国史》(太祖、太宗两朝)。
     
        宋仁宗时期:
        天圣二年(1024年),王钦若上《真宗实录》。
        天圣八年(1030年),吕夷简上《三朝国史》(太祖、太宗、真宗三朝)。
        明道元年(1032年),吕夷简上《三朝宝训》(太祖、太宗、真宗三朝)。
        庆历四年(1044年),章得象上《国朝会要》(后世命名为《庆历国朝会要》)。
        庆历年间,修成《庆历会计录》。
        皇祐年间,田况修成《皇祐会计录》。
        
        宋英宗时期:
        治平年间,韩绛修成《治平会计录》。
        
        宋神宗时期:
        熙宁二年(1069年),韩琦上《仁宗实录》;曾公亮上《英宗实录》。
        元丰四年(1081年),上《国朝会要》(后世命名为《元丰增修五朝会要》)
        元丰五年(1082年),王上《两朝国史》(仁宗、英宗两朝)。
        元丰六年(1803年),林希上《两朝宝训》(仁宗、英宗两朝)。
         
        宋哲宗时期:
        元祐初,李常修成《元祐会计录》。
        元祐六年(1091年),吕大防上《神宗实录》。
        元祐中,诏修《神宗宝训》、《神宗国史》未成。
        绍圣二年(1095年),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因参与修史,被新党攻击,落罪受责降官。
        绍圣三年(1097年),章惇上重修《神宗实录》。
        元符元年(1098年),章惇进《神宗帝纪》。(注:为国史之“纪”部分)
     
        宋徽宗时期:
        元祐八年底,诏修《六朝宝训》、《国朝会要》,未成。
        崇宁三年(1104年),蔡京上《神宗史》。(此据《宋史-徽宗本纪》,另《宋史-艺文志》记为《神宗正史》)
        大观四年(1110年),蔡京上《哲宗实录》。同年,下诏修《哲宗史》。
        宣和二年(1120年),下诏别修《哲宗史》,最后由王孝迪完成《哲宗史》。(《宋史-艺文志》记为《哲宗正史》)
     
       北宋官修的史书典籍,成书后没有刊印发布,原本保存于史馆,一定地位以上的士大夫可以借阅抄载。参与编纂者,亦可借此机会,接触大量的原始档案。所以,北宋的官方史料,就有了两个流传渠道,一为官方原本;二为士大夫抄本。
       “靖康之难”,金人将北宋的各类史书、典籍、档案等抄略一空。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原本,一部分难免遗散于这场劫难中,但大部分则被金人辇运到了燕京(今北京)。
       南宋中兴,士大夫们期望总结出北宋覆亡的原因,利用手上的北宋史料抄本,掀起一次自撰私史的高潮(本文下一章另为介绍)。此外,南宋官方重修北宋国史、实录、会要时,也大量借助了士大夫们所保留下来的史料抄本。
     
     
    * 南宋部分
    宋高宗时期:
    绍兴五年(1135年),范冲上《神宗实录考异》。赵鼎、范冲上重修《神宗实录》。
    绍兴七年(1137年),以重修《神宗实录》去取未当,命史馆复加考订。
    绍兴八年(1138年),赵鼎上重修《哲宗实录》。
    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上《徽宗实录》。
    绍兴十三年(1143年),秦熺修成《建炎以来日历》,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秦桧亡,命史馆重修“日历”。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命史馆重修徽宗大观以前实录。置国史院,修神、哲、徽三朝正史。汤思退等上重修《徽宗实录》。
     
    宋孝宗时期:
    隆兴二年(1164年),魏(木巳、音si)等上《三朝帝纪》(神宗、哲宗、徽宗),《太上皇(高宗)圣政》。
    同年诏免进“钦宗日历”,送国史院修纂实录。
    乾道四年(1168年),蒋芾等上《钦宗帝纪》与《钦宗实录》。
    乾道六年(1170年),陈俊卿、虞允文等上《四朝会要》(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乾道九年(1173年),梁克家等上《中兴会要》(后世称《乾道中兴会要》)。
    淳熙三年(1176年),《太上皇(高宗)日历》修成。
    淳熙四年(1177年),龚茂良等上《徽宗实录》(重修)。
    淳熙七年(1180年),赵雄等上《四朝国史-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
    淳熙十三年(1186年),王淮等上《四朝国史-列传》(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皇帝(孝宗)会要》。
    由此,《三朝帝纪》+《钦宗帝纪》+《四朝国史-志》+《四朝国史-列传》,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之《四朝国史》成书。
     
