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610 | 回复 10

    银光里的浮世绘:一枚袁大头的百年漂泊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龙虎将军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1-03
    最后登录
    2025-04-09
    楼主 发表于2025-03-13 13:06:12

      一枚袁大头躺在檀木匣子里,银辉未褪的表面上,袁世凯的侧脸在光影中忽明忽暗。这是1914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初版银元,边齿锐利如新,仿佛刚离开蒸汽冲压机的高温模具。浮雕上的大总统着元帅服,目光穿透百年烟尘,凝视着这个曾被他称帝野心搅动的国度。

    这枚银元曾坠入江南米商的银袋,在无锡米市的算盘声里叮当作响。民国六年(1917年)的某个清晨,它被用来支付二十石上等粳米,商人的指甲在嘉禾纹上留下细不可察的划痕。当它辗转至北平琉璃厂时,已褪去新银的冷光,温润的包浆里沉淀着市井的烟火气。古玩商人的放大镜在"壹圆"二字上停留良久,辨认着版别差异带来的微妙溢价。

    军阀混战时期,这枚银元见证过荒诞的金融奇观。1926年奉系入京,它被迫与军用票、铜元票共舞,在天津租界的外汇黑市里,其价值随着战报起伏如潮。有时它能换得三斤白面,有时却抵不过半块鹰洋。北平当铺的朝奉熟知如何通过边齿磨损判断银元成色,他们的指尖在嘉禾纹上摩挲,仿佛触摸着动荡时局的脉搏。

    1935年法币改革前夕,上海钱庄的地下室堆满各版袁大头。精明的银行家们预见到白银国有化政策,将成箱银元偷运至香港。这枚编号模糊的银元侥幸留在市面,成为南京小贩抵抗通胀的最后堡垒。当金圆券已成废纸时,它被老裁缝缝进棉袄夹层,在1948年的寒冬里守护着全家最后的希望。


    1741842371100.xfile.jpg
    1741842371136.xfile.jpg
    1741842371199.xfile.jpg
    1741842371263.xfile.jpg
    龙虎将军 觉得赞
    违规记录:粗口,差评+1 警告一次。11-26
    离线 龙虎将军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1-03
    最后登录
    2025-04-09
    1楼 发表于2025-03-15 18:11:21
    tiangg逛逛: 好文采。。第一个大头有些清洗了吧,,

    谢谢!PC出分应该是原味未洗吧

    违规记录:粗口,差评+1 警告一次。11-26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