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听过皮币一词,西汉皮币,载于《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绩,为皮币,直四十万。”两千年来,它都以货币形态的面貌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货币历史书籍中。 几乎全部的有关著作都认为它是中国纸币的雏型,滥觞,前驱,认为它“已与大额虚价纸币无异”,《辞海》也把它解释为“是一种信用货币 ”
西汉元狩年间,汉武帝与公卿议论时,有大臣案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这就是元狩四年,西汉白鹿皮币产生的依据。也就是说皮币并非创始于西汉。聘,指诸侯间的通问修好,享,指诸侯向天子进献方物。早在汉代以前,社会上就有皮币存在,它以聘问献纳的身份出现。它的用途在以下文献中就有记载:
《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 :“ …寡君是故使吉,奉其皮币 ”。
《孟子 梁惠王下》:“昔者大王居邺,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 ”。
《礼记,月令》:“祀不用栖牲,用圭璧,更皮币”。
在记载中,皮币也写作币皮,仅《仪礼 聘礼》所见,就有三处“官陈币皮北首西上,加其奉于左皮上”。“公侧授宰币皮,如入右首而东”。“上介奉币皮,先人门左奠皮”。
有学者认为先秦直至汉代,币、帛二字同义,“古者皮币”,或实为皮帛。《说文解字 巾 部》 “币,帛也,从巾敝声”。《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奉其皮币”条下杜注“聘用乘皮束帛”。认为西汉皮币是“古者皮币”为依据制作的,皮币二字含义也应相同或基本一致。西汉皮币的用途是“王侯宗室朝觑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这种用途与春秋战国时“皮币”或 “币皮”相同,“以皮币荐璧”,即用皮币衬垫玉璧进行进献。西汉政府制造皮币打的是崇尚古礼的旗号并在这个旗号下强制性地恢复“皮币荐璧 ”的聘享仪式。用一块一尺见方的皮币,来强制剥削诸侯藩王。
西汉初立,依旧以“秦半两”作为流通货币。然而,当时战争创伤尚未平复,经济凋敝,物资匮乏,“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放弃了中央政府铸造、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孝文帝时,“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又一次对流通货币采取自由放任政策。自由铸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流通货币背离法定重量,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通货趋向轻、薄、小,史称“榆荚”钱。这种情况导致币制混乱、通货贬值、物价高涨,甚至达到了“米至石万钱”的昂贵地步,阻碍了商品正常交换和经济稳步发展。二是自由放铸使郡国贵族、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经济实力雄厚,威胁中央政权。《史记.平准书》记载:“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盐铁论·错币》评论:“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成为对抗中央政权的一支力量。吴王在起兵叛乱时说:“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可见,郡国诸侯王操持铸币权,势力膨胀,成为叛乱的经济基础。
武帝即位后广兴土木,反击匈奴,赈济灾民,财用日显匮乏,物价渐趋上涨。而同时,郡国豪民富商“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故“以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间盗铸钱,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客观情况表明,再不利用某些手段抑制豪强,一种对抗中央政府的力量将重新形成,所以,在运用政治手段的同时,白鹿皮币就成为汉武帝抑制豪强的经济手段而诞生。它以中央政府的特权规定聘享礼品及其价格,不顾“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的事实,强行对郡国豪民的财富进行再分配,以增长中央的经济力量,这就是在聘享旗号下制造白鹿皮币的真正目的。
以上就是史载西汉皮币出现的缘由。不过,历史上皮币的实物在考古中一直没有发现。近日,本人偶得一对方孔圆形,战汉时期皮革状钱币直径27毫米左右。与史载皮币材质相同,但形状尺寸有很大差别。我们知道古人在铸造钱币时,经常会子母相权,铸造大面额的钱币用来进行大额交易,而用小面额的钱币来作为日常流通之用。因此,虽然史载皮币“方尺,缘以藻绩,为皮币,直四十万。”但如此大额的皮币也只能藩王诸侯能消费的起了。一般的高级官员,如果要朝贺进奉,或许会使用小额的皮币。当然,一只白鹿,大块的皮毛用来做“方尺”的皮币,剩下的边角料,做成流通状的方孔圆形“皮币”进行子母相权也未尝不可。一枚不用值四十万,值个五千、一万也不少了。
抛砖引玉,请大家讨论!