     
    宋光宗时期:
    绍熙元年(1190年),《寿皇(孝宗)日历》成。
    绍熙三年(1192年),《寿皇(孝宗)圣政》、《寿皇(孝宗)会要》成。
     
    宋宁宗时期:
    庆元二年(1196年),修成《庆元会计录》。
    庆元三年(1197年),京镗等上《高宗实录》。
    庆元六年(1200年),修成《太上皇(光宗)日历》、《太上皇(光宗)圣政》、《太上皇(光宗)会要》。
    嘉泰二年(1202年),陈自强等上《高宗实录》。
    嘉泰三年(1203年),陈自强等上《孝宗实录》、《光宗实录》、《皇帝(宁宗)会要》(第一次)
    嘉定元年(1208年),诏史官改绍熙以来韩侂胄事迹。
    嘉定六年(1213年),史弥远等上《高宗宝训》、《皇帝(宁宗)会要》(第二次)
    嘉定七年(1214年),史弥远等上《高宗中兴经武要略》。
    嘉定十四年(1221年),史弥远等上《孝宗宝训》、《皇帝(宁宗)会要》(第三次)
     
     
     
    宋理宗时期:
    嘉熙二年(1238年),以李心传为祕书少监、史馆修撰,修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国史,实录。
    淳祐二年(1242年),史嵩之等进《中兴四朝国史》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孝宗经武要略》、《宁宗日历》、《宁宗实录》、《宁宗会要》(第四次定稿)
    淳祐五年(1245年),范钟等上《(理宗)日历》、《光宗经武要略》、《宁宗实录》。
    淳祐十一年(1251年),郑清之等上《(理宗)日历》、《(理宗)会要》、《光宗宝训》、《宁宗宝训》、《宁宗经武要略》。
    宝祐二年(1254年),谢方叔等上《(理宗)日历》、《(理宗)会要》、《七朝经武要略》、《中兴四朝志传》(推测是补充《中兴四朝国史》)。
    宝祐五年(1257年),程元凤等上《(理宗)日历》、《(理宗)会要》、《(理宗)经武要略》、《中兴四朝志传》(推测是继续补充《中兴四朝国史》)。
    景定五年(1264年),贾似道等上《(理宗)日历》、《(理宗)会要》、《(理宗)经武要略》、《徽宗长编》、《宁宗实录》(重修?补充?)。
     
     
    宋度宗时期:
    咸淳四年(1268年), 贾似道等汇总《理宗日历》、《理宗实录》(注:同年,史馆状《理宗实录》接续起修。)、《理宗会要》、《理宗经武要略》,《宁宗实录》 (重修?补充?),及《咸淳日历》。
     
       南宋官修的史书典籍,在“瀛国公”于临安投降元军后,也被整批装载运至大都(今北京)。然后,有人发现,当年金人迁都汴梁时,遗忘了抢自北宋的史料典籍。一百五十余年后,南北两宋的官方典籍原本,相遇于北京,成为了后来元朝官方编修《宋史》的基础。
       南宋士大夫,注重于史料的保存和整理,私人抄录官方材料,以修撰史书或整理典籍的风气,一直延续至元朝初年(下一章节另行介绍),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
     
    * 小结
       分析宋代官方史料的编撰过程,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端倪,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实录》、《国史》等多次被重修改写,这为后人研究宋代历史,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例如,《太祖实录》的重修,也许与“烛影斧声”、“金匮之盟”脱不了关系。又如“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导致神、哲、徽三朝的史书,来回、反复地删添或重修。再如南宋后期,权臣相继秉政,任人唯亲,卖官鬻爵,掌控言路,使得官方史书彻底沦为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 此帖于 2016-01-07 16:26:32 被 deep14 编辑过 —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3楼 发表于2016-01-07 16:26:02

    二,宋代私人修撰的“别史”
    1,北宋时期
       北宋立国伊始,禁止私人修撰当朝史事成为一项制度。在整个北宋时期,“私史之禁”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此处,需要提及的一本书是《隆平集》。从书名来看,此书似乎只是一本士大夫的文集,而实际上,此书体裁却是类似北宋“国史”的纪传体。
       “隆平”意指“建隆”(宋太祖第一个年号)和“治平”(宋英宗唯一的年号),此书的内容时限,正是北宋前五朝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
       此书出现于南宋初年,当时介绍为曾巩所留遗稿,现代史学家对此有一些争议。不过,曾巩在元丰年间确实受命编纂《五朝国史》,在完成任务前受到政敌攻击而去,此事半途而废。《隆平集》一书的内容,确实又是相当粗糙,明显为未经统一校正的资料手稿。所以,笔者认为,此书系曾巩的遗稿一说比较可信。(还有其他线索,本文不再累赘)
     
     
    2,南宋时期
       “靖康之难”以后,南宋士大夫一方面期望于总结北宋覆亡的原因,一方面出于对北宋繁华的怀念,掀起一股修撰“私史”的高潮。虽然期间也经历过官方的几次禁令,但是仍然涌现出一批有着重要地位的史书,这些史书体裁广泛,包括“纪传体”、“编年体”、“政书体”等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东都事略》王偁
    全书130卷,起自宋太祖,终于宋钦宗,是一本纪传体的北宋史,内容包括“帝纪”、“世家”、“列传”部分,没有“表”和“志”。北宋定都汴梁,亦称东京,书名“东都”由此而来。
    王偁的父亲王赏,在高宗绍兴年间,官任实录修撰,因此可以接触大量官方史料,为编撰此书打下了基础。有一种观点,认为此书为王赏、王偁父子两代人相继编撰完成,笔者认为可信。
    此后,洪迈受命编修《四朝国史》(神、哲、徽、钦)时,将《东都事略》一书上奏宋孝宗。王偁因此得以授官入仕,后升知龙州,历官至直秘阁。
     
    *《三朝北盟汇编》徐梦莘
     “三朝”,指徽、钦、高宗三朝;“北盟”,指宋金之间的和与战;“汇编”指明此书的内容,是对各类史料的汇集与编撰。此书自政和七年(1117年)宋遣使与金订“海上之盟”开始,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征被部下弑杀于扬州,次年宋金恢复和议止,共250卷,记载四十五年间事,为编年体。   
     宋金和战是两宋相替时的头等大事,宋人据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记录成书者,不下数百家,但“各说异同,事有疑信”。因此,徐梦莘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按年月日标示事目,加以编排,征引的文献达二百多种,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也不加考辨,由此保留下来大量的珍贵的原始史料。

    *《宋大诏令集》宋绶子孙
     收录北宋九朝的各类诏令文书,共240卷,今残存196卷,具有原始档案性质。原书不著编者,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王应麟《玉海》、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等文献所载,此书是由宋绶后人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利用家族所保存和收集的诏令资料所汇编。
     
    *《宋朝事实》 李攸
        南宋初年,李攸编撰,全书60卷(今存20卷),是记载北宋的典章制度的会要体政书。
     
    *《中兴小历》 熊克
     又名《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即《宋中兴纪事本末》),后名《中兴小历》,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名《中兴小纪》,是记录南宋高宗一朝的编年体史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
     此书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体史书,原书980卷,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於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简称《长编》)。
     李焘在编撰此书过程中,坚持“宁失于繁,勿失于略”,除取材于北宋官方国史、实录外,大量采用私家文集、笔记、行状、家传等材料,互相考校,保留了大量现已失传的原始材料。不过,这也是部分史学研究者对《长编》一书的诟病,认为私史不足信,笔者则认为,选取史料不能看“出身”,而是看“经不经得起历史考验”。
     南宋孝宗时期修成的《四朝国史》(神、哲、徽、钦),李焘也是主修官之一,间接证明《长编》与官修《四朝国史》的史料来源必有重叠之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杨仲良
        《长编》卷帙庞大,又系编年体“流水账”,很多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散落于各处,不便查阅。
        于是,南宋人杨仲良以重要事件为切入点,从《长编》中汇集各个事件的相关材料,重新编排为《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书,共150卷,为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代表作。
     
    *《皇宋十朝纲要》李埴(注:本字为“上直下土”)
    李埴为李焘之子,官至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后以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兵马,卒于任。
    基于《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兴小历》等书卷帙庞大,士大夫们难以通览,李埴基于这些史料,缩编精简为编年体《皇宋十朝纲要》一书,25卷,记载北宋九朝及南宋高宗朝的历史。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陈均
     此书起建隆,至靖康,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北宋一代九朝的历史,主要根据《长编》删节而成,但也参考了日历、实录和其它史籍。全书共30卷,为编年体。陈均,南宋理宗时期的太学生,因修史而得以授官入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
     全书200卷,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的史事,为南宋高宗一朝的编年体史书。   
     高宗一朝有大量的私人时事记载,这些记载的见闻、详略、政见不同,对人物的评论也有所不同,故事多歧互,众说纷纭。因此,作者以《高宗日历》、《(乾道)中兴会要》等官修史料为基础,参考其他档案,以及一百多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订,编撰成书,可视作《长编》之继续,历史研究价值极高。
     此后,李心传成为编撰《中兴四朝国史》的重要官员,证明他的才能得到了南宋官方的认可。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李心传
    此书为记载南宋典章制度的会要体(政书类),分甲、乙两集,各20卷。作者不仅将原始材料收录排列,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本书是研究宋史重要的参考书。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佚名
        此书内容为南宋高宗、孝宗两朝的编年体史书,未著名作者,一说为留正(南宋孝、光之际位列宰相)。原书为《高宗圣政》与《孝宗圣政》两部分。笔者怀疑,此书为士大夫抄录官方《高宗圣政》与《孝宗圣政》所成。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佚名
        此书内容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的编年体史书,未著名作者。全书16卷。笔者认为,此书也应为士大夫节选抄录南宋官方史料而成。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刘时举
    此书内容为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编年体史书,当成书于理宗时期。
     
     
    *《历代制度详说》 吕祖谦
    全书20卷,分十三门,是记录历代至南宋的典章制度的政书。吕祖谦为北宋名相吕夷简六世孙,南宋高孝时人,世称“小东莱先生”,曾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撰《皇朝文鉴》。
     
    *《太平治迹统类》彭百川
        全书30卷,分八十八门,均为宋代典故。
     
    * 蔡幼学
    蔡幼学,字行之,南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尝续司马光《公卿百官表》,另著《年历》、《大事记》、《备忘》、《辨疑》、《编年政要》、《列传举要》等书,可惜大多已失传。
     
       此外还有很多“别史”,类似蔡氏所撰者,均已失传无考,本文不一一遍举。
       以上所列“别史”中,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介绍,王偁《东都事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书,“鼎足而三”,是“考宋史者所宝贵”的重要史料。
     
    3,宋末元初
     
    *《玉海》王应麟
       王应麟,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宝祐四年(1256年)又考中“博学宏词科”。南宋亡国前夕,任中书舍人,升礼部尚书。元军兵临江浙,朝中宰执之间仍旧纷争不已,王应麟于是辞官东归。(庆元府鄞县,今宁波)(一说为遁归,即逃跑......)
    入元后,王应麟隐居东南,闭门谢客,著书立说,卒于 元成宗贞元二年(1296年)。
       《玉海》,是一本规模宏大的类书,200卷,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二十一门,每门各分子目。据说王应麟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为学子们报考“博学宏词科”提供参考资料,不仅汇总各类资料,还加以自己的研究和考证,因此历史研究价值极高。
       此书关于宋代的史事,多采用官方的国史、实录,兼引经史子集,百家传记,不胜枚举。有别于一般的类书,《玉海不仅提供了所引用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提供了代表这些文献来源的图书目录,难能可贵。
     
     
     
    * 《文献通考》马端临
        马端临,马廷鸾之子。
       马廷鸾,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第一,宋度宗咸淳时期官至宰相,后与贾似道不合,辞官引退,居家十七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由于马廷鸾多年在馆阁任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编纂有着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经验,因此马端临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著成历史巨著《文献通考》,应为马氏父子两代人的成绩。
       《文献通考》,全书348卷,是一部政书,内容为自上古至南宋宁宗时期的各项典章制度沿革,与《通典》、《通志》为后人合称“三通”。
     
     * 《宋季三朝政要》佚名
        南宋遗老撰于元初,内容包括理宗、度宗、瀛国公三朝,附以广、益二王之事,可补史阙。
     
     
     *《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佚名
        成书于元朝,内容上迄建隆,下至咸淳,为两宋之编年体史书。其中北宋部分,大多删节于李焘《长编》;南宋高宗、孝宗部分,来源于留正《中兴圣政草》(此书似乎与官修《中兴两朝圣政》有关,待考);光、宁以后部分,为编者自行收集编撰,保留了部分历史文献及其原貌。

    — 此帖于 2016-01-07 16:28:20 被 deep14 编辑过 —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4楼 发表于2016-01-07 16:29:14

    三,宋代士大夫的“文集”与“笔记”
    1,文集类
     宋代入仕做官的士大夫,写给皇帝的奏折和谏议,除了少数人焚毁不留外,大多都会留下底稿;士大夫之间,相互撰写行状(叙述某人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墓志铭,成为一种风尚;士大夫们以文会友,以诗词歌咏心志,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
    这些奏议底稿、行状、墓志、信笺、文章、诗词,或自己、或后人、或门生加以汇总、编辑成书,即为“文集”。
     
    宋代士大夫们的“文集”,反映了作者的生平和所经历的时代环境,保存了丰富的、原生态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宋代历史的“富矿”。清代《四库全书》整理出这类书籍,不下四百部。
     
    这里简单列举一些影响较广的“文集”:
       《河东集》15卷,柳开(宋代古文运动的启蒙者);
       《小畜集》30卷,《外集》7卷,王禹偁;
       《范文正公集》20卷,《别集》4卷,《补编》5卷,范仲淹;
       《包拯集》10卷,包拯;
       《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欧阳修;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80卷,司马光;
       《临川集》100卷,王安石;
       《东坡七集》109卷,苏轼;
       《豫章黄先生文集》30卷,黄庭坚;
       《梁溪集》180卷,李纲;
       《梅溪集》54卷,王十朋;
       《陆游集》(原《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55卷,真德秀;
    ......
     
     
    2,笔记类
    “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指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形式随便,又无确定格式。
     宋代士大夫之“笔记”,或记录掌故遗事、民情风俗、人物轶闻和山川景物等,或考据辨证各类旧闻、事件、金石文物等,所记所载,虽多是些琐碎片断,但因有闻即记,较官修史籍往往生动真切,其中不少资料还为正史所不载,因此具有补史不足的价值。
    不过,“笔记”也记录了一些传闻不确、考订不严的东西,使之作为研究史料时,不得不审慎对待。
    宋代遗留至今的“笔记”,不下500部,比较有名的有:
      《涑水记闻》16卷,司马光;
      《梦溪笔谈》30卷,沈括;
      《东斋纪事》6卷,范镇;
      《邵氏见闻录》前录20卷,后录30卷,邵伯温、邵博;
      《燕冀诒谋录》5卷,王栐;
      《容斋随笔》74卷,洪迈;
      《挥尘录》共20卷,王明清;
      《清波杂志》15卷,周煇;
      《老学庵笔记》12卷,陆游;
      《游宦纪闻》10卷,张世南;
       ......



    -----(未完待续)------

    1条评分 ,红包+2.00
    浣泉 红包 +2.00 感谢分享 2016-03-29 10:21:10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5楼 发表于2016-01-08 17:09:38
    gmlulee:
    牛啊,我有《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这几大部头。辑稿最难读,影印版的。


    《宋史》刚读完,准备写读书笔记;《长编》正在读;《宋会要辑稿》一书还没买到,在计划中。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6楼 发表于2016-01-11 14:10:58
    gmlulee:

    宋会要辑稿有点校本和影印本,我买的影印本花了900多,网上影印本有PDF。全宋诗也是研究宋代的重要资料。周兄能否写点关于宋代铁母的文章,十分盼望。



      
    铁母不知道该写什么,我目前关注于铁钱部分是,铁钱的铸造钱监、流通区域、币值(即货币区)的演变。
    初步整理的情况如下:
    1 北宋立国之除,除了四川地区以外,都整合成了铜钱区,只铸造行用当一小铜钱(小平钱),枚重一钱上下,“钱”即是重量单位,也是货币单位。
       四川成为铜铁钱混用的货币区,铸造行用当一小铜钱和当一小铁钱,两者币值相等。
       由于铜铁金属本身的价差,以及官方有意识地拣选小铜钱起运至东京,限制小铜钱入川,使得民间小铜钱与小铁钱的币值必然波动,影响了四川地区经济的稳定。
       太平兴国四年,放宽小铜钱入蜀之禁后,小铜钱与小铁钱的民间比值,随着离陕西的距离远近,呈1:4、1:8、1:10、1:14递增的关系,官方最终定下1:10的比值。
       四川币制混乱,导致经济不稳,官吏有了上下取赢的空间,激发了民间的不满(特别是小商民)。
        淳化年间,赵安易建议铸造当十(小铁钱)的大铁钱,即大铁钱币值为当一小铜钱,但试验未成功,随后爆发王小波、李顺之起事。
        至道末,平定战乱,同时太宗去世,真宗继位,咸平年间,成都驻军发动叛乱,再次被官军平定。
        经历两次战乱后,最终官方将四川定为铁钱区,不再行用小铜钱,不再铸造小铁钱,铸造发行景德大铁钱,以一当十(小铁钱),即以一当一(小铜钱)。虽然四川不再行用小铜钱,但是,很多全国性的制度,如律法中关于价值的折算、官吏军兵的俸禄、税收等折算,都是以小铜钱为计算单位,1大铁钱=1小铜钱,不代表兑换使用关系,而是一种计量折算关系。
       随着战事平息,经济稳定后,币制又出问题了。
       1大铁钱=10小铁钱,重量只为5小铁钱,本身是虚值货币。
       1大铁钱=1小铜钱,使用的是旧1:10的铜铁钱比值,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比值。
       换算之后,同样重量的铜铁钱,比值为1:5。
       正常经济条件下,这个比值在1:1.5~1:3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官方专卖的铁器,按铜钱计价,再转换成四川铁钱计价,出现铁钱材料高于币值的情况。
       1个大铁钱,当铁原料可以卖2个(小铜钱)大铁钱;
       10个小铁钱,当铁原料可以卖4个(小铜钱)大铁钱。
       这种情况,导致四川大小铁钱被大量似熔为铁,官方专卖的铁器和铁原料也滞销。
       解决的方案有,
       一,变更铜铁钱比值,由1:10变为1:5,
       这样1大铁钱=10小铁钱=2小铜钱,避免大铁钱被熔(按重量计铜铁钱比值为1:2.5)
       小铁钱仍然难逃消熔的命运,不过反正小铁钱已不再铸造,任其消亡退出亦无不可。
       二,变更大铁钱重量,减半,铜铁钱比值仍旧为1:10,
       这样1大铁钱=10小铁钱=1小铜钱不变,按重量换算铜铁钱比值为1:2.5,可以避免新式大铁钱被消熔。不过小铁钱与旧式大铁钱则必然被消熔而退出流通。
     
       北宋官方采取了第二个方案,于祥符七年将大铁钱重量减半,币值则未做调整。此后,大铁钱的重量慢慢继续减重,到徽宗崇宁大观以前,逐渐减至与小铜钱等重。这一个阶段内,四川铁钱的币值,一直是:
     
        1大铁钱(逐渐减小)=10小铁钱(实物不存在了,是虚拟的计量单位)=1小铜钱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7楼 发表于2016-01-11 14:13:29

    以上是四川货币区铁钱部分的草稿,纸币"交子"另外再谈.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8楼 发表于2016-01-11 16:50:17
    gmlulee:
    谢谢周兄,期待新作。

    头绪太多,资料太繁,自我郁闷中.......快得忧郁症了:(

    离线 deep14
    论坛版主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8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3-28
    9楼 发表于2016-01-12 16:07:59
    gmlulee:
    换换脑子,旅行、游泳。

    谢谢~~握手~~~